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实在可恶至极(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最新章节。

“综合考量。”

“首战选择南边诸国,并非上策。”

朱元璋眉头轻蹙。

未料叶轩竟能道出缘由。

且言之有理。

他不得不承认,叶轩所言甚是。

叶轩继续分析道:

“南边的群岛国家繁多。”

“每个小国力量微薄。”

“但联合起来则势不可挡。”

“他们能利用地形隐蔽,像沟渠中的老鼠一样与我们大明军队周旋。”

“真要开战,大明攻下南方群岛必将耗资巨大,费时费力。”

然而东瀛则截然不同。

“东瀛地域狭小。”

“孤立海外。”

“岛上势力分散,彼此为敌。”

“他们难以联合。”

“即便联合,力量也有限,且他们间恩怨深重,用离间计极易分化。”

“不像南方群岛国家众多,势力复杂。”

“离间他们极为棘手。”

南方群岛小国众多,至少有十几个,若要离间他们,得先研究他们的恩怨史,进行挑拨。

不说挑拨,光是研究这些资料就足以让叶轩头疼。

况且还需花费大量时间。

他本是个图安逸的人。

让他去研究这些,他自然不乐意。

当然,他不想让朱元璋攻打南方群岛,并非只因自己图安逸,还有其他诸多考量。

身为华夏子孙,他早就想对付东瀛。

如今有机会,为何不动手?

叶轩主张,直接行动。

况且如今战事频仍,武器威力尚未达到毁灭城市的程度。

更别提毁灭地球。

加之东瀛目前尚弱。

此时不动手,

还待何时?

叶轩力荐朱元璋,首战直指东瀛。

“东瀛之地,狭小有限。”

“攻占后便于治理。”

“东瀛四面被海洋环绕。”

“东瀛人战败后,难以逃脱。”

“岛上势力薄弱。”

“他们难以借助外力。”

“进攻东瀛,无其他阻碍。”

“最关键的是,东瀛资源丰富。”

“水资源充沛。”

“作为岛国,四周环海,拥有众多天然良港,船只通行便捷。”

“也因四面环海,海洋资源丰富。”

“此外,东瀛金银资源极其丰富。”

“拥有远东最大的金银矿藏,以及优质铜材。”

叶轩言及此,思绪飘远。

东瀛丰富的金银资源,促成了“康乾盛世”。

也因此,东瀛敢于对明朝、清朝采取傲慢态度。

《东倭考》记载,华夏商品在东瀛可换得五倍利润,再购东瀛货物回国,又可换得等额利润。

往返之间,华夏商船能获十倍暴利。

如此丰厚利润,源于明清制造业和农产品对东瀛的绝对优势,以及华夏货物在东瀛的极受欢迎。

同时,东瀛的外交策略也起作用。

东瀛压低本土产品价格,实行“信牌制”,根据清、荷国商船表现决定是否发放来年贸易许可。

这信牌让中外商队战战兢兢,费尽心机讨好东瀛。

在东瀛授意下,商队秘密提供军事、战备情报。

例如,康熙亲征噶尔丹的乌兰布通之战,我们以为清军大胜,康熙神武,实则东瀛早已知晓八旗伤亡惨重,苦战难支。

更甚者,清商按东瀛要求,秘密运送兵书、战马、军事人才至东瀛,传授武技。

清朝初期,铜钱紧缺。

制钱铜料匮乏,东瀛铜填补了这一空缺。东瀛铜产量丰富,品质优良,且价格低廉,深受清商欢迎。自顺治五年至康熙四十七年,六十年间,东瀛外流大量黄金白银,其中三分之二涌入清朝,黄铜外流数量更是惊人。据统计,1684年至1851年间,有3.3亿斤东瀛铜流入中国,使清朝获利颇丰。而清朝每年仅需以少量生丝、糖及手工业商品等低价物品,换回高价贵重的东瀛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