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权势滔天(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最新章节。
尽管他们表面愿意参与攻打高丽之战,
内心却不愿背叛他们的故乡高丽。
因此,他们看似卖力,实则未尽全力。
对于这些人,我也只能让他们充当前锋消耗敌人。
除此,别无他法。
“连你也没有良策吗?”
朱棣倍感烦恼。
为何琐事如此繁多?
“王爷,为今之计,应先稳固现有势力,并向大明求援粮食,其余再从长计议。”
道衍提议。
第279章 朱棣求援百万粮草,朱元璋迟疑!
皇宫,御书房内,清香缭绕。
朱元璋端坐于案桌后的椅上,审阅着关于朱棣的战报。
他面色凝重,逐渐转为缓和,直至嘴角勾起笑意。
朱棣捷报频传,高丽已陷入绝境,大片领土失守。
胜利在望,朱棣或许无需大明支援。
“大明已占上风,老四足以独当一面。”
“哈哈……高丽指日可待。”
“不知标儿那边战事如何?”
想到首次挂帅出征的长子朱标,朱元璋心生忧虑。
朱标心慈,颇似马皇后,恐对敌人亦存怜悯之心。
“但愿标儿勿行愚事。”
朱元璋自语。
派朱标前往,意在监视副帅徐达,防其有自立之心。
尽管徐达曾是他并肩作战的挚友,但当登上皇位后,他意识到一步之差便可能坠入深渊,累及身边人及后世。
因此,他不得不谨慎行事。
此刻,他背负的不仅是自己的性命,更有无数人的安危。
且国家初定,一旦他遭遇不测或决策失误,必将波及无数生灵,甚至让这个在废墟上重建的王朝再次崩塌,百姓遭殃。
“有标儿在,徐达等将领不敢轻举妄动,而标儿有徐达这些身经百战的将士辅佐,定能战胜东瀛军队。”
“只可惜,标儿他们此刻远征海外东瀛,消息传递需横渡大海,极为艰难。”
朱元璋沉思着,继续审阅奏折。
突然,他翻阅的手停了下来,目光落在上奏人上——燕王,即他的四子朱棣。
朱元璋眼神微眯。
奏折中提到,军队粮草告急,急需上百万斤以解燃眉之急,形势严峻,恳请批准。
老四要这么多粮草?
朱棣所求粮草数目看似不多,但若以历史为鉴,万人清军一月之需便达数千吨,换算为斤近乎千万,相比之下,朱棣所求确实不多。
然而,即便是这点粮食,朱元璋也不得不慎重考虑。
粮食得来不易。
更关键的是,朱棣的军队日益壮大,连其封地粮食都无法自足,需大明本土支援。
由此可见,朱棣的军队规模已不容小觑,其封地粮食难以维系。
他担忧朱棣军队不断膨胀,终至尾大不掉,难以驾驭。
朱元璋眼神冷冽,偶尔闪过寒光。
朱棣的军事才能之卓越,超乎他的预想。
况且,朱棣仅用一年多时间,便对高丽造成如此压力,实属难得。
尽管大明助力不少,
朱棣的贡献亦不可忽视,其实力颇为强大。
朱棣军队的迅速壮大,令朱元璋心生戒备。
** 之家,最是无情。
即便是出身贫农的朱元璋,也难以摆脱这一宿命。他受老农思想影响,只视朱标为唯一儿子。
至于其他儿女,人数众多,他仅能勉强记住名字,父爱更是无从谈起。
朱元璋将嫡长子朱标与嫡长孙朱雄英视为至亲,
至于其他子孙,则皆排在马皇后、嫡长子、嫡长孙之后,地位仅略高于臣子。
朱元璋对朱棣之事颇为忧虑,
朱棣势力的不断壮大,对朱元璋而言,非但非喜,反成威胁,亦不利于皇权集中。
历史上不乏皇子弑父夺位之事,
为了权力,皇子们无所不用其极,谋反亦在所不惜。
朱元璋不得不提高警惕。
自朱棣请求百万斤粮草援助起,朱元璋心中便生猜疑。
朱元璋联想到诸多不利情形,周身散发寒意,
即便朱棣军队连连告捷,占据优势,他亦难展笑颜。
朱元璋苦思冥想,
如何化解朱棣之威胁,
那百万斤粮草,究竟应否支援?
忽地,朱元璋心生一计。
叶轩曾提出殖民统治之策,
如今朱棣势力已成威胁,
那么这位提出让藩王开疆拓土、建立殖民地的叶轩,便应负责解决此事。
朱元璋自鸣得意,
如此简单之事,竟至此刻方悟。
叶轩才智过人,
此类事务,正应由他这位谋士来筹划。
“来人!”
“宣叶轩觐见!”
朱元璋传唤宦官入内,下达指令。
“遵命。”
宦官迅速离去,着手安排寻找叶轩。
叶府之外,敲门声急促如鼓。
“来了,来了!”
“别再敲了,门都要散架了,这就来开,谁啊?如此粗鲁敲门。”
抱怨声隐约可闻。
小宦官立于门前,等待通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叶府大门敞开,仆人探出头,眼前是人头攒动,最前的是名年轻宦官,其后跟着一群装备精良、杀气腾腾的士兵。
抱怨声戛然而止,仆人识趣地闭了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