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孤要去晋阳(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最新章节。
他话锋一转,直指核心:“至于尔等所言,立太子之子高孝瑜……哼,孝瑜年仅四岁,尚在懵懂,如何克继大统,执掌这内忧外患之江山?难道诸公是想效仿前朝旧事,立幼主,招权臣,致使朝纲紊乱,国势倾颓,最终社稷崩塌,宗庙不保吗?!届时,西面的汉军铁骑东向,诸公是打算用唾沫星子去退敌,还是指望一个四岁孩童去阵前喊话?!”
祖珽这番话,如同连珠炮,又狠又准,尤其是最后那句关于汉军威胁的话,像一盆冰水,瞬间浇醒了不少被“礼法”冲昏头脑的汉臣。他们想起汉王刘璟对待北方士族的手段,想起玉壁、沙苑、邙山惨败的阴影,不禁打了个寒颤。是啊,如今齐国风雨飘摇,再立幼主,引发内斗,岂不是自取灭亡?一时间,刚才还慷慨激昂的汉臣们面面相觑,竟无人能再出声反驳。
高洋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对祖珽的急智和狠辣更加满意。他摆了摆手,仿佛不愿再听这些争论,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继位之事,关乎国本,岂可如此儿戏?容后再议。今日首要之事,是办好先帝与先太子的丧礼,让父兄入土为安。” 他目光转向祖珽,“祖珽,先帝与先太子丧仪诸事,由你总责督办,不得有误。”
祖珽心中狂喜,知道这是高洋在给他铺路和赋予实权,他立刻躬身:“殿下有令,臣自当竭尽全力,只是……” 他故意拉长了语调,面露难色。
高洋自然明白他想要什么,不等他说完,便直接开口道:“祖卿今日建言,深明大义,于国有功。加封祖珽为侍中,兴安侯,即刻入值中枢,参赞机要。”
“臣,谢大王隆恩!” 祖珽立刻跪倒在地,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而殿内众臣,无论是鲜卑贵族还是汉人士大夫,无不愕然!侍中?兴安侯?就凭她妈这几句漂亮话?这赏赐未免太过骇人听闻!不少鲜卑勋贵更是愤愤不平,觉得高洋简直是胡闹。
他们当然不知道,这并非酬谢那几句场面话,而是酬谢祖珽幕后策划刺杀高澄、并助他稳定局面的“大功”。
---
到了午时,庄严而悲怆的丧乐在太极殿外响起。在肃穆的仪仗和文武百官的注视下,先帝高欢的灵柩以及覆盖着白布的太子高澄的遗体,被缓缓抬入了太极殿,并排安置在早已设好的灵堂之上。
丧礼正式开始。香烟缭绕,诵经声低沉。大部分官员都依照礼制,低头掩面,发出或真或假的哭泣之声,殿内一片悲声。
高洋身穿粗麻丧服,站在父兄的灵柩前,腰杆挺得笔直。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既无悲戚,也无泪痕,只有一片近乎冷酷的平静。他看着父亲高欢的棺椁,心中冷笑:“你眼中从来只有大哥,何曾正眼看过我一眼?” 目光扫过兄长高澄的遗体,那冰冷的快意几乎要溢出胸膛:“你骂我痴傻,辱我人格,可曾想过会死在我前面?如今,你们父子,倒是整整齐齐了。” 他真想当着这满朝文武的面,对着这两具冰冷的尸体,大声问一句:“你们,也有今天?!”
祖珽在一旁悄悄观察着高洋,见他面无表情,与周围一片哀哭的氛围格格不入,生怕引起非议,连忙借着上前整理香烛的机会,凑近低声提醒道:“大王……众臣皆在,还需……稍示哀戚之情,以安人心啊。”
高洋闻言,非但没有如祖珽所愿挤出几滴眼泪,反而猛地转过身,面向众臣,声音陡然拔高,盖过了满殿的悲声:
“哭什么哭?!国家尚在危难之际,汉军陈兵边境,虎视眈眈!内忧未靖,外患未除!值此存亡之秋,岂是做此儿女之态、徒耗光阴之时?!”
他这番话,如同惊雷,炸得满殿哭声戛然而止!所有人都惊愕地抬起头,看向这位与平日判若两人的太原王。
不等众人从震惊中回过神来,高洋已迅速下达了一系列命令,语气果决,不容置疑:
“传孤旨意:太尉库狄回洛,总领邺城内外防务,严守京畿,无令不得妄动!侍中祖珽、尚书右丞赵彦深,协理京中一切政务,稳定民心,筹备丧仪,不得有误!”他又顿了顿说:“孤要出去一趟!”
赵彦深还在为高洋刚才那番言论发愣,下意识地问道:“大王……那您……您要去往何处?” 今日局势未稳,高洋作为实际上的主心骨,怎能轻易离开?
高洋目光投向殿外北方,语气斩钉截铁:“孤,要亲赴晋阳,迎回母后!”
“晋阳?迎太后?” 众臣(包括刚刚升官、志得意满的祖珽)闻言,更是面面相觑,目瞪口呆!谁不知道太后娄昭君如今是在平城清修?去什么晋阳?都不是一个方向。
而且,眼下正是高洋即将继位的关键时刻,他不在邺城坐镇,稳定局势,收拢权力,反而要千里迢迢跑去晋阳?这简直是本末倒置!
然而,这正是高洋的高明与深谋远虑之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北齐真正的根基和最强的军事武装力量,不在邺城,而在晋阳!只要他亲自前往,凭借太原王的身份和高欢之子的名义,能够顺利取得晋阳军队的支持,那么,无论邺城这边有什么风吹草动,他都立于不败之地。
届时,何时登基,不过是他一句话的事。
更重要的是,只要他将母亲娄昭君——这位在鲜卑勋贵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太后接回邺城,由太后亲自下旨,以国赖长君为由,命他继承大统,那么在法理和人情上,都将名正言顺,无可指摘!届时,谁还敢再质疑太子高澄被刺的真相?谁还敢再拿“立嫡”的规矩来反对他?
高洋不再理会众臣惊疑不定的目光,转身,最后看了一眼那并排停放的两具棺椁,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冰冷的弧度,随即大步流星地向殿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