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秦江之忧(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仕途浮沉》最新章节。

晚上送两拨领导入住后,秦江便来到方一鸣的房间,方一鸣有些忧心忡忡地说道:“晚上省长打来电话,他说这次张立璞到吴岭有一个重要的差事,就是拉你进入曹家阵营。很显然,他们并不知道你和省长的关系。这事儿有点麻烦,答不答应都会有问题。”

秦江似有预感,前段时间赵辉的父亲赵石岩来江州时曾经跟他提起过,曹家正联合几大家族密谋之事,楚飞的意外落马,加上盛华的临阵脱逃,给了他们致命一击,新生代中,已经找不出可以拿的出手的人。

如今看来,曹家眼见之前的布局功亏一篑,干脆换了一个招式,采取怀柔政策,试图将秦江这匹“黑马”拉入阵营。诚然,一旦选择加入,那么秦江接下来的几年,一定会得到曹家的鼎力扶持,进入更重要的岗位,指日可待。但问题是,他和王云松的翁婿关系,可能也会很快被曝光,从王云松的为官之道来看,他并不喜欢搞这一套,他认为官场应该要有清正之气,拉帮结派的做法他向来不推崇,到那时,两边的矛盾必然会白日化。

要是拒绝呢,倒是简单、干脆,不过,这就意味着与曹家的关系会迅速恶化,非友即敌、睚眦必报是这帮人的一贯做派,秦江则会身处险境,因为曹家并非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相当庞大的京城同盟军,一旦成为这个群体的“公敌”,那对秦江来说,将是个严峻的考验,因为他在明处,而对手在哪里,可能都不知道,这样的局面对秦江显然十分不利。

“你的意思是说,这次张市长就有可能找我谈?是不是有点着急了?”秦江也有些担忧道。

“你想想看,卞向波这么快就把物流产业园的项目当作大礼相送,考察组所提的条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这一点来看,他们是想要短平快地取得先手,避免夜长梦多;另外这次张立璞的突然履新,更是透着诡异,他去年调来时是冲着省会申洲市长去的,不过最终没有成功,申洲市长花落别家了,到政法委做副书记,是权宜之计,大家都猜测他可能会很快回京,没曾想他会被调到宜城,梁文锋躺着中枪。虽说省发改委主任也是个重要岗位,但下一步直接接任地市书记的概率显然小了很多,从这一点上来看,对他确实有些影响。关键是,这一系列的操作,庞书记和省长居然没有事先得到消息,显然是临时布局的。”

秦江有些吃惊!张立璞的任用问题,居然是京城方面促成的,并且是临时起意,这让他有些惊讶不已,很显然,这其中一定有着特殊的目的,联想到卞向波送项目,不难理解他们的真正目的,应该就是为了争取秦江这个优质资源了。

“你有什么好的意见?说实话,南方二叔跟我透露过一些消息,这次的大反转,我没有预料到,并且这也是我第一次面临这么复杂的问题,心里有些没底啊。”秦江倒不是故作谦虚,这个分寸还真是不好把握。

“我的建议是采取拖字诀,不盲从、不拒绝,以静制动。我回省城后再向省长讨主意,据我了解,他之前也遇到过类似的考验。”方一鸣意味深长地给出了建议。

“这事儿我觉得张立璞会很快找你谈,他们越是急于需要你的态度,你越慎重,越说明有足够的诚意,答应的太快或拒绝的过快都有问题,毕竟这不是小事儿。”方一鸣继续分析道。

“好,我明白了,等这两个项目敲定后,我回一趟省里。”秦江无可奈何地摇摇头。有时候,机遇更是挑战,他也越发体会到高处不胜寒的深意了。

第二天一早,秦江陪同倪东进、盛祖名、张立璞一行来到了三阳镇,看到赵冰冰无比激动的神情,秦江很是无奈地苦笑了,此时的他甚至想着,还是赵冰冰她们自在,只要把工作做扎实了,不用考虑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儿。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如今的三阳种植规模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中药材的种植规模翻了3番,深加工产能也在同步增加,杨家两个儿媳现在也已经成了顶梁柱,她们始终以厂为家,踏实肯干,见到秦江时,她们显得异常激动,从低头自卑到挺起腰杆,这一切都是秦江给予的,她们都是懂得知恩图报的人,有了她们的鼎立辅佐,赵冰冰可是省了很多心!

王洪轩站在现场,聚精会神地聆听着领导们的反馈意见。他深知这些意见对于项目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在众多领导中,盛祖名的发言引起了王洪轩的特别关注。盛祖名并没有提出太多的批评或建议,只是简单地指出了种植基地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过于分散。他认为,如果能够选出一个居中点作为基地中心,将所有的资源集中起来,那么财政补贴就能发挥出更显着的效果。

盛祖名进一步解释道,目前总计 6000 万的中央财政补贴如果分散到全镇各个地方,由于范围太广,很难让人直观地看到补贴所带来的成效。相比之下,如果将这些补贴集中投入到一个中心基地,就像把 10 个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视觉上的冲击会更强烈,也更能让人感受到补贴的实际作用。

对于盛祖名的这一提议,在场的其他人纷纷表示认同。毕竟,集中力量办大事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然而,对于王洪轩来说,这个提议虽然有其合理性,但也意味着他在后期将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投入。

首先,要确定一个合适的基地中心,就需要进行征地工作。这不仅涉及到与土地所有者的协商和谈判,还需要考虑到土地的性质、规划和利用等问题。其次,为了建设一个完善的基地中心,还需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水电、灌溉等方面的投入。这些都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不过,好在王洪轩是民营企业家,在决策上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经过初步的预算,他预计需要追加投资 1000 多万来完成这些工作。尽管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但王洪轩并没有犹豫。

在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后,王洪轩当场表态,表示一旦基地授牌成功,他将立即启动相关工作,确保项目能够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