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月产三千斤,归校(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四合院从悟性逆天开始》最新章节。

他知道孙胜利的心思。以前厂里的机床坏了,得请外国专家来修,那些人不仅要价高,还摆着大爷架子,一天的活能拖三天。现在有了他的图纸,厂里自己的八级工、九级工程师就能修,甚至能自己造零件,等于彻底摆脱了对外国的依赖——这对轧钢厂来说,比完成任务更重要。

吃过饭,孙胜利特意派了辆卡车送他们回清华大学。车开出厂门时,何雨柱回头望了一眼,轧钢厂的灯还亮着,第四车间的轰鸣声隐约传来,像一首充满干劲的歌。

“柱子,”张为民靠在车座上,语气里带着赞许,“这次回去,我和老梅得跟孙教授好好说说你的事。这图纸不光能改机床,里面的偏心轴设计,能用到不少地方。”

梅军点头:“我已经记下来了,回头整理整理,咱们争取把这设计推广到其他机械厂去——这能省多少事啊。”

何雨柱笑了笑:“能帮上忙就好。”

他没说太多,心里却挺踏实。这一趟轧钢厂之行,不仅证明了他的能力,更让他明白,那些来自未来的知识,真的能变成推动这个时代前进的力量。

……

卡车停在清华大学门口时,已经是夜里十点多了。三人道别后,何雨柱跟着张为民、梅军往机械系办公楼走——孙教授说过,回来后无论多晚都要给他个信儿。

办公楼里还亮着灯,孙教授的办公室门虚掩着。张为民推开门,就见孙教授正趴在桌上看图纸,鼻梁上的老花镜滑到了鼻尖。

“孙教授,我们回来了。”

孙教授猛地抬起头,看到他们,眼睛一亮,连忙摘下眼镜:“怎么样?轧钢厂的事顺利吗?柱子没给你们添乱吧?”

他这话半是玩笑,半是关心。这次让何雨柱跟着去,本是想让他见见世面,没指望他能做什么。

张为民和梅军对视一眼,脸上都带着点“这事儿不简单”的表情。张为民走过去,俯身在孙教授耳边说了几句,声音压得很低,却足够让孙教授听清。

只见孙教授的眉头先是一挑,接着眼睛越睁越大,最后猛地看向何雨柱,眼神里满是震惊和不敢相信:“你……你真画出改良图纸了?还让效率翻了倍?”

何雨柱刚想点头,张为民已经把那几张草稿图纸递了过去:“教授您自己看,这是柱子画的,我们都审过了,理论扎实,实操性强,连零件公差都标好了。”

孙教授接过图纸,戴上眼镜仔细看,手指在上面划过,嘴里念念有词:“偏心轴替代齿轮……链条传动优化……润滑系统改良……”

越看,他的呼吸越急促,最后“啪”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好小子!这设计!这思路!比我教过的不少研究生都强!”

他执教几十年,见过的天才不少,可像何雨柱这样,既能沉下心搞理论,又能结合实际出成果的,真不多见。尤其是这图纸里的细节,处处透着“实用”二字,没有一点花架子——这才是搞机械最需要的本事。

“柱子,”孙教授看着他,眼神里满是欣慰,“你这次立大功了。这图纸我得好好研究研究,明天就去找系主任,咱们申请个项目,把这设计完善一下——这可是能写进教科书的东西!”

何雨柱挠了挠头:“孙教授,我就是随便画画……”

“这可不是随便画画!”孙教授打断他,语气郑重,“这叫创新!是咱们机械系最需要的东西!行了,时间不早了,你们都回去休息,明天上午,咱们开个会,好好说说这事儿!”

走出办公楼时,晚风带着点凉意,何雨柱却觉得浑身暖和。他抬头望了望天上的月亮,心里忽然有个念头:或许用不了多久,这个时代的机床、汽车、飞机,都会因为他的存在,而变得不一样。

他笑了笑,转身往宿舍走。路两旁的树影拉得很长,像在为他引路——一条为国为民,用知识和实干铺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