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这无疑是个重创!(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最新章节。

五石散,其力足以颠覆邦国,实乃骇人听闻。

叶轩神色平静,一切皆在他的预想之内。若非经济手段与五石散并用可致国破,他亦不会采取此策。高丽之所以能支撑至今,全凭其深厚根基。他国若遇此内外交困,恐早已崩溃。

“五石散于高丽肆虐,自上而下,王公贵族、将领乃至平民百姓、士兵,皆沉溺其中。”

“此药瘾性极强,一旦沾染,脱身极难。高丽人未知其恐怖,实乃慢性 ** ,过量则毙命。”

“如今,高丽举国皆迷五石散,成瘾难戒,一日不服,便痛苦难耐。”

“即便高丽王与李成桂等贵族醒悟其害,欲禁之于民间与军中,亦难阻其势,因染此毒者,已数不胜数。”

朱元璋笑容满面,背后却隐藏着无数生命的代价。马车内光线昏暗,使其笑容更添几分阴冷。

“高丽军士,多染五石散,意志消磨,战力大减,反观老四之军,愈发勇猛。高丽连连败退。”

“此刻,若我大明出手相助老四,或可一战而定高丽。”

所言“相助”,即昔日提及的经济战。此战与五石散共腐高丽,历时半年,成效斐然。

如今,高丽肥田荒废,民不耕织,耕牛被杀,牛角售之。大明若此刻动手,主动收网,时机已至。

对于高丽,这无疑是个重创。

“叶轩,你认为现在该是收网之时了吗?”

“还是说,我们该再等等?”

朱元璋征求叶轩的意见。

经济战与五石散策略以削弱高丽,皆是叶轩所提,故此时是否收网,他认为征询叶轩最为妥当。

叶轩思索片刻,答道:

“时机已到。”

“确实可以动手了。”

“经济战即将收网。”

“必将给高丽带来沉重打击。”

“加之燕王军队的攻势。”

“或许能一举拿下高丽。”

“哈哈哈……”

“叶轩,你的想法与朕不谋而合!”

朱元璋不禁开怀大笑。

他捋着胡须暗自思量,若朱棣真的攻克高丽,那他岂不是开创了先河,成为首位征服高丽的君王?

征服高丽,这可是历朝历代众多君主未曾达成的壮举。

诸如昔日的杨广与李世民,皆在高丽面前折戟沉沙。

若大明真能灭掉高丽,

那岂不是意味着,他这个大明皇帝,较之杨广与李世民更为出色,堪称真正的千古一帝?

朱元璋思绪纷飞,愈发激动。

往昔,高丽尚未得名,彼时它被称作**,公元598年之际,隋朝初立,隋文帝初登大宝。

恰在此时,隋文帝得知**派遣万余人小规模侵袭隋朝辽西。

此举激怒了隋文帝,他当即下令,调遣三十万大军,水陆并进,誓要讨伐**。

然而,这却成了隋军的悲剧序章。

隋军**出山海关,却遭遇疫情肆虐;海军渡海途中,又逢飓风狂袭。

两路隋军,尚未抵达**,便已损失惨重。

未几,**王胆怯求和。

彼时,**势力庞大,对隋朝构成巨大威胁。

面对求和,

隋朝选择了接受。

随后,隋与**全面开战。

隋文帝去世后,隋炀帝杨广继位。

杨广急功近利,一上台即对**发动战争,但这却成了他的噩梦。

他三次大规模派兵征讨**,每次动员人数多达数十万,甚至百万,但三次均战败,国力大损,杨广的威望也一落千丈。

最终,隋炀帝众叛亲离,隋朝末年战乱四起,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随之覆灭。

李唐王朝在隋朝的废墟上建立。

李世民比隋炀帝更为明智,他等到大唐稳定,外患平定后,才率十万大军出征辽东,征讨**。

唐军在战争中连连获胜,攻占辽东等十城,俘获七万余户,斩杀四万余人。

但**见势不妙,选择坚守城池,采取坚壁清 ** 术。

因东北环境恶劣,深入敌后,加之粮草等后勤问题,唐太宗李世民被迫退兵。

之后,李世民不断对**进行 * 扰战,持续消耗其国力,并暗中策划再次攻打**。

遗憾的是,李世民未及再次出征便去世。

之后的唐朝皇帝仍对**发动进攻,但**如同顽强的对手,加之大臣渊盖苏文明智的外交策略,一直得以存续。

直至**随着渊盖苏文的消逝而终结。

后来,新罗军阀自称**继承者,在**的土地上建立新国,国号为高丽,即王氏高丽,**似乎死灰复燃。

而朱元璋即将采取的策略是殖民,意在让高丽难以再度复兴。

毛骧蜷缩于马车之内,双手合十,恭顺以待。

朱元璋颁下旨意:

“大明自此不再吸纳高丽之人参、牛角诸物。”

“此类物品,将归于禁购之列。”

“大明境内,严禁交易高丽之人参、牛角等。”

“同时,严禁粮食输往高丽。”

马车内,朱元璋发布禁令。

禁止采购高丽之人参、牛角,并断绝对其粮食出口。

车厢略显昏暗,却难掩朱元璋之气势与威严,其明黄龙袍上的团龙图案更显雄壮,仿佛有金龙隐现其背,令他身形愈发伟岸。

“遵命!”

“卑职即刻布置。”

毛骧应声退下。

车厢中,唯余叶轩与朱元璋。朱元璋满面春风,脑海中已勾勒出大明之繁荣景象。

百姓生活安乐,仓廪充实,衣饰光鲜,肉食无忧。

街市熙攘,华屋广厦拔地而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