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并趁机为大明谋取更多利益(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最新章节。

朱标见状,心中忐忑,以为叶轩在奏折中说了不利之言,引得父皇反应异常。

片刻,朱元璋放下奏折,苦笑:“这家伙倒是聪明,料到瞒不过你,提前备了奏折。”

“什么醉酒,依我看,他是不愿见你,怕见面尴尬。”

朱元璋的分析确为事实。经此提醒,朱标也觉其中蹊跷。

叶轩在他面前几乎未饮酒,且回去后短时间内,若真醉,如何能写奏折?

但这些对朱元璋和朱标来说,并非关键。

未等朱标多想,朱元璋已将奏折递回:“叶轩的主意可行,值得一试。”

“至于货币之事,听说已有小国拿我大明钱币回去重铸,我们提出此要求,他们应不会拒绝。”

朱元璋所言,指安南及附近地区,他们常取中原货币重铸,以解矿产之困。

甚至边境之地,直接使用中原货币。

朱标皱眉,迟疑道:“只是父皇,让他们用我们的货币交易,对我们似乎无大利。此举将增加货币铸造,也是一笔开销。”

“虽能促进商贸,但眼下看,好处并不明显。”

朱标的想法,代表了多数明朝人的观点。

叶轩建议朝廷在交涉时,要求对方国际贸易使用大明货币。

这是后世扩大影响力的手段,但在大明,此手段的影响力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实际上,叶轩的手段远不止增强影响力那么简单。

叶轩构想,大明货币一旦流入他国,凭借其卓越品质,将迅速瓦解对方国家的货币体系。

叶轩的真正意图,除了影响力,更在于掌控他国经济。

国家若失去经济和军事的支撑,政治便如无根之木,任人摆布。

然而,这些深远考量,在大明尚显超前,多数人难以领悟。

幸运的是,朱元璋思维敏锐,视野宽广。

尽管心存疑虑,但他深知叶轩不会信口开河。

他摆手对朱标说:“详情日后自知,叶轩不会提无用之策。眼下关键是,谁去联络各国?”

这并非朱元璋夸大其词,而是时代所限,杰出外交人才稀缺。

官员或武将出身者多不谙文事,文弱书生又缺威严,出使不慎,恐损大明威严。

至于那些可靠的,或位高权重,或另有重任,朱元璋一时难以物色合适人选。

片刻沉默后,朱元璋吩咐太监召来任昂。

“唤任昂来,有要事相商!”

随后,他问朱标:“依你之见,此法实施后,多久能见成效?”

此问意在考验朱标。

朱标虽略感紧张,但仍给出了自己的估算。

朱元璋听后微微点头,神色稍缓。

先前的战争虽为大明积累了财富,但也埋下了隐患。

未来需着手解决这些问题,而联盟获利正好能弥补财富损耗,一举两得。

父子俩又就叶轩的奏章细谈一番,此时任昂赶到。

见朱元璋在非正式场合召见,任昂心中忐忑,以为有大事发生。

朱元璋行事果断,一见任昂,便直截了当地道出自己的打算。

“你从礼部挑选合适人选,出使周边各国,告知他们的君主,大明欲召集各国议事,让他们派遣能做主之人前来。”

任昂闻言,面露惊讶,但在朱元璋面前,他不敢有异议,只能低声应承。

任昂离开后,朱元璋的神色再度变得复杂。

朱标见状,小心翼翼地问道:“父皇可是还有忧虑?”

朱元璋微微一笑:“谈不上忧虑,只是觉得大明能有今日之盛,叶轩功不可没。”

朱标点头正要赞同,但朱元璋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一时语塞。

“实话告诉你,叶轩功劳越来越大,我都不知该如何封赏了。有时甚至想,若他未娶妻该多好,便能赐他公主,让他成为驸马。”

朱元璋脸上满是惋惜,显然并非戏言。

这让朱标也陷入为难,不知该如何面对叶轩。

大明如今焕然一新,这一切皆归功于叶轩,他的功劳堪比开国元勋。

然而大明给予叶轩的封赏,却显得微不足道。

叶轩虽不介意,但日后传扬出去,他人将如何看待大明?

再者,若朱元璋百年之后,自己继位,又该如何封赏叶轩?

毕竟他还年轻,未来还有无限可能,不知还会立下多少赫赫战功。

第363章 大明号召周边诸国会盟!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大明不断派遣使者出使各国。

一时间,大明朝野内外猜测纷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