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传播难题,创新解决2(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田园女神的逆袭甜宠记》最新章节。
油灯还亮着,我低头看着纸上刚写完的那句话:“我是云悦,一名普通农妇。”笔尖停在“妇”字最后一横,墨迹慢慢晕开。
这句话我要讲给谁听?府城的贵人们不会来青山村看一个女人种地。李商人说的雅集,是他们挑东西的地方,不是我们讲故事的地方。
可故事不讲出去,别人怎么知道“悦田记”是谁做的?
我想起昨天顾柏舟刻好的木模,叶片上的水珠清晰圆润。那样的细节,光靠嘴说,没人信。得让人看见。
我打开系统,翻到“社交互动平台”。页面里跳出几个名字,都是和我一样的人。有人上传了自家果园的照片,配了几行字,底下有不少留言。还有人录了一段插秧的视频,虽然画面晃,但能看清泥土翻起的样子。
原来真的有人愿意看这些。
我心里动了一下。他们看得见远方的田,为什么我的客户看不见?
天刚亮,我就去了厨房。林婶正在灶前搅锅,糖浆咕嘟冒泡。我跟她说了想法,她抬头看了我一眼,“你要把做糖的过程画下来?”
“不只是糖。”我说,“从种稻子开始,收果子、熬梅条、刻木模、包礼盒……全都画。”
她皱眉,“画这么多,谁有空看?”
我也知道难。府城那些夫人,每日喝茶听曲,哪会耐烦翻十张纸。可越是这样的人,越容易被一点不一样的东西留住。
中午时分,李商人来了。他一进门就问:“想好怎么让人记住‘悦田记’了吗?”
我把草图画出来递给他。第一幅是清晨的田埂,露水挂在稻叶上,下面写着“一粒种子”。
他没说话,继续往后翻。第二幅是我蹲在地里插秧,袖子挽到手肘,题的是“也能长成”。第三幅是顾柏舟弯腰扶犁,影子拉得很长,写着“春天之前,总要翻土”。
他看到第九幅,停住了。那是两个孩子站在晒场边,承安端着水碗,雅柔抱着小筐。图不大,但能看出他们脸上的笑。下面一行字:“春天。”
他抬眼,“你打算送这个?”
“不是送。”我说,“是随礼盒附一张。每批换一幅,十幅一轮。看完的人若记得,自然会问下一批。”
他摇头,“太慢了。她们连茶点都嫌摆得不够快,哪等你一幅一幅讲?”
我知道他在想什么。他想的是生意,要快、要直接、要一眼抓住人。
可“悦田记”不能只靠快。
“她们可以不看。”我说,“但只要有一人看了,记住了,传给了另一个,就够了。”
他盯着我,“你觉得真有人会在意一个农妇的故事?”
“不是农妇的故事。”我指了指图册,“是人的故事。谁不想吃点干净的东西,用点踏实的物件?她们买得起最好的料子,却未必见过一颗米是怎么长出来的。”
他沉默了一会儿,把图册合上,“要是画得不好,全白搭。”
“我会找镇上最好的画师。”我说,“让他去田里看,去作坊看,一笔一笔照实画。”
他站起身,在屋里走了两圈,最后走到桌边,拿起那块新刻的木模。手指摸过叶片的纹路,又蹭了蹭水珠凸起的部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