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茅山异动(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茅山风云录》最新章节。
暮春的晨露还凝在清微堂的窗棂上,堂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 是个穿青布道袍的少年,背上背着柄短桃木剑,剑穗系着块小小的茅山令牌,跑得满头大汗,连声道:“青溪镇护心队何在?林九道长有急信送达!”
陈二狗刚把阿雪送回王屠户家,正蹲在堂前磨桃木刀,听见喊声立刻站起来,替劫血链在腕上绷直,星芒印记泛着淡红:“他娘的!林九果然出事了!快把信拿来!”
少年赶紧从怀中掏出个油布包,里面是张泛黄的符纸 —— 是用茅山至阳草汁煮过的 “传煞符”,纸上的字迹用护心剑的剑尖蘸朱砂写就,笔画间泛着极淡的黑,是邪祟气息浸染的征兆。符纸边角还夹着片巴掌大的鳞甲,泛着暗银色,表面刻着细小的茅山符文,边缘已微微发黑。
“这是镇山剑的剑鳞!” 苏若雪刚从湘西赶回,手里还攥着尸王墓的密档残页,看到鳞甲瞬间变了脸色,“林九说过,镇山剑每百年褪一次鳞,鳞甲能吸附邪祟气息,是检测封印的至宝,现在鳞甲发黑,说明禁地的煞气已渗出来了!”
陈二狗抢过符纸,凑到眼前看,字迹虽有些潦草,却透着林九的急切:“若雪、二狗、青溪:茅山禁地封印突生异动,昨夜子时,镇山剑剑身符文骤暗,剑鸣不止,我与玄清探查发现,封印缝隙渗出海煞气息,与之前尸王墓的邪祟同源。恐是血煞分体在暗中冲撞封印,其目的应是寻找能穿越封印的法器(疑与东海有关)。附剑鳞一片,鳞上已显邪祟虚影,可借护心镜观其真容。速派人手来援,加固封印,迟则恐生变数。”
“海煞气息!跟林九之前说的一样!” 青溪双生幡的淡绿光往剑鳞飘去,幡面的木纹突然颤动,“这煞气比尸王墓的更烈,还带着股咸腥味,确实是从海边来的!血煞分体定是从东海过来,想借茅山禁地的封印缺口,闯入青溪镇!”
苏若雪赶紧掏出护心镜,将剑鳞放在镜面中央。镜光骤亮,银蓝光中,鳞甲表面的暗纹渐渐清晰,竟缓缓显形出一张模糊的人脸 —— 满脸虬髯,左额有一道长长的疤痕,从眉骨延伸到下颌,眼神阴鸷,嘴角还挂着丝狞笑,像极了常年在海上漂泊的海盗!
“这张脸……” 苏若雪瞳孔骤缩,赶紧翻开随身携带的尸王墓密档残页 —— 残页上用炭笔描着幅肖像,正是与剑鳞上一模一样的人脸,旁边注着 “东海海盗首领?血煞分体宿主”,“跟尸王墓密档里的东海海盗像!林九猜得没错,血煞分体真的附在海盗身上,从东海过来了!”
陈二狗凑过来,指着人脸的疤痕:“他娘的这疤看着就凶!小爷要是见着他,一链抽在他疤上,让他再敢来搞事!” 他摸了摸腕上的护心镜碎片,碎片泛着淡温,“林九现在在茅山肯定很危险,我们得赶紧派人去支援!”
老周这时也赶来了,手里攥着地脉罗盘,指针在茅山方向疯狂转动,尾端的朱砂点已泛黑:“我刚测了地脉,茅山的阳脉虚得厉害,封印的煞气正顺着地脉往青溪镇飘,再不想办法,不出三日,镇西的至阳草坡就得被煞气染黑!”
“分兵!” 苏若雪当机立断,将护心镜碎片递给青溪,“青溪,你带着小柱子和几个会画符的村民,先去茅山支援林九,双生幡能净化散煞,帮着加固封印;我和二狗留在青溪镇,一是盯着地脉煞气,二是翻找尸王墓密档,看看有没有克制血煞分体的法子,顺便准备去东海的法器 —— 既然分体来自东海,我们早晚得去那边找铜镜!”
青溪接过碎片,双生幡的绿光泛着坚定:“好!我这就去收拾法器!小柱子之前跟着学过基础的镇煞符,能帮上忙,村民里有几个会煮至阳草汁的,也一起带上,给林九他们送补给。”
小柱子听说要去茅山,立刻跑过来,手里攥着刚画好的护魂符:“青溪姐放心!我肯定好好画符,不给你们添麻烦!还能帮林九道长递法器!”
陈二狗却皱了皱眉:“若雪,你留在镇里,万一煞气突增,你一个人应付得过来吗?小爷还是跟你一起留镇,让老周去茅山支援?”
“不行!” 老周摆手,“我年纪大了,体力跟不上,去了只会拖后腿。二狗你跟若雪留镇,一是你血链能镇煞,二是你对东海的事也了解,帮着翻密档更方便。我留在镇里,帮着村民煮符水、贴镇煞符,守住青溪镇的门户,一样能出力!”
众人很快定好分工:青溪带着小柱子和三名村民,携带双生幡、至阳草籽、护魂符,即刻出发去茅山;苏若雪和陈二狗留在青溪镇,翻找尸王墓密档,检查地脉节点,准备东海所需的避水符、纯阳血瓶;老周负责组织村民,在镇西、镇东的地脉节点贴镇煞符,煮至阳草汁,一旦煞气突增,立刻摇铜铃预警。
青溪出发前,特意将双生幡的一缕魂息注入护心镜碎片,递给苏若雪:“这魂息能帮你们感应茅山的情况,若封印有大动静,碎片会发烫;我们在茅山也能通过碎片感应青溪镇的安危,彼此有个照应。”
苏若雪接过碎片,紧紧攥在手里:“路上小心,遇到凶险别硬拼,等我们找到克制分体的法子,就去东海汇合,一起对付他!”
青溪点点头,带着小柱子等人,背着法器往茅山方向走。小柱子走在最前面,手里举着面小小的桃木旗,旗上画着镇煞符,像个小护卫一样,引得村民们纷纷驻足鼓励:“小柱子加油!帮林九道长守住茅山!”
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镇口,苏若雪和陈二狗立刻赶回清微堂,翻找尸王墓的密档。堂内的木柜里,堆着十几卷羊皮纸,都是之前从尸王墓侧室暗格取出的,上面记载着血河教的秘术、邪祟的弱点,还有东海的地理信息。
“快找!重点看有没有‘血煞分体’‘东海海盗’‘铜镜’相关的记载!” 苏若雪抽出一卷密档,展开在桌上,羊皮纸泛着陈旧的黄,上面的字迹用朱砂写就,还带着股淡淡的海腥味。
陈二狗也抽出一卷,翻到其中一页,突然喊起来:“若雪!你看这个!” 密档上画着幅东海地图,标注着 “海盗岛” 的位置,旁边写着:“血煞分体附宿主(海盗首领),需借‘东海铜镜’之力,穿越各山封印,集齐五阴器,重开血河大阵。铜镜藏于龙宫,需双鱼玉佩引门,需至阳草、纯阳血破龙宫水煞。”
“五阴器!” 苏若雪凑过来,眼神凝重,“之前我们只知道五阴器能镇山,没想到还能重开血河大阵!血煞分体冲撞茅山封印,怕是想从禁地找其中一件阴器!” 她又翻到另一页,上面写着:“血煞分体惧三样:一曰东海铜镜(化其本源),二曰龙门秘境龙髓草(散其煞气),三曰护心队众人魂息共鸣(破其附体)。”
“魂息共鸣!” 陈二狗眼睛一亮,“之前我们在护心祠前,借星辰之力有过共鸣,要是我们护心队所有人聚在一起,共鸣的力量肯定能破了他的附体!”
苏若雪点头,将这两页密档折起来,放在怀里:“这是关键!我们得赶紧把这事告诉林九 —— 让他在茅山留意五阴器的下落,别让分体找到;我们这边尽快准备去东海的法器,等青溪他们稳住封印,就去东海找铜镜,再汇合龙门秘境的龙髓草,三样齐了,定能彻底消灭血煞分体!”
就在这时,老周匆匆跑进来,手里的地脉罗盘指针已几乎贴在盘面,尾端的朱砂点全黑了:“不好!镇西的煞气突然增浓!至阳草坡的草开始发黄了!我们贴的镇煞符,有一半已经变黑失效了!”
陈二狗和苏若雪立刻往镇西跑,刚到坡下就闻到股刺鼻的咸腥味 —— 是海煞!坡上的至阳草已从翠绿变成枯黄,有的甚至开始发黑腐烂,之前贴在草坡周围的镇煞符,确实有一半泛黑,符纸边缘卷曲,像是被烈火烤过一样。
“他娘的!煞气来得这么快!” 陈二狗解开替劫血链,链端星芒印记往草坡上扫,红光所过之处,枯黄的草叶竟暂时恢复了点绿色,“小爷的血链能暂时镇住煞气,但撑不了多久!若雪,你快用护心镜照一下,看看煞气的源头是不是从茅山过来的!”
苏若雪掏出护心镜,镜面映出草坡的地脉 —— 一缕极粗的黑煞,正从茅山方向顺着地脉涌来,像条黑色的蛇,在地下快速游走,“是茅山封印的煞气!肯定是血煞分体在那边疯狂冲撞封印,才让煞气漏得这么快!”
她赶紧掏出护心镜碎片,注入灵气,碎片泛着急光,对着茅山方向喊:“青溪!茅山封印的煞气漏得厉害,青溪镇镇西草坡已受影响!你们那边怎么样?能不能暂时稳住?”
片刻后,碎片传来青溪急促的声音:“我们快到茅山了!林九道长说,分体刚才又冲撞了一次封印,镇山剑的符文更暗了!玄清师兄正在用茅山秘术暂时压制,让你们在青溪镇用至阳草籽混糯米,撒在草坡的地脉节点上,能暂时挡住煞气!我们会尽快加固封印,不让煞气再漏!”
“知道了!” 苏若雪收起碎片,对陈二狗和老周喊,“快!去拿至阳草籽和糯米!按青溪说的,撒在草坡的节点上!再把村民们煮的至阳草汁拿来,泼在草坡周围,形成护罩!”
三人立刻行动,村民们也纷纷赶来帮忙 —— 有的扛着草籽袋,有的提着草汁桶,有的帮着辨认地脉节点,镇西的草坡上顿时忙碌起来。陈二狗将血链的一缕纯阳血,混进草籽和糯米里,撒在节点上,血珠碰到草籽,立刻泛出淡红,草坡的枯黄竟慢慢褪去了些;苏若雪提着草汁桶,泼在草坡周围,草汁落地,形成道淡绿的光带,将漏进来的煞气暂时挡在外面;老周则带着村民,在光带周围贴镇煞符,加固防护。
夕阳西下时,镇西草坡的煞气终于被暂时稳住。枯黄的草叶恢复了些翠绿,空气里的咸腥味也淡了许多。陈二狗瘫坐在坡上,血链在腕上微微颤动,星芒印记也暗了些 —— 刚才用了不少纯阳血,体力消耗很大。
苏若雪递过来碗至阳草汁,轻声说:“歇会儿吧。茅山那边有青溪他们,暂时能稳住;我们这边也守住了草坡,接下来就是尽快准备去东海的法器,等林九他们那边稳定了,就去东海找铜镜,彻底解决血煞分体。”
陈二狗接过草汁,喝了一大口,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淌:“他娘的邪祟就是不消停!等小爷找到铜镜,定把那海盗分体的魂都打散,让他再也不敢来祸祸青溪镇!”
老周也走过来,擦了擦额头的汗:“村民们都在镇里的节点贴了符,煮了足够的草汁,今晚轮流守夜,一旦有动静,立刻通知我们。你们俩也别太累,回清微堂歇会儿,明天还要翻密档,准备东海的东西。”
三人往清微堂走,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映在青石板上。草坡上的淡绿光带还在泛着微光,像一道守护青溪镇的屏障。而在遥远的茅山,青溪带着小柱子等人,终于抵达了禁地外围,林九和玄清正站在镇山剑旁,剑身上的符文已暗得几乎看不见,剑鸣声断断续续,像是在发出最后的预警 —— 血煞分体的冲撞越来越猛烈,封印的缺口正一点点扩大,终局之战的战场,已在茅山和青溪镇同时拉开,而东海的铜镜,成了这场战争胜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