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破局者(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后边造国货边炒股成全球首富》最新章节。

明朗心中念头飞转,其实这个想法昨晚就已在他脑海中萌芽。

黄书记此刻主动提起,正是深入探讨的良机。

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表现出认真商讨的姿态。

“黄书记,我确实有些初步想法。”明朗语气平和但坚定:“玻璃器皿厂的问题看似棘手,但若换个思路,或许能找到突破口。”

黄万春眼中闪过一抹期待:“说说看。”

“核心问题是人员安置。”明朗开始阐述:“1146名在职职工,如果全部由政府安置,确实需要近5000万。但如果只安置其中一部分,问题就小多了。”

他继续分析:“首先,287名离退休人员可以全部打包由社保局一次性买断负责养老,医保局负责医疗。这部分人最关心的是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就不会再有后顾之忧。”

黄万春点头表示认同:“这个思路市里也考虑过,但财政压力仍然不小。”

“然后是关键部分。”明朗接着说,“在职员工中,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是有价值的。假设企业能够盘活,这些员工可以重新竞聘上岗。他们不需要安置,需要安置的只是那些无法再就业的。这样一来,政府实际需要支出的安置费用估计用不了1000万。”

黄书记眼睛微微亮了起来:“继续说。”

“第二是银行债务问题。”明朗条理清晰地说道:“江州玻璃器皿厂欠银行1800万,这已经是烂账了。按照现在银行对坏账的处理方案,完全可以打包打折出售给第三方。我了解过,这类资产的折扣基本上是一折到两折。也就是说,可能只需要180万到360万就能解决1800万的债务问题。”

黄万春若有所思:“这个方案银行能接受吗?”

“对于银行来说,这笔贷款早已计提损失,能够回收一部分资金总比完全烂掉好。”明朗分析道:“关键是我们要找到合适的谈判策略和切入点。”

“最后是厂区资产盘活。”明朗越说越有信心:“估值900万中,大部分是土地价值。那些淘汰的生产线只能当废铁卖。但如果真有企业能让玻璃器皿厂起死回生,政府甚至可以考虑将厂区低价或者无偿转让,前提是能够解决足够多的就业问题。”

黄万春听完后陷入了沉思,手指无意识地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击。

办公室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墙上的时钟滴答作响。

“你的思路很新颖,也很有建设性。”良久,黄书记终于开口:“但这里面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他站起身,走到办公桌前拿起一份文件,又回到沙发前:“首先是离退休人员的安置问题。市社保基金和医保基金本身就有压力,一次性接手这么多人员,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

明朗点头:“这方面可能需要市里向上争取政策倾斜。但考虑到玻璃器皿厂问题的紧迫性,我相信上级部门会给予特殊关照。”

“其次是职工安置标准。”黄万春翻看着文件:“现行的安置政策有明确规定,如果要调整,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和论证。这涉及到政策红线,不能轻易突破。”

“政策是人制定的,也应该为现实服务。”明朗谨慎地说:“特殊情况应该特殊处理。玻璃器皿厂的问题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如果固守成规,恐怕永远找不到解决方案。”

黄万春没有立即回应,而是继续提出问题:“还有银行债务问题。你说得对,银行确实会对坏账进行打折处理,但这个过程很复杂,需要多轮谈判,而且往往需要引入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中介。”

“这方面我可以帮忙。”明朗主动表示:“我的企业与多家银行有业务往来,也认识一些资产管理公司的人,可以协助推动这个过程。”

黄书记看着明朗,目光中既有赞赏也有审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即使前面所有障碍都清除了,谁来接这个盘?谁能确保玻璃器皿厂真正起死回生,而不是换个方式继续亏损?”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