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陨落?(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金刚曹老板,乐疯茹娥莉》最新章节。
也有草草应付的,说的便是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玉鼎真人三位。
虽也收了徒弟,看似准备周全,
实则并未挑选身缠劫数之人,只选了些天资出众的,权作充数之用。
其中文殊广法天尊与普贤真人,分别收了李靖的长子与次子,仿佛敷衍到只盯着一只羊来薅。
玉鼎真人则另有天命在身,虽未收应劫之人,却也另有缘由。
剩下那三人,不知何故,皆似犹豫不决。
他们既未收徒,也不曾下山行走,仿佛连表面功夫也懒得做,不知倚仗为何。
这三人便是慈航道人、黄龙真人,以及……
灵宝**师。
至交度厄真人的 ** 李靖,两个儿子先后被同门收作**。
灵宝**师也曾动念,想仿效两位同门,
待李靖第三子出生,也收一个**。
岂料千算万算,李靖第三胎尚未降世,便被人抢先定下,连定金都已交付。
他近日才得知,与他同班的太乙真人看似从容淡定,
实则早已求得玉虚宫中那颗灵性充沛、仿佛随时化形而出的灵珠,
现已送入凡尘,投胎至李靖夫人腹中,据说将来要作封神先锋。
只待那孩子降生,太乙真人便有徒弟了!
灵宝**师心中不免怨怼:度厄真人是我好友,为何你们收徒偏不带我?
可怜李靖一人被连薅三次,连未长出的毛都没他的份。
身为长辈的灵宝**师,一根毛也没捞着不说,
三个本是他孙辈的小童,反倒一跃成了他的子侄辈。
李靖已被薅得精光,他又能往何处去?
眼见同门皆已暗中布局,自己若再无所作为,未免太过惹眼。
略一沉吟,灵宝**师又想起清虚道德真君收徒一事。
清虚道德真君曾潜入未来大劫中心之一——大商都城,带回一个劫气缠身的孩子。
那孩子不仅身负劫数,天资亦是不凡,
更值得一提的,他还是镇国武成王黄家的嫡长子。
凭借黄家与大商军系的关联,有此子在,日后伐商必能省去诸多麻烦。
想到这里,灵宝**师不禁犹豫:
要不……
我也去黄家薅一回?
这些玉虚门人着实爱扎堆,连收徒这等事也互相仿效,
简直毫无新意!
他所思忖的是,连李靖都能被反复选中三次,黄家这般显赫的宗族,再选个十次八回应当也不成问题吧?
于是灵宝法师离开山门,径直前往大商都城。
待他抵达时,却发现都城已迁至朝歌。殷地虽有人留守,但权贵们尽数搬离。他并未急着拜访黄家,而是先行探查当地情形。
此次大劫由他的师尊、玉虚宫掌教元始天尊主持,但灵宝法师能感觉到,师尊对此事并不积极,似乎有难言之隐,却又不得不推动进程。
同门如何处理下山收徒之事,灵宝法师心知肚明。以他与度厄真人的交情,本有机会收李靖之子为徒,之所以迟迟未动,实有个人考量。他始终认为自己与师尊性情最为相契,故而自认最懂元始天尊。按兵不动是为静观事态发展,再作决断。
直至接连两道新符命颁布,他才不得不采取行动。首道符命因周国险遭覆灭而下,命阐教门人加快准备,封神之事或要提前。因此符命,前些时日的十二仙聚会竟有数人缺席。众人皆加速行动,灵宝法师也不好再袖手旁观。
随后第二道符命关乎姜子牙下山。姜子牙在昆仑山打杂二十余载,虽修为浅薄却混得脸熟。灵宝法师也曾见过他,不解为何选他担此重任——是否修为太过低微?但姜子牙奉玉虚符命辅佐周国的消息已在阐教传开,灵宝法师只能将缘由归结为元始天尊的敷衍。
然圣人敷衍尚可,他人却不敢再怠慢。有徒弟的加紧教导,为将至的大劫做最后准备;无徒弟的纷纷下山寻觅传人。灵宝法师随大势而下,欲寻个资质尚可的 ** 。
探查完都城,他转至朝歌,一路寻访至黄家附近。细察之后却大失所望:黄家竟无一人入他法眼!难怪不像李靖那般被多次选中,原来家中子弟无一堪造就。
黄飞虎除长子黄天化外,另有三千:黄天禄、黄天爵、黄天祥。三人虽皆染劫气,却无资质出众者。即便为封神计,灵宝法师也不愿择取资质过差之人——若 ** 临阵失态,折损的仍是自己的颜面。
灵宝道人收徒一事还需慎重考虑,决定暂且搁置。
他正欲离开黄府返回山中,却骤然察觉到一股凶戾气息自皇宫方向掠过。
出于好奇,灵宝道人追踪而去。
刚出城便察觉有人暗中尾随,他左右闪避,布下多重迷障,终将追踪者引开,独自折返。
不料恰撞见姜子牙遇刺的一幕。
抢救不及,他只得夺回姜子牙的肉身,封住其三魂七魄。
虽已气息全无,但未成仙道的姜子牙,返回昆仑仍有一线生机。
此刻灵宝道人怀抱着姜子牙的躯体疾驰向昆仑。
心中暗忖:正因姜子牙道行浅薄却肩负重任,此番陨落反倒因未成仙体而有了回转余地。
若未恰逢其会,恐怕早已形神俱灭,届时纵使圣人也无力回天。
想来也是命不该绝!
灵宝道人心中愤懑难平:奉玉虚宫法旨下山之人竟落得如此结局,教昆仑颜面何存?
他临行时含怒一击,似被突然现身的女子挡下,但此事绝不能就此作罢。
老友此番恐受牵连,毕竟行凶者是李靖,若无交代,此事难以善了!
麒麟崖映入眼帘,灵宝道人稍松心神。
白鹤童子迎上前来,见状惊问:“师叔,这是?”
“速引我面见师尊!”灵宝道人脚步未停,直穿麒麟崖往玉虚宫去。
元始天尊早已感知,特命白鹤童子相迎。
见二人匆忙入殿,当即吩咐:“取丹药净水。”
白鹤童子奉上葫芦与水碗,灵宝道人倒出丹药以水化开。
待童子拔除胸口利剑,立即滴入药水激活心脉,但见血肉以肉眼可见之势重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