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朕就是最大的名将(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最新章节。
建康皇宫 · 弘德殿
萧衍那句“朕折一根树枝就能打死他”的狂言余音未落,偌大的宫殿内陷入了一片死寂,随即被一种恐慌的窃窃私语所取代。
群臣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和深深的忧虑。
中书令谢举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手脚瞬间冰凉。他家世代居住的乌衣巷,那可是建康城最繁华、最靠近宫城的区域之一!一旦侯景那杀才真的破城……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家中珍藏的字画古籍被焚毁,妻女受辱,族人喋血的惨状!他下意识地攥紧了手中的玉笏,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能求助般地望向周围同僚。
其他大臣也好不到哪里去,个个如坐针毡,面色惶惶。他们想立刻离开这是非之地,回家安排后路,或者至少把家眷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可皇帝还高踞在上,正沉浸在他“树枝退敌”的迷梦里,谁敢在这个时候提出离席?那不是触霉头,自寻死路吗?他们只能强自镇定,内心却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焦灼万分。
萧衍见殿下群臣神色慌张,交头接耳,非但没有警觉,反而生出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优越感。他清了清嗓子,用一种试图安抚人心,却更显空洞的语气继续说道:“诸卿勿忧!何至于此?我建康城,龙盘虎踞,城高池深,固若金汤!城内守备充足,甲坚兵利!朕,今日便亲自坐镇指挥,调度全局!那侯景不过区区五千疲敝之卒,如同蝼蚁,妄图撼动参天巨树,实乃不自量力,不足挂齿!”
他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并非空谈,紧接着便开始下达一系列在他看来“英明神武”的任命:
“任命……武库监令、鄱阳王萧范为西门督,总揽西城防务!”
“任命……封山侯萧正表(萧正德之弟)为北门督,守卫北面!”
“任命……散骑常侍韦黯(名将韦睿之子)为东门督,镇守东门!”
他话音未落,坐在下首席位一直沉默不语的临贺王萧正德,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诡谲光芒,他立刻离席,快步走到殿中,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几分刻意营造的悲愤与忠诚:“陛下!臣侄萧正德,蒙陛下恩养,却一直闲散在家,未能为国分忧,每每思之,羞愧难当!如今国家危难,逆贼兵临城下,正是臣侄报效陛下,尽忠社稷之时!恳请陛下赐臣一职,哪怕是一小卒,臣也愿效死力,守卫京城!绝不让侯景逆贼踏入建康半步!” 他说得情真意切,甚至眼眶都有些泛红。
萧衍看着跪在面前的亲侄儿,心中大为感动!看看!关键时刻,还是自家人靠得住啊!他原本打算任命将门之后、裴邃之子裴之高为南门督,此刻被萧正德的“忠心”所打动,立刻改变了主意,朗声道:“正德我儿,快快请起!汝之忠心,朕心甚慰!南门乃要冲,朕就将南门防务,交予你了!任命临贺王萧正德为南门督!”
“臣侄,领旨谢恩!必不负陛下重托!” 萧正德叩首,低下头时,嘴角难以抑制地勾起一抹阴冷的笑意。
接着,萧衍又看向自己那个一向喜欢胡闹、行为乖张的儿子邵陵王萧纶,沉吟了一下,觉得也该给儿子一个历练的机会,便道:“纶儿,朕命你为中护军,都督京畿诸军事!协调四门,总揽全局!” 他打算以逸待劳,依托坚固的建康城墙,活活拖死、耗死远道而来的侯景。
这番“精妙”的人事安排一出,殿下的众臣虽然表面上不敢说什么,但心里几乎同时“咯噔”一下,凉了半截!
有些人甚至偷偷以袖掩面,肩膀微微耸动,暗自垂泪。他们或许不懂具体的排兵布阵,但谁是真打过仗的宿将,谁是绣花枕头,他们还是能分清的!这五位被委以守城重任的“将军”——鄱阳王萧范(管理武库的)、封山侯萧正表(靠兄长和血缘)、韦黯(靠父亲名声)、萧正德(有名的野心家)、邵陵王萧纶(着名的荒唐王)……他娘的有一个算一个,全是没正经上过战场、不知兵凶战危为何物的纨绔子弟或空头宗室!用这样一群人去对抗侯景那种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百战悍将?这建康城……还能守得住吗?
众人的心,直往下沉。
萧衍见自己安排完后,众臣非但没有欢呼雀跃,反而个个面如死灰,甚至有人偷偷哭泣,顿时感觉十分扫兴,脸色也沉了下来。他冷哼一声,带着几分不悦和自负说道:“哼!诸卿为何如此模样?莫非是以为朕年老体衰,昏聩不堪,不会用兵了吗?嗯?!尔等久在朝堂,不知兵事,朕自有考量!岂是尔等可以妄加揣度的?”
见众臣依旧是一副将信将疑、忧心忡忡的样子,萧衍为了证明自己“宝刀未老”,又开始喋喋不休地吹嘘起自己当年的“英明神武”:“哼!尔等可知当年陈庆之、兰钦是如何成为一代名将的?那都是朕!是朕一手调教出来的!是朕识人之明,用人之智!若非朕之指点,他们焉能有日后之成就?朕虽久不亲临战阵,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乃朕之本能!朕,才是这大梁最大的名将!”
他越说越激动,唾沫横飞。然而,台下的群臣听着这些陈年旧事,看着眼前这位沉溺于昔日荣光和佛理之中的老皇帝,心中只有一阵阵的厌烦和无力感。陈庆之?兰钦?他们的尸骨怕是都化成灰了!现在提这些有什么用?能挡住侯景的刀锋吗?
萧衍自顾自地说了一会儿,见台下反应寥寥,自己也觉得有些无趣,便停了下来。但他内心对自己的布置却满意至极,自觉已经稳操胜券,心情反而又好了起来,甚至开始盘算着等擒获侯景后,该如何在佛前超度这个迷途的“羔羊”。
他心中得意地想道:“侯景啊侯景,你这只不知天高地厚的蚂蚱,就算给你装上翅膀,蹦跶得再高,又岂是朕这头大象的对手?你想打赢朕?呵呵,这不是幻想,也不是臆想,这完完全全就是痴心妄想!”
随后,他仿佛已经完全将城外的威胁抛诸脑后,竟真的不再理会殿中那些魂不守舍的大臣,转而兴致勃勃地继续与侍立一旁的普信大师探讨起某部佛经的微言大义来,仿佛外面的刀光剑影只是另一场需要参悟的“红尘劫难”。
留下满殿惴惴不安、心如死灰的群臣,在越来越浓的夜色和越来越近的危机感中,徒劳地煎熬着。
---
另一方面,建康城外 · 朱雀航
侯景的五千人马,如同暗夜中流淌的毒液,悄无声息地渡过了秦淮河上的朱雀航。然而,他们并没有像建康城内那些“守城大将”所预料的那样,直接扑向高大的建康南门,而是猛地一个转折,如同毒蛇甩头,直扑向建康的“两肋”——丹阳郡城和东府城!
这正是谋士王伟和宋思玉为侯景精心制定的计划核心。他们深知,就凭这五千人,想要强攻拥有百万人口、城防坚固的建康主城,无异于以卵击石。必须用巧!而“巧”就在于——资源!
丹阳郡城和东府城,虽非主城,却是建康最重要的仓储基地和物资囤积点!大量的粮食、布匹、军械,尤其是国库备用和勋贵们寄存的金银铜钱,都集中于此。更重要的是,由于今日是上元佳节,绝大部分守军都被抽调去加强建康主城的戍卫了,这两座辅城的防御力量空前虚弱,每处仅有不到三百老弱残兵驻守。
侯景大军如同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城下。守军看到那面狰狞的“侯”字将旗,以及军队散发出的百战凶悍之气,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哪里还有抵抗的勇气?几乎没放一箭,没动一刀,两座城的守军便争先恐后地打开了城门,跪地请降。
侯景兵不血刃,凭借凶名就拿下了这两座至关重要的城池!王伟立刻建议:“大将军,时不我待!立刻开仓放粮,用金银募兵!建康周围,士族庄园林立,佃户、流民无数,生活困苦,只需稍加利诱,必能云集响应!”
侯景眼中凶光毕露,立刻下令:“传令!打开所有仓库!竖起招兵旗!告诉那些穷哈哈,跟着我侯景,有饭吃,有钱拿!能抢到多少,就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了!”
一时间,侯景的游骑四出,如同瘟疫般在建康周边的乡村坞堡间传播着“开仓放粮,重金募兵”的消息。无数生活无着、备受压迫的佃户、流民,如同闻到了血腥味的饿狼,开始从四面八方涌向丹阳和东府城……
而此时,建康城内那五位被萧衍寄予厚望的“守城大将”,还如同五个尽职尽责的“门神”,傻傻地守在各自负责的城门楼子里,伸长脖子,眼巴巴地等着侯景来进攻呢。(萧正德不是)
他们完全不知道,致命的毒牙,已经悄无声息地嵌入了建康最柔软的腹部,并且正在急速地膨胀、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