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新郑安置(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最新章节。
李自成说的没错,周怀民作为本地的地头蛇,在本土附近作战,有许多他人没有的优势。
不说别的,只说辎重,就省了许多麻烦。
社兵背包自带干饼和水壶,辎重堂不运输粮草,也能在附近对战一两天。
何况新郑和密县紧挨,可就地采购补充少许。
乡民和各厂厂长巴不得打仗。
当下天色已黑,第四营只能凑合一晚,于是宣教官韩宏亮和新郑县农会会长董逊两人,腾出县衙、县学、察院行台各房,供社兵免受寒露。
韩宏亮叮嘱宣教员:“各哨、队分院入住,各长看好自己的社兵,不得脱队,灭了火把,注意防火!”
“周会长教导我们,注意纪律,不得喧哗,不得扰民,不得私拿各房物件!今晚就不学习了,早早歇息。”各哨宣教员叮嘱本哨社兵。
“终于不用学识字了。”不少社兵欣喜,各人后背捆扎了一条薄棉被,下面铺上干草,累了一天了,也想早些入睡。
董逊看着保民营组织有序,纪律严密,各社兵默不作声,只听令行事,各队划区歇息。
他叹道:“韩宣教,常言道匪过如梳,兵过如篦,我还从未见过如咱们保民营这般严明之师!”
韩宏亮笑道:“仓禀足而知礼节,咱们社兵二两的粮饷,又不积欠,家里分有田产,父母婆娘皆有工可做,有钱可挣,孩童上学免束修,咱们周会长又亲做表率,加以教导识字,哪有不听话的兵?”
董逊听了,心道这韩宏亮还是知书之人,肃然道:“此言有理,有理啊,几县孩童都免束修,还要学满五年,请先生,盖学堂,这要花多少钱。”
韩宏亮苦笑:“可不是嘛,要不然周会长为啥不来新郑铺会,还是缺粮啊,咱又不是流寇,洗劫了就跑,这铺一县,可是要砸不少钱的,当下是眼看麦收了,我们才有胆量开始新铺一县。”
原来是这样!董逊听了恍然大悟,也是,周贼,不,周会长不劫掠乡民,反而要先救济,这纯粹是个大包袱,自己都头疼的很。
不对啊,他不是洗劫了不少不甘心被均田的豪绅官宦吗?
他道:“咱农会也缺粮?密县、禹州不少恶绅的钱粮咱们不是也没收充公了么?”
韩宏亮哈哈大笑:“明天你就明白,咱们周会长花钱发粮的本事也很大啊,一县饥民,个个张嘴吃饭,日耗千石。哪有那么容易?”
“周会长善商,咱们货卖中州,定是赚了不少银两,不可以购粮么?”
“咱们现在空有银两,但有价无市,难以买到粮啊,你也知道,恶吏拷逼村民,推屋卖女都难完税,我们出钱就更买不到。即使让行商采买,商路不通,匪患遍地,再加了运输成本及镖局费用,粮价奇高,咱们所需粮又是海量,靠买粮维持是不行的。”
董逊听了暗道也是,当下中州涂炭,纵然是周会长这般奇才,也是捉襟见肘。
次日一早,营长付长秋,留下一哨在城内维持治安,其余诸兵前往官道搭建大营。
“把衙役、司吏都带上来!”
衙门八字大门前,宣教员招呼城民聚集,要对各胥吏公审。
口碑还不错,甚至有些瑕疵的,可以留下。
某个衙役站出来就遭群众唾骂的,直接暂时关入南监,等待发配到新建的禹州周记铁矿厂。
魏典史,不,现在已没有典史了,应该叫魏学员,他浑身惊汗,心里感激放过他的城民,念道看来以后还是要多积德。
魏典史被分配跟着社兵学习治安。
他前来惊告:“县尊!城西来了好多外县的人!”
董逊一脸不悦,喝道:“这里没有县尊,请叫我董会长!你们已被分为道法学堂学员,要仔细跟随援建团观摩学习!”
本次来的援建团,由新任密县农会会长邓文章率领,负责对邻县新郑县农会进行传帮带工作。
传,即传授一县会务。
在县衙大堂,立了一个大黑板,新郑县的农会草台班子,围坐长桌,由邓文章、韩宏亮及各人员轮流教授。
邓文章本是密县一个小牙商,帮人撮合交易的,略懂文字和算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