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马德兴之死(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太平天国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闹革命》最新章节。
残卒涕泪恳求。
马德兴却将刀尖抵地,嘶声笑答:“冯君贵走了,马万有走了,渭城走了...若连这城魂也走了,陕甘的天,就真黑了。”
“你们走吧!”
“我就在这里随渭城一起!”
日暮时分,渭城鼓楼升起清军旌旗,残存的革命军退守城东角楼,箭矢已尽,唯余断刀残刃。
“投降可活!”多隆阿立于残垣之上,声震如钟。
马德兴听到这话,颤颤巍巍的站起身仰天大笑,拔刀自刎:“宁碎骨,不折志!”
血溅“忠义”旌旗,余卒皆焚火自尽,火光映红了渭水。
是夜,多隆阿踏过尸山入城,蹙眉凝视满地狼藉。
渭城之战,清军以雷霆之势破敌,然自身亦损兵八千。
革命军虽败,然马德兴之烈,皆令清将悚然。
自此,陕甘战局如多米诺倾塌,而多隆阿之名,遂震于西北烽烟之中...
要知道马德兴可谓是革命军当中战死的第一个将级指挥官,含金量可想而知。
就如同太平天国冯云山,萧朝贵战死一样。
这对于革命军的打击也是相当大的。
渭城之战后,多隆阿速将战报呈送朝廷。
奏折中详述斩获贼军大帅马德兴、贼首冯君贵、马万有、王学经、马必政、于瓜旦、于快三等数位高层将领,并附上首级以证战功。
朝廷览奏,龙颜大悦,当即便颁下朱批:"多隆阿忠勇可嘉,调度有方,朕心甚慰!"
西北局势本如沸鼎,陕甘起事以来,叛军盘踞关中各要隘,蚕食州县,而今渭城既克,犹如斩断逆贼脊梁。
加之天京城中,洪秀全已陷重围,湘军曾国荃部昼夜猛攻,东南烽烟渐熄。
朝廷上下皆视此捷报为双喜临门,诏令加封多隆阿为"太子太保",赐一等轻车都尉世职。
此时西北战局骤转,渭城血战之威震慑四方。
其余回民军势力如惊弓之鸟,纷纷退守西府凤翔、陇州等地。
多隆阿趁胜势挥师西进,连克礼泉,乾州等十余处州县,关中平原渐复清廷掌控。
四川,德阳县县衙。
傅昊独坐帐中,案头烛火摇曳如垂死之蝶,映得他面庞半明半暗。
马德兴的首级被清军呈送朝廷的消息传来时,他正握着一封未写完的家书——墨迹在“平安”二字上洇开,恰似渭城血战染透的旌旗。
“我失马德兴,如痛失一臂也!”
他喃喃自语,掌心攥紧案角,指节发白,眼眶泛起潮红。
马德兴不仅是麾下大将,更是他自陕西起事时便并肩浴血的兄弟。
渭城鼓楼升起清旗那日的惨烈景象,透过斥候的泣血禀报在他脑中反复重演:马德兴焚火自尽前的嘶吼、百余名残卒以断刀撞向箭雨的决绝……每一帧画面都如刀剜心。
但悲痛未令他沉溺太久。
傅昊深知,此刻西北战局如崩崖,清军将趁势西进。
他强抑情绪,命亲兵取来舆图,指尖在礼泉、乾州等新陷城池上划过,眸中燃起冷冽火光:“多隆阿以为斩断我脊梁,却不知革命军脊骨乃千万民心铸成!”
次日晨,全军将士集结于校场。
傅昊登台,将马德兴染血的战袍悬于帅旗旁,声如洪钟:“诸位看这袍上箭痕!每一道都是满清鞑子欠百姓的血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