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鸿宾楼赞助,杨老板的格局(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四合院从悟性逆天开始》最新章节。

三月的风还带着点料峭,鸿宾楼门前的两盏红灯笼却早已摘下,换上了素净的纱灯。刚过正月十五,城里的年味儿还没散尽,胡同里偶尔能听见孩子兜里的糖纸窸窣响,可饭店里的热闹却比年前淡了不少。

后厨的灶台却照样忙得冒烟。何雨柱系着洗得发白的围裙,正颠着大勺给"全家福"收汁。金黄的汤汁裹着海参、鲍鱼、鱼肚,咕嘟咕嘟冒着泡,鲜得旁边打下手的学徒直咽口水。

"柱子哥,今儿这全家福看着就馋人,是哪位贵人点的?"学徒小张凑过来,手里还攥着块擦锅布。

何雨柱手腕一转,将菜稳稳盛进描金大盘里,笑道:"前院张局长家的,说是给老太太过七十大寿。你小子眼馋也没用,好好练颠勺,往后有的是机会掌勺做硬菜。"

小张嘿嘿笑着应了,端着菜往后堂跑。何雨柱擦了擦手,往灶膛里添了块煤,火苗"腾"地窜起来,映得他脸上暖融融的。他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刚过下午三点,离晚饭高峰还有阵子,正好趁这功夫去找杨老板。

心里揣着事,脚步就沉。穿过前厅时,几个跑堂的正围着方桌算账,见了何雨柱都笑着打招呼:"柱子师傅,歇会儿?"他点点头,目光扫过靠窗的雅座——那里曾坐着不少达官显贵,如今却只坐着两桌穿中山装的客人,正低声聊着什么,桌上的茶都快凉了。

这就是年后的光景。寻常百姓家刚过完年,兜里的钱都花得差不多了;达官显贵们又讲究"年后清减",轻易不来大饭店应酬。鸿宾楼虽仍是四九城的招牌,可流水比起年前,确实少了三成。

杨老板的办公室在二楼,木质楼梯踩上去"吱呀"响。何雨柱在门前站了会儿,理了理衣襟,才抬手敲门。

"进。"

屋里飘着淡淡的茶香,杨国涛正趴在红木桌上看账本,鼻梁上架着副老花镜,手指在算盘上飞快拨着,算珠碰撞的脆响像串珠子似的滚出来。旁边的太师椅上,李保国正端着茶碗,见了何雨柱就招手:"柱子,过来坐。"

何雨柱挨着师傅坐下,心跳却有点快。杨国涛抬起头,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笑道:"看你这模样,准是有事。说吧,是不是又想预支工钱?"

"不是不是。"何雨柱赶紧摆手,从怀里掏出叠得整齐的报纸,小心翼翼递过去,"杨老板,您看这个。"

杨国涛接过报纸,目光落在第三版的黑体字上,眉头慢慢皱了起来。李保国也凑过去看,嘴里"咦"了一声:"全国高考?今年六月就考?"

"嗯。"何雨柱的声音有点紧,"我想报名参加。"

办公室里忽然静了,只有窗外的风卷着残雪打在窗棂上,"呜呜"地响。杨国涛捏着报纸的手指微微泛白,半晌才抬头看何雨柱,眼神里带着点不解:"柱子,你可想好了?"

他往椅背上一靠,缓缓道:"你现在是咱鸿宾楼的头牌大厨,上个月光是客人给的小费就有五十多万(旧币),加上基本工资,一个月二百多万稳稳当当。这收入,别说普通工人,就是厂里的科长都未必比得上。"

"再说你的手艺,"杨国涛指了指窗外,"前儿市长家的管家还来问,能不能请你去家里做寿宴。再熬两年,国宴的后厨都得给你留位置。你现在放着这么好的前程不要,去考什么大学?"

李保国也跟着点头:"老板说得在理。大学生是金贵,可毕业分配工作,一个月撑死了八十万,哪有你现在挣得多?再说你从小跟锅碗瓢盆打交道,突然去啃书本,能适应?"

何雨柱早料到他们会这么说,深吸一口气,认真道:"杨老板,师傅,我知道现在的日子挺好。可我总觉得,人不能光为了挣钱活。"

他看向杨国涛,眼神亮得像灶膛里的火:"您常说,咱鸿宾楼能在四九城立足,不光靠手艺,还靠'家国情怀'——抗战时给八路军送过粮,解放时给解放军做过饭。现在国家要建设,缺的是有文化、懂技术的人。我年轻,脑子活,要是能考上大学学机械制造,将来能给国家造机器、建工厂,这不比光在后厨炒菜有意义?"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水里,在杨国涛和李保国心里荡开圈涟漪。杨国涛重新戴上眼镜,盯着何雨柱看了半晌,忽然笑了:"你这小子,年纪不大,心思倒挺远。"

他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楼下熙熙攘攘的胡同,慢悠悠道:"我年轻的时候也读过几年书,后来家道中落才去学了厨子。那时候就盼着,要是能有机会再进学堂,哪怕天天啃窝头都乐意。"

"你想考大学,想为国家做事,这没错。"杨国涛转过身,目光落在何雨柱脸上,"我杨国涛虽然是个开饭店的,可也知道'国家强,小家才能稳'的理。你要是真能考上,我不光不拦着,还得支持你。"

何雨柱眼睛一亮:"杨老板您同意了?"

"同意。"杨国涛点头,却话锋一转,"但我有两个条件。"

"您说!"

"第一,"杨国涛伸出一根手指,"考试前这段时间,你该上班还得上班。咱鸿宾楼离了你,后厨就得乱套。不过我可以给你调调班,下午早点走,回去复习功课。"

"第二,"他又伸出一根手指,"不管考没考上,都得给我个准话。要是没考上,就安安心心回后厨当大厨,我给你涨工钱;要是考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