第391章 糖浆里的星星没融化(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呆萌萝莉总裁的隐婚虐恋》最新章节。
第七日清晨,天光未明,十七辆流动糖果车已在全国不同角落同步点燃炉火。
铜锅下的火焰安静燃烧,糖浆在晨雾中缓缓翻滚,泛起一层温润的琥珀色光泽。
本该是“共熬日”最寻常的一刻,却在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时,骤然生变——
每口锅底,毫无征兆地浮现出细碎星点,如被无形之手撒入银河残屑。
它们不溶于热,不随波散,反而在特定角度的光照下,折射出幽微而清晰的星光轨迹,宛如整片宇宙沉入锅底,静待唤醒。
技师们面面相觑,有人慌忙测温,有人拍照上传系统,更有甚者直接关火停搅,生怕出了差池。
唯有西北戈壁那辆斑驳旧车上,萌萌蹲在灶台边,小手托腮,眼睛亮得像落进了星子。
“妈妈说,星星是没说完的话冻住了。”他轻声呢喃,仿佛只是在回应某个只有他能听见的声音。
消息层层上报,最终抵达陆寒耳中。
他正站在基金会总部顶层观测室,窗外晨曦铺满城市天际线。
听完汇报,他没有动,也没有说话,只是指尖轻轻摩挲着袖扣——那是苏悦留下的唯一遗物,一枚嵌着糖晶碎片的银扣。
三秒后,他按下内线通讯键,声音低沉却不容置疑:“所有站点,暂停出糖。改用木勺,慢搅三十六圈,按‘初火节奏’来。”
指令传下,无人质疑。
因为他们都知道,“初火节奏”不是技术参数,而是传说。
那是苏悦还在时,亲手教给陆寒的第一课:火有呼吸,糖有记忆。
控火不在温度,而在心意共振。
三十六圈,不多不少,是她当年握住他手时,一勺一勺数出来的节拍。
此刻,十七口锅前,十七双陌生的手握紧木勺,依令而行。
一圈、两圈……糖浆渐稠,星点微颤。
第五圈起,光斑开始轻微移动;第十二圈,星光如受牵引,悄然向锅心汇聚;至第二十四圈,竟隐隐勾勒出一道弧线——像是嘴角上扬的起点。
陆寒闭了闭眼。
他知道这不可能是巧合。
第三十六圈终了,锅心糖浆骤然一旋,星光凝聚成形——一个旋转的笑脸太阳轮廓,在琥珀色的糖海中央静静浮现,温暖、熟悉,带着某种近乎母性的包容。
持续整整七秒。
然后,无声消散。
同一夜,各地“心声亭”数据爆表。
录音量激增三倍,服务器一度告急。
后台筛查发现,超过六成新增音频开头都是一模一样的迟疑语气:
“我好像……看见她笑了。”
有人泣不成声,有人喃喃自语,还有老人捧着空糖罐坐在亭中,反复说着“对不起”、“谢谢你”、“我想你了”。
他们说不出那个名字,却记得那笑容的模样。
程远是在凌晨三点调出第一份异常报告的。
作为“情绪反馈档案”项目负责人,他早已习惯从海量数据中捕捉人类情感波动的蛛丝马迹。
但这一次,他看到的不只是共鸣——而是集体梦境的精准重叠。
过去一年,凡是服食过含“星屑糖浆”的人,普遍在入睡后经历短暂清醒梦境:一位穿鹅黄开衫的女子背影立于老槐山顶,手中托着一口小铜锅,锅里翻滚的不是糖,而是整片星空。
图像高度一致,细节惊人吻合,甚至连风拂动衣角的角度都分毫不差。
他本已撰写好研究简报,标题拟为《味觉媒介引发跨区域共感梦境的实证分析》,只待清晨提交学术委员会。
可就在点击发送前一刻,办公室门被推开。
萌萌走了进来,穿着小小的帆布鞋,脚步轻得像怕惊扰什么。
他走到程远面前,没说话,只是慢慢抬起右手,掌心朝上。
一道浅金色纹路横亘其间,形如断裂的星河,边缘微微发烫。
“程叔叔,”孩子仰头望着他,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她说有些梦不能讲给别人听,不然就飞走了。”
程远僵在原地。
良久,他关掉邮件界面,将全部数据备份加密,存入离线硬盘。
最后,他在私人日记末页添了一句:
“她不是入梦,她是造梦。”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西北干旱区,一场无声的奇迹正在上演。
苏怜带着团队抵达“默语小学”开学仪式现场。
这所建在昔日“言壤”核心区的学校,地基掺入了首批发酵的糖晶土壤——那些由千万人思念凝结而成的结晶,经特殊工艺处理后,成了最温柔的建筑材料。
孩子们用彩色糖粒拼出校训:“敢说,会听,记得甜。”
午时,阳光垂直洒落。
刹那间,地面糖粒集体折射出万点微光,连成一片流动星图,轮廓清晰,脉络分明——竟与全校建筑布局完全重合!
校长颤抖着翻开尘封多年的档案柜,抽出一份泛黄图纸。
那是苏悦早年匿名提交却从未获批的乡村教育规划案。
图上,赫然是今日学校的完整布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