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爸爸,今天我们不说再见(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呆萌萝莉总裁的隐婚虐恋》最新章节。

三日后,北方边陲小镇的心理援助站。

晨光微熹,志愿者林小满蹲在仓库角落清扫积尘。

扫帚碰到一块松动的旧木板时,指尖忽然一凉。

她下意识缩手,却见那木板表面泛起涟漪般的柔光,像是被唤醒的记忆。

一行细小的字迹浮现出来:“谢谢你今天抱了那个哭了一整天的小女孩。”

林小满怔住,心跳漏了一拍。

她记得那个孩子——瘦小、沉默,蜷在墙角不肯说话,整整三个小时没人能靠近。

是她走过去,轻轻抱住她,什么也没问,只是轻拍她的背。

可这动作,从未对任何人提起。

她猛地抬头环顾四周,空荡的仓库里只有灰尘在光柱中飞舞。

同一时刻,西南山区一座废弃小学的黑板前,值日老师老陈正准备擦拭黑板,却发现粉笔灰自动聚拢,在斑驳的黑板上拼出一首短诗:

“风穿过破窗道晚安,

雨滴在裂缝里唱摇篮,

有人听见了吗?

——SY”

他盯着末尾那两个字母,喉咙发紧。

十年前,有个穿白裙子的女孩来支教,只待了七天。

走之前,她给每个孩子发了一颗糖,笑着说:“甜的东西,能帮你说出心里的话。”

而此刻,在东海渔村即将拆除的灯塔内,守夜人阿海看见塔壁渗出琥珀色液体,落地凝成晶莹糖片。

每一片都映着一张陌生的脸,嘴唇微启,仿佛低语着无人知晓的心事。

没有人知道这些现象从何而来。

但社交平台上,“#我说了有人听见吗#”悄然登上热搜榜首。

无数人转发那段名为《谁把沉默熬成了光》的教学视频——画面中,少女苏悦站在简陋讲台前,声音清亮:“语言不是唯一的表达方式。当一个人说不出话的时候,我们更该学会怎么听。”

评论区沉寂良久,最终涌出千万条几乎相同的留言:

“我说了,有人听见吗?”

城市边缘,一间昏暗公寓里,投影仪无声亮起。

模糊晃动的画面中,二十年前的厨房暖黄,少女苏悦坐在小凳上搅动糖浆,锅里的金色液体冒着细泡。

她对着镜头外的人笑:“总有一天,我会让整座城市的光,都替说不出话的人说话。”

镜头微微晃动,似乎有人轻声回应了一句。

她没听清,歪头追问:“你说什么?”

画面戛然而止。

陆寒站在游牧车队的第一辆改装车前,手中握着一份文件——《游牧宣言》。

风掠过他的眉骨,吹乱额前几缕黑发。

他不再追查那些萤火虫、那些光迹、那些跨越时空的回应。

他知道,那是她留下的最后一道回音,不是谜题,而是答案。

“我们不建纪念馆,不立纪念碑。”他在发布会上说,声音低沉却清晰,“因为她的名字已经活在每一口糖里,在每一次倾听的停顿里,在每一个愿意开口说‘我很难过’的瞬间。”

话音落下,全场寂静。

随后掌声如潮水般涌来。

当天,陆氏集团总部正式解散办公室编制,全员转入流动车队。

每人配备一套微型制糖工具与一本“倾听手札”,记录沿途遇见的故事。

他们不再等待求助信号,而是主动驶向地图上最安静的角落——那些被遗忘的村庄、闭塞的小镇、孤寡老人院和留守儿童学校。

首站,是苏悦出生的南方小镇。

废墟早已荒芜多年,杂草蔓生,唯有半堵残墙还立着。

可当车队抵达时,却发现已有数十名居民自发前来清理瓦砾。

他们沉默地搬运碎砖,铺平土地,用回收木材搭建起一座朴素的小屋。

门楣上刻着一句话,漆色鲜亮:

“她说过,家是能放心说话的地方。”

陆寒站在门口,指尖抚过那行字,喉间一阵发烫。

夜深人静时,他推开儿子萌萌的房门,想替他盖好踢开的被子。

目光扫过墙壁,却骤然凝固。

整面墙布满涂鸦——五颜六色的糖纸形状、笑脸太阳、弯弯曲曲的桥与轨道。

乍看只是孩童胡闹,可当他定睛细看,却发现这些图案之间藏着某种规律:线条连接成网,节点标注着经纬度与日期,精确指向全国二十三个偏远站点。

那是未来六个月“心声桥”系统需要维护的路线图。

陆寒蹲下身,轻声问:“萌萌,你去过这些地方吗?”

男孩翻了个身,揉着眼睛摇头:“没有呀……但我梦里有人带我走了一遍。她说,这条路不能断。”

陆寒怔住。

他没有再问,也没有质疑。

第二天清晨,他将图纸复印分发各车队,并宣布设立“孩童轮值桥长”制度——每一站的心声桥养护任务,由当地孩子参与完成。

首任桥长是个十二岁的少年,名叫周岩。

交接仪式上,他站在新建的彩虹桥中央,面对全村百姓,嘴唇颤抖,一字一顿地说:

“我……守……护……这……座……会……唱……歌……的……桥。”

人群寂静。

下一秒,掌声轰然炸响,惊飞树梢群鸟。

数百公里外,程远合上最后一本校样稿,封面上写着《余响全集》。

九千七百二十三段匿名倾诉音频,全部来自“心声亭”项目。

出版前夜,他独自坐在编辑室,按下随机播放键。

扬声器里传出的声音,让他浑身僵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