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玻璃厂的新任命(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后边造国货边炒股成全球首富》最新章节。

2006年元旦后第一个工作日,江州是在一片湿润的晨雾中醒来的。

连绵数日的冬雨终于歇了脚,但天空依旧阴沉,仿佛一块拧不干水的灰色抹布,悬挂在这座老工业城市的上空。

然而,在江州玻璃器皿厂的厂区内,一种截然不同的、火热的气息正在驱散着冬日惯有的沉闷与萎靡。

生产线成功流出第一片合格TFT阵列基板的狂喜与跨年夜的喧嚣已然过去,但那份激荡的人心与昂扬的斗志并未随之冷却,反而沉淀为一种更为坚实、更具方向性的力量。

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征程,必须要有新的秩序与格局来支撑未来的战斗。

上午九点整,厂部会议室里,烟雾缭绕中透着严肃。

长方形的会议桌旁,坐满了厂里的核心骨干:明朗坐在主位,左边是欧阳谦、欧阳旭两兄弟,钱金杉(钱胖子),以及几位生产线上的技术尖子;

右边则是许晚晴、王长林、刘美丽、张建国等原玻璃厂的部分管理层。

每个人的面前都放着一个简陋的陶瓷茶杯,里面泡着浓茶,用以驱散连日奋战积攒下的疲惫,也提神以应对这场至关重要的会议。

明朗没有过多的寒暄,他开门见山,声音洪亮而坚定,打破了会议室的短暂寂静:“同志们,新年好!跨年的酒劲该散了,我们现在要面对的,是2006年实实在在的战场!”

“过去的一个多月,我们创造了奇迹,把一条几乎被判了死刑的二手生产线,变成了能下金蛋的母鸡。”

“但是,这仅仅是开始!”

“流出一片合格样品,和稳定、批量地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是两回事。”

“光速科技的订单摆在那里,市场窗口期不会等我们,摩托罗拉的A1200更不会等我们。”

他的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在场每一张面孔,将在场所有人的心神都牢牢抓住。

“所以,当务之急,是理顺管理,明确权责,让江州玻璃器皿厂——不,现在它更核心的任务是‘江州屏幕生产线’——这台刚刚修复的机器,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转起来。下面,我宣布几项人事任命。”

会议室里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尤其是原玻璃厂的王长林、刘美丽等人,心情更是复杂中带着一丝忐忑。

他们见证了明朗如何力挽狂澜,也深知如今的工厂早已改天换地,未来的权力架构将直接决定他们每个人的前途。

“首先……”

明朗的声音沉稳有力:“任命许晚晴同志,为江州玻璃器皿厂总经理,全面负责工厂的日常运营管理,统筹协调生产、技术、行政、后勤等一切事务,直接对我负责!”

这个决定并不十分出乎意料。

许晚晴不管是在江州国际联合化工还是光速科技都是绝对的一把手,展现出的能力有目共睹:她心思缜密,执行力强,既能理解技术团队的诉求,又能协调好原厂职工的关系,更在后勤保障、与外沟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她来执掌全局,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许晚晴站起身,她没有推辞,只是深深吸了一口气,清澈的目光迎向众人,声音清晰而冷静:“感谢明总的信任,感谢大家的支持。我深知责任重大,必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她的话语简短,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明朗满意地点点头,继续宣布:“任命王长林同志,为江州玻璃器皿厂副总经理,协助许晚晴总经理工作,重点负责原玻璃器皿业务板块的维持、以及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对接协调工作。”

王长林闻言,心中一块大石落地,甚至涌起一股感激之情。

他原本就是副厂长,在明朗入主、工厂转型后,他很清楚自己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已经跟不上屏幕生产线的节奏。

能够保留副职,虽然实权可能大不如前,但至少保住了职务和颜面,而且明朗明确了他负责原有的玻璃器皿业务和对外对接,这正是他熟悉和擅长的领域。

他连忙站起来,微微躬身,脸上堆起诚恳的笑容:“谢谢明总,谢谢许总,我一定好好配合许总工作,把分管的一摊子事情做好,为屏幕生产线做好后勤和支持!”

明朗抬手示意他坐下,接着宣布:“刘美丽同志,职务不变,继续担任财务科科长,负责工厂所有财务收支、成本核算、资金管理。我们接下来的每一步,都离不开钱,你这个管家婆的任务很重。”

刘美丽扶了扶眼镜,郑重地点了点头:“明总放心,账目绝不会出任何差错。”

“张建国同志……”明朗看向那位一直兢兢业业的老车间主任:“任命你为屏幕生产车间主任,主管生产线的人力调配、生产计划执行、现场管理和安全生产。你是老生产了,经验丰富,这条新生产线能不能稳定产出,就看你的了。”

张建国黝黑的脸上泛起红光,激动地搓着手:“明总,我老张别的不敢说,保证完成任务!一定把车间管好,让生产线顺顺当当的!”

“钱金杉,钱胖子!”明朗喊到他的名字,语气里带着熟稔和信任:“你负责手机屏幕生产线的所有设备管理、维护保养和应急维修。你是这条生产线的‘保健医生’,它能不能健康运转,你是第一责任人。”

钱胖子挺了挺他那圆滚滚的肚子,拍着胸脯,声音洪亮:“老板你放心!有我在,保证这条线活蹦乱跳!欧阳工他们指哪,我老钱就打哪,绝不含糊!”

最后,明朗看向欧阳兄弟:“欧阳谦,欧阳旭,你们两位,是我们技术上的绝对核心。你们的职务不变,依然是总工程师和副总工程师,但职责要更聚焦。除了保障现有生产线的工艺稳定和良率提升,你们要开始着手技术研发和下一代工艺的预研。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能做出来,还要做得更好、成本更低、技术更先进!”

欧阳谦推了推眼镜,沉稳地点头:“明白,技术研发是我们的立身之本,绝不会松懈。”

欧阳旭也在一旁用力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对技术挑战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