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军管会解散(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四合院从悟性逆天开始》最新章节。
南锣巷四合院的炊烟刚散,东厢房里就传来易中海闷闷的咳嗽声。一大妈端着碗热粥走进来,见他对着墙根发呆,眉头皱得像团乱麻,不由叹了口气:“老易,又琢磨啥呢?脸拉得老长,谁惹你不痛快了?”
易中海转过身,接过粥碗却没喝,眼神瞟向中院——何家那辆新自行车就停在屋檐下,红布套在夕阳下闪着光,刺得他眼睛生疼。“还能有谁?老何家呗。”他把粥碗往桌上一放,瓷碗撞在木桌上,发出“哐当”一声响,“你是没瞧见,那自行车崭新的,飞鸽牌的,听说要一百多万呢!他何大清刚娶媳妇就买这么贵的东西,这不是明摆着炫富吗?”
一大妈拿起抹布擦着桌子,慢悠悠道:“人家赚得多,愿意买啥就买啥,跟咱有啥关系?你呀,就是心思太多。”她知道易中海心里的疙瘩——自打何大清回来,院里的人都觉得何家日子过得红火,连带着对易中海的敬重都淡了几分,尤其是贾东旭,最近总念叨“何叔家的肉香”,让易中海心里很不是滋味。
易中海哼了一声,拿起旱烟袋,却没点燃:“你懂啥?这院里的风气不能坏了。他何家这么折腾,回头贾张氏那些人又该说闲话,到时候院里不得乱套?”他其实更担心的是自己的养老计划——何雨柱现在翅膀硬了,连带着何大清都腰杆直了,以后想让柱子给自己养老,怕是难了。
“那你想咋办?”一大妈停下手里的活,看着他,“总不能去拦着人家买东西吧?”
易中海闷头抽了口烟,烟雾缭绕中,眼神渐渐定了下来:“还能咋办?抓紧教东旭本事。等他技术学好了,在厂里混出个人样,到时候院里的人自然会高看咱们一眼。”他心里打着算盘——教贾东旭技术可以,但核心的那几招必须留着,这样才能把贾东旭攥在手里,以后养老也能有个依靠。
一大妈知道他的心思,却没戳破,只是叹了口气:“你心里有数就好,别太较真,伤了身子不值当。”
……
一月底的风刮得像刀子,鸿宾楼门口的幌子被吹得猎猎作响。何雨柱揣着刚领的工资袋,手指捏着袋口的麻绳,心里盘算着——这个月发了二百一十万,加上空间里存的,总共一千五百多万了。这么多钱放在空间里不是办法,再过几年换新版人民币,怕是要贬值不少,得赶紧换成物资才稳妥。
他找了个僻静的巷子,左右看了看没人,意念一动,工资袋就进了空间。空间里,一摞摞的钞票堆在角落,旁边还放着几袋面粉、几桶豆油,都是之前囤的。何雨柱看着那些钞票,眉头皱了皱——得找机会去趟供销社,多买点布、棉花、红糖这些紧俏货,再托人弄点木材、钢筋,回头把新院子的厢房翻修一下,也算是给爸和陈婶的新婚礼物。
“柱子,想啥呢?走了!”李保国从楼里出来,手里提着个网兜,装着两包茶叶,“你师娘在家炖着肉呢,说要给你爸和陈姑娘添道菜。”
何雨柱回过神,咧嘴一笑:“哎,来了师傅!”他接过网兜,又道,“咱先去接师娘,然后直接去新院子,杨师傅他们估计也快到了。”
两人骑着自行车,慢悠悠地往李保国家赶。路上,李保国瞅着何雨柱,突然道:“柱子,你那新院子挺大吧?回头我跟你师娘去了,可得好好瞧瞧,看看能不能种点青菜,开春了吃着方便。”
“师傅您随便种!”何雨柱笑得更欢了,“院子里有块空地,阳光好得很,种点黄瓜、西红柿啥的,保准长得旺。”
……
新院子里,何大清正踩着梯子,往门框上贴红囍字。陈娟站在底下扶着梯子,手里还拿着浆糊刷子,时不时提醒:“大清,往左点,歪了……哎,对,就这儿,正正好!”
雨水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手里拿着根红绸带,一会儿缠在石榴树上,一会儿系在晾衣绳上,小脸红扑扑的,像个快活的小蝴蝶。“爸,陈婶,你们看我系的好看不?”她指着石榴树上的红绸带,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
陈娟抬头看着,眼里闪着光——这院子真大,比村里的晒谷场还宽敞,五间正房,两间厢房,青砖铺地,墙角还堆着几捆柴火,透着股踏实的烟火气。她轻轻拽了拽何大清的裤腿:“大清,这院子真的是柱子师傅送的?太贵重了……”在村里,能有间土坯房就不错了,哪见过这么气派的院子?
何大清从梯子上下来,拍了拍手上的灰,嘿嘿一笑:“可不是咋的?柱子这孩子有福气,遇着个好师傅。等会儿杨师傅来了,咱得好好敬他两杯。”他心里是真感激——杨佩元不仅送房子,还教柱子武艺,这份情,何家记一辈子。
“别站着了,烧火做饭吧。”何大清拿起墙角的柴火,往厨房走,“今儿人不多,就你杨爷爷、李师傅他们,咱简单弄几个菜,热热闹闹吃顿就行。”
陈娟赶紧跟上,一边往灶膛里添柴,一边问:“那我把昨天买的那只鸡炖了?再炒个鸡蛋,弄个白菜粉条,够不够?”她知道何家不缺肉,但也不想铺张——过日子,细水长流才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够了够了,再多就吃不完了。”何大清蹲在灶前,帮着拉风箱,“等会儿柱子他们来了,让柱子露两手,他做的菜比饭馆里的还香。”
正说着,院门口传来“吱呀”一声,杨佩元和王叔走了进来。杨佩元穿着件藏青色棉袍,手里提着个礼盒,里面装着两斤红糖、一块布料,都是给新人的贺礼。“大清,小陈,恭喜啊!”
“杨师傅,王叔,你们可来了!”何大清赶紧迎上去,接过礼盒,“快进屋坐,外头冷。”
陈娟也跟着打招呼,脸上有点腼腆——这就是柱子常说的杨师傅?看着就气度不凡,比村里的老支书还威严。
杨佩元瞅着院子里的红囍字,笑着道:“院子收拾得挺亮堂,一看就是过日子的样子。”他拍了拍何大清的肩膀,“以后好好待小陈,别辜负了人家姑娘。”
“哎,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对她!”何大清连连点头,眼里的真诚藏不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