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陛下谬赞了(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宋第一猎户:女帝别低头!》最新章节。
陈伯见状以为是白依宸准备清算赵兴安这种行为,当即将赵兴安一把护在身后,缓缓开口说道:“我这赵老弟一时不懂事,还希望陛下您恕罪!我绝对会纠正他这种行为的!”
白依宸愣了一下,不知道陈伯这话是什么意思,但很显然陈伯手中赵兴安刚才交给他的东西更加吸引白依宸。
只见白依宸有些尴尬地摆了摆手,“陈伯,我没什么恶意,我就是想看看这个而已……”
一边说着,白依宸一边指了指陈伯手中的手稿。
听到这话的陈伯似乎是才明白过来,便立马将手中的东西交给了白依宸。
赵兴安在一旁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陛下,你这是何必呢?我不是说了这东西迟早都会给你看的,不急这一会儿啊!”
倒是陈伯这反应挺让赵兴安感到意外的,哪怕是面对女帝还想着护着自己,看来这段时间的好处没少给陈伯塞啊!
在拿过陈伯手中的东西后,白依宸对着赵兴安嘿嘿一笑,便聚精会神地看起了赵兴安的手稿。
徐将军对于白依宸的这番行为虽然十分无奈,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
陈伯则是还有些没缓过神来,趁着白依宸在看手稿的时候,陈伯悄悄来到了赵兴安的身边,缓缓开口说道:“赵老弟,你这是什么东西啊?能让陛下这么好奇?!”
“还有为什么陛下会和你一起过来,你还敢那么跟陛下说话,难不成陛下和你……”
还没等陈伯这话说完,赵兴安立马轻咳了两声。
“咳咳!陈大人,有些话可不能乱说啊!”
被赵兴安这么一提醒,陈伯这才回过了神来,心中也不免对自己的这个想法感到震惊。
等陈伯示意自己不会再乱说了之后,赵兴安才回答了起来,“我那些手稿就是一个比较长的故事而已,我想将这些印刷成书来卖,在家的时候我就给我的夫人们和弟兄们看过,反响不错。”
“至于陛下,你想想要是你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待在皇城里没出去看过,现在突然来到了这里的环境,会不会对这里的一切产生好奇?”
陈伯若有所思地皱起了眉头,然后轻轻地点了点头。
赵兴安这才继续说道:“昨天陛下和徐将军跟我在山上打了一天猎,今天一听说我要出来做生意,陛下就又想跟着了,所以关系自然是能好一些,陈大人不必过多担心。”
“再说了,我过段时间还得去皇城,你觉得陛下现在可能对我不利吗?”
听完赵兴安的解释后,陈伯这才缓缓松了口气,放下了一直悬在嗓子眼的心。
而松了口气后,陈伯也关心起来了赵兴安这次来找他的目的。
“那你这故事到底是多新奇,能勾起陛下这么强的好奇心?”
赵兴安这次没有解释,而是朝着白依宸的方向努了努嘴,示意陈伯自己去看看。
白依宸一张一张地看了下去,每看完一页都会将其放到一旁,同时脸上惊讶的表情会增加几分。
看到赵兴安的示意后,陈伯缓缓上前,小心翼翼地捡起了白依宸看完的一张手稿,自己也看了起来。
片刻之后,陈伯似乎是忘记了自己身边还坐着一个女帝,自顾自地也查看起来了白依宸已经看完的手稿。
赵兴安见状,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看来这个世界无论是谁都逃不脱这种故事的吸引啊!
一旁的徐将军一直默默地看着屋内发生的所有事情,当他看到就连陈伯也忍不住和白依宸一起看起了赵兴安的手稿时,不禁有些疑惑。
他来到了赵兴安身边,缓缓开口说道:“平常的四书五经陛下可看不进去,你这到底是什么东西,能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面对徐将军,赵兴安可不敢插科打诨,而是一本正经地解释了起来。
“我小时候碰到过一个经过我们这里的老先生,他当初给我讲了许多稀奇古怪的故事,我在从燕南关返回永安县的时候想到了这些故事,然后就想着将其写下来。”
“这个时代……不对,是现在的人们平时只能看些四书五经,要是想听听别的故事还得去茶馆找说书先生,我觉得将这些故事写下来印刷成书的话,应该会大卖,毕竟我是个商人嘛!”
听到赵兴安的话后,徐将军有些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他一个武将本来也看不进去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但是赵兴安这么说,他倒是来了兴趣。
“那你打算临走前把你这故事印刷成书然后开卖?”
赵兴安嗯了一声,然后继续说道:“后面去了皇城的话估计就没时间了,至于本朝只允许印刷四书五经这件事,我倒是真不清楚。”
徐将军摆了摆手,叹了口气,“这都是先帝当年在高祖俅的建议下做出的决定,说是能给朝廷省些白银,现在看来也确实是个错误的决定。”
“我建议你要是真想卖的话,还是等到去了皇城之后,在朝堂上让陛下发布一道圣旨的好,至于印刷可以先行一步。”
听到徐将军的话后,赵兴安觉得这的确是有道理,他打算一会儿问问陈伯和白依宸的建议。
而在赵兴安和徐将军交谈的时候,白依宸和陈伯正在急不可耐地翻开下一张继续查看。
片刻之后,二人这才抬起了因为一直低头查看而感到酸痛的胳膊。
赵兴安见状,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缓缓开口说道:“怎么样?”
白依宸当即看向了赵兴安,伸出了一个大拇指。
“可以啊赵兴安,没想到你除了打猎做饭之外,写这种故事也是有点儿水平,这可比徐叔叔小时候说着哄我睡觉的故事强多了。”
徐将军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那不是因为我是武将嘛,那些都是走南闯北的时候听过的故事,能记得就不错了。”
赵兴安也笑了一下,然后摆了摆手,“陛下谬赞了,这也是我小时候从一个说书先生那里听来的故事,前段时间突然想了起来,这才产生了这种将其写下来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