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民谣天变(一)(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伊尹传奇》最新章节。

夏城朝则童谣而哭,哭则鬼哭而歌。其童谣唱的是:

“天上水,何汪汪?地下水,何洋洋?黑黑天,无青黄,万姓嗷嗷无食场。东西南北走忙忙,南北东西路渺茫,云雾迷天无日光。时日偈丧?予及尔皆亡。”

这是欲桀之亡,情急而喧唱。其鬼歌唱的是:

“不黑不红刀与戈,日月浮沉天上河。天上河,不可过,五杂色,四隅侧。半夜间,闲失门,当年百海精及魂。今日无依居野坟,怨气冲天天帝闻。四月空城野火焚,东风吹血血碧磷。呜呜呼,血碧磷。”

此言殷成汤放桀夏灭之意也。

桀王闻之,虽不解,心甚畏恶,兼恶儿谣,许多时不乐。妺喜想要逗桀王开心,桀王依旧闷闷不乐。

桀王招来了太师赵良和卿士于莘等人,想要查一查有关童谣和民谣的出处,看看是什么人在妖言惑众,混淆视听?一经查出,肯定是严惩不贷!都说谣言止于智者,可是谣言说的是事实,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既然是实话,那就是不是胡说八道。

太师赵良自然把矛头指向了商侯天乙和大圣人伊尹。赵良虽然没有明说,可是话里话外都是影射商侯和伊尹,毕竟赵良觉得此时正是除掉他们的好机会,可以借刀杀人,不用自己亲自动手啦。

有伊尹在朝中,那就是赵良的心腹之患,掣肘着自己。于莘当然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于莘也在一边煽风点火,添油加醋。

但是他们没有证据,所以桀王拿伊尹和商侯也没有什么办法?桀王只是让赵良和于莘拿出证据来,否则不能轻举妄动。赵良和于莘只能暗中调查,背后捅刀子,下黑手。少师曹触龙不愿意搅和进来,他不想蹚浑水,只好保持中立,不站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侯知性和武能言当然是站在赵良和于莘这边的,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属于命运共同体。

桀王命令大总管恶梦协助太师赵良调查此事。有了桀王的口谕,赵良就有了生杀大权,先斩后奏了。

此时也正是他们排除异己的好机会。只要太师随便给那些不听话的人安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就可以将他们置于死地!赵良也想敲打敲打终古、育潜和逢元等人,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费昌在夏台看守商侯,暂时放他一马。不过大圣人伊尹还在费昌王府之中,他们可以先去探个虚实,敲打敲打伊尹,给他点颜色看看。

太师赵良本来想把伊尹请到自己的太师府,转念一想他要改变了主意,准备和于莘一起去费昌的侯爷府走一趟。大总管恶梦跟在赵良和于莘的身后,听候太师和卿士的调遣。恶梦虽然专横跋扈,穷凶极恶,但是他也不敢得罪太师赵良。

宁可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

太师赵良和卿士于莘是什么人,恶梦自然是一清二楚的。

在朝中只要得罪了三姓二姓,恐怕连自己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他们可是吃肉不吐骨头的主。更是鸡蛋里面挑骨头。

赵良、于莘和恶梦等人一来,伊尹心里就明白了几分。湟里且并没有回避,就站立在伊尹的旁边。费昌侯爷不在家,伊尹就算是侯爷府的半个主人啦!这是费昌侯爷交代过的,侯爷府的人一切都要服从命令听指挥。

伊尹不算是喧宾夺主,更不是鸠占鹊巢。侯爷府的老管家在一旁小心伺候着。他们互相寒暄了几句,说的都是一些场面话和客气话。

别看说话客气,赵良皮笑肉不笑的,可是笑里藏刀啊!

于莘的小眼珠滴溜溜骨碌碌直转,心眼特别多,更是口蜜腹剑。

恶梦没有落座,只是虎视眈眈的立在一旁,他手按刀柄,威风凛凛,杀气腾腾,一看就是来者不善!

恶梦是吃生米的,残忍暴戾,嗜杀成性。恶梦如同食肉动物一样,一闻到血腥味就无比亢奋,血脉贲张,荷尔蒙飙升……

恶梦的残忍程度犹如凶猛的野兽,吃生肉,喝人血,活剥人皮吃人肉。犯人痛苦的哀嚎声和撕心裂肺的惨叫声让他无比兴奋……恶梦就是想要折磨他们,让他们在痛苦和绝望中死去。

恶梦曾经把一个犯人蒸熟了。然后当成了下酒菜。

他也不知道自己煮熟了多少个犯人,总之都变成了他们的下酒菜。

恶梦可是活着解剖犯人,切割他们的肉体,让他们在痛苦和绝望中慢慢死去。除了肉体上的折磨,还有精神上的折磨,他让有些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他们经常以杀人为乐,恶梦是人见人怕的活阎王。

赵良和于莘把恶梦带在身边,不言而喻,伊尹也知道他们想要做什么?恶梦杀人就像碾死一只蚂蚁一样,没有比这更简单和容易的事情了!那是轻松加愉快,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的目光凶恶歹毒,令人不敢直视!

那是能够杀死人的目光。

太师赵良询问伊尹,“天上水,何汪汪?地上水,何洋洋?是什么意思?”

伊尹看了赵良一眼,四目相对,赵良慢慢地移开了目光。别人的目光不敢与你的目光对视,大概率是在说谎,或者做贼心虚?

伊尹收回了目光说道:“没听说过。太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我在请教大圣人呢?大圣人怎么反过来问我了?”

“太师,这句话有意思吗?我怎么不觉得呢?”

太师赵良面色一沉,紧皱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继续说道:“不黑不红刀与戈,日月浮沉天上河。天上河,不可过,五杂色,四隅侧……”

伊尹面露喜色说道:“想不到太师还会写歌,果然是好文采啊!太师,你的诗歌写的好棒啊!——”

伊尹说着话,竖起了大拇指。

太师赵良急忙摆手说道:“这不是我写的,不是我写的,大圣人恐怕是误会啦!我是想问问大圣人,这首歌写的怎么样?”

“只要是太师所写,肯定差不了的,”伊尹转向于莘说道:“卿士你说呢?太师的文笔如何?”

卿士于莘附和道:“太师的文笔自然没的说,无出其右者,只是大圣人的文笔更胜一筹吧?不知大圣人可否听过这首歌?”

“当然听过了!”

于莘眼前一亮,急忙问道:“大圣人什么时候听过?在哪里听过?”

伊尹打了一个哈哈说道:“这不是刚刚听太师说过吗?太师就是太师,果然非同凡响,只是不知道这首歌还有什么深意?这天上河,不可过,五杂马,四隅侧又是什么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