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不错的研发中心(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后边造国货边炒股成全球首富》最新章节。
在一位研究员的指引下,两人来到了陈志远博士的办公室兼实验室外间。
敲门进入,只见陈志远正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分子结构和数据曲线。
他穿着一尘不染的白大褂,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与赵学义那不修边幅、带着车间油污痕迹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陈工!”明朗热情地打招呼。
陈志远抬起头,看到明朗,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站起身来:“小明总,您来了。”他的目光随即落在了明朗身后的赵学义身上,快速而不失礼貌地打量了一下。
“这位就是我昨天跟您提过的,江州玻璃器皿厂的赵学义,赵工。”明朗连忙介绍,“赵工,这位就是江州国际联合化工研发中心的负责人,陈志远博士,麻省理工回来的高材生。”
“陈博士,您好!久仰大名!”赵学义显得有些紧张,连忙上前一步,双手有些不知道该往哪里放,最后还是选择在身上擦了擦,才伸出去。
陈志远与他轻轻一握,手感是实验室的洁净与赵学义指尖可能残留的些许磨砂感形成的微妙差异。
“赵工,你好。小明总可是对你和你的项目赞誉有加。”他的语气平和,带着学术圈的客气,但也保持着适当的距离感。
“明总过奖了,我……我就是瞎琢磨。”赵学义习惯性地谦虚,但在陈志远面前,这种谦虚更显得底气不足。
“赵工太谦虚了。”陈志远微微一笑,目光转向明朗:“明总,既然来了,不如我先带赵工参观一下中心,顺便具体了解一下赵工项目的设备需求和时间安排?”
“正合我意!”明朗点头。
接下来的参观,对赵学义来说,既是一次视觉和认知的盛宴,也是一次小小的“煎熬”。
陈志远显然对自己主导建立的这个研发中心极为自豪,他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各个实验室的功能、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规范。
他的讲解专业、清晰,逻辑严密,处处体现着国际化的标准和严谨的科学思维。
赵学义听得极其认真,不时提出一些非常具体和技术细节的问题,比如某台高温炉的控温精度和均匀性、熔盐浴槽的材质耐腐蚀性、应力检测仪的量程和分辨率等等。
他的问题往往直指核心,显示出他深厚的实践功底和对工艺参数的敏感。
然而,两人之间的差异,也在这一问一答中逐渐显现。
陈志远更注重理论的完备性、数据的精确性和流程的标准化。
他会强调:“这台应力仪必须定期用标准样品进行校准,数据采集需要遵循严格的protocol(流程),确保可重复性。”
或者说:“样品的预处理非常关键,表面的洁净度必须达到特定标准,否则会引入无法估量的误差。”
而赵学义则更偏向于解决实际工艺问题,思维更跳跃,有时会基于经验提出一些“野路子”的想法。
比如在参观熔盐浴槽时,他会问:“陈博士,如果我想在熔盐里添加微量的其他金属盐,比如硝酸锶,来尝试改变交换层结构,这个槽体的材质和搅拌系统能承受吗?会不会有副反应产生沉淀堵塞管道?”
陈志远听到这个问题,眉头微微蹙起,谨慎地回答道:“赵工,我不建议在没有充分理论计算和安全评估的情况下,随意往体系里添加未知成分。这可能会污染熔盐,损坏设备,甚至带来安全隐患。我们做研究,尤其是化学研究,安全性和规范性是第一位的。”
赵学义愣了一下,意识到自己的提议可能有些“鲁莽”,连忙点头:“是是是,陈博士您说得对,是我考虑不周。”
一旁的明朗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他明白,这是两种不同科研文化背景和思维习惯的碰撞。
陈志远是学院派的精英,讲究规则和边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