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当有万全之策再谈撤离(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最新章节。

然而短暂的喜悦过后,朱元璋的担忧随之而来。

他看向军士,问道:“太子和徐帅是分别驻扎,还是军队已集中?当地是否还有人尚未归附?”

军士连忙如实禀报。

得知朱标已肃清东瀛的所有抵抗势力后,朱元璋心中的忧虑稍减,但仍有一丝犹豫萦绕心头。

大明疆土扩张固然可喜,但东瀛的管理问题随之浮现。

东瀛与大明本土隔海相望,若非完全信赖且有能者接管,朱元璋难以安心。

朱标与徐达,显然不能留守东瀛。

朱标乃皇位继承人,徐达为大明首席将领,二者皆为朱元璋所倚重。

毛骧察言观色,见朱元璋面露疑虑,深知其性格,若无解决之道,今夜必将怒火中烧。

欲避无可避,毛骧正忐忑间,朱元璋已发话。

“毛骧,你选派精干人手,与他同返!”

“吾将谕令太子与徐达,再驻东瀛一段时日,待局势稳定再撤。”

然异族之心难测,你的人可暗中助他们调查。”

毛骧闻言,即刻领命而去。

朱元璋批复完毕,喜悦渐褪,面露失落。

第349章

半月后,东瀛。

王宫之内,将领集结。

朱标与徐达端坐主位,面色凝重。

徐达望向朱标,欲让其传达朱元璋之意。

朱标摇头轻语。

“军中您为主将,此事由您说更为妥当。”

徐达一笑,起身走向众人。

“兄弟们,此番干得漂亮!陛下阅罢战报,大加赞赏!”

将领们闻讯,面露喜悦。

东瀛之行,诸多将领或因年幼或因他故,错过对元战事。

当下远征东瀛,不同于对抗元军之时,但在众人看来,也算有所作为。

得知朱元璋对他们的赞赏后,将领们心中暗自决定,日后定要寻机再立功勋,让陛下铭记他们的名字。

望着众人的神色,徐达意识到是时候转入正题。

他先予鼓励,是恐众人萌生厌倦战斗之意。

据朱元璋信中所述,他们至少需在东瀛停留半年。

此地与中原大相径庭,无论饮食还是生活习惯,都与大明截然不同。

徐达曾闻手下抱怨此地女子容貌不佳,食物味道古怪。

若非知晓朱元璋的后续计划,以及此地资源的价值,徐达亦会有此想法。

因此,当前首要之务,非传递消息,而是稳定军心。

如今既定目标达成,徐达突然向众人发问:

“诸位,我们虽胜,但大明与东瀛相隔万里,若我们离去,你们可有把握确保他们不再反叛?”

此言一出,众人愕然,不明徐达之意。

一与徐达亲近的将领试探问道:“将军此言何意?”

徐达直言不讳,引用朱元璋之言回答:

“异族之心,难以预测。我们在时,他们畏惧,自然不敢生事,但我们一走,谁知他们会如何?”

“他们人数虽不多,但一旦重新组织,亦不可小觑。且我们杀戮众多,他们岂能不怀恨在心?”

“如今壮年皆被我们监视,但终有一日我们要撤离,即便他们无法回去,那些孩子也会长大!”

徐达言辞愈发严肃,显然已意识到,仅凭武力难以征服这片土地。

然而,他目前尚无良策。

毕竟,此地非中原,无法随时调兵增援。

此地民众若反,扼守出海口,大明恐将久无知悉。

徐达不愿辛苦得来的领地,他日易手他人。

将领们亦恐功绩付诸东流,毕竟他们渴望封妻荫子,青史留名。

若失地再现,何人还会忆及他们?

片刻沉寂后,徐达望向朱标。

朱标面露苦色,深知此刻非开口不可。

“诸位,父皇有言,除恶须尽。既已结仇,当有万全之策,再谈撤离。”

“我知有 ** 归,但我心急更甚。”

众人闻言沉默,深知朱标若不归,损失更大。

再度沉寂后,终于有人问询。

“殿下,有何良策,直言便是,骂名由我们担,绝不累及殿下!”

对方显然误解,但朱标并未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