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欲擒故纵,先使其狂(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最新章节。

朱元璋曾废黜过一位丞相——杨宪。

如此一来,丞相之位便空出一个。

即便朱元璋不罢免他,也可任命胡惟庸。

难道是因为朱元璋担心难以掌控两位同派的丞相,故而将他罢免?

谜团重重。

朱元璋提拔胡惟庸的意图何在?

胡惟庸确有能力,但在李善长看来,他并无丞相之才。

提拔胡惟庸,简直是德不配位。

朱元璋究竟意欲何为?

他为何如此行事?

是他担心李善长权势过大,还是忧虑提拔过多淮西勋贵,导致淮西势力坐大?

如今,浙东党自杨宪被诛后便已失势。

淮西党因成员被贬,士气受挫。

双方争斗终告一段落。

此时,朱元璋提拔了淮西 ** 胡惟庸。

此举让淮西党在浙东党面前占得上风。

目前朝中无人能制衡胡惟庸,他或将独揽大权。

胡惟庸亦能利用李善长的人脉与关系。

李善长困惑不解,朱元璋究竟意欲何为,即便他智谋过人,也无法揣度。

他人更是无从猜测。

朱元璋竟胆敢将目光投向流传千年的制度,意图废除。

朝堂之上,金碧辉煌,气势恢宏。

熏炉中白烟袅袅升起。

胡惟庸立于前排,身着绯红官服,身姿挺拔,满面春风。

“终于……轮到我站在最前!”

他内心激荡。

往昔,他总站在李善长身后,仰望其背影。

而今,他终于能站在最前列,引领百官。

这种掌控权势的美妙感觉,令他沉醉。

“这便是权势吗?”

他袖中手握成拳,眉眼间难掩兴奋。

自此,他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身为丞相,再不必看人脸色,除皇帝外,无人敢对他不敬。

更妙的是,昔日的政敌杨宪已逝,上司兼前程阻碍李善长也已辞官。

朝堂之中,再无人能与他抗衡。

此情此景,无疑是最佳局面。

“未曾想,最终,我竟是最大赢家!”

胡惟庸心中暗喜。

朱元璋身着明黄龙袍,威严端坐于金丝楠木龙椅,目光凛冽地扫视着满堂朝臣。

他的视线在胡惟庸身上稍作停留,捕捉到了对方那得意的神情。

朱元璋的眼眸深沉了几分。

欲擒故纵,先使其狂。

他正是要让胡惟庸陷入疯狂。

胡惟庸越是嚣张跋扈,权势熏天,朱元璋便越是心中暗喜。

因为,这正是他所期望的局面。

若胡惟庸不狂,

朱元璋又何以寻得契机除去他,何以找到理由废除那千年的旧制?

“退朝!”

宦官尖细的嗓音回荡在宫殿之中。

朝臣们依次退出皇宫。

宫外,

一群原本依附于李善长的官员见胡惟庸走出,纷纷上前谄媚讨好。

“李丞相……不,现在应该称善长先生,他已退出朝堂。”

“只有胡丞相能引领我们。”

“日后我们全靠胡丞相了。”

“我们一切都听胡丞相的。”

一声声“胡丞相”,让胡惟庸飘飘欲仙。

他欣然接受。

这些人本就是李善长的旧部。

靠着李善长的关系网,胡惟庸轻易掌控了朝堂。

文武百官皆以其马首是瞻。

不久,胡惟庸便权倾一时,成为大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第230章

刘伯温察觉危机欲辞官,朱元璋不允!求助马皇后!

朝堂表面平静,实则暗潮汹涌。

刘伯温身着绯红官服,立于大殿之中,双手隐于宽袖,目光瞥向一旁容光焕发的胡惟庸。

朝堂上文武百官隐隐以胡惟庸为首。

胡惟庸的一言一行,百官皆唯命是从。

即便有异议之声,也迅速被淹没。

一些支持胡惟庸的官员会站出来为他辩护。

令人不解的是,高坐上的朱元璋仿佛置身事外,任由事情演变。

他甚至对胡惟庸的纵容超乎寻常。

即便胡惟庸的见解有失偏颇,朱元璋也未加指正,反而称赞他。

“皇上究竟意欲何为?”

刘伯温平静的心境泛起了波澜,一股危机感涌上心头。

直觉告诉他,朱元璋在暗中策划着什么,但他捉摸不透,难以理解。

刘伯温陷入沉思。

以朱元璋的性格,绝不会轻易放过他们这些开国元勋。

往昔他们尚有用处,如今国家已定,他们反而成了累赘。

朱元璋不可能容忍他们分权。

李善长的遭遇便是明证,他贪 ** 势,断不会主动请辞,必然是朱元璋施压,他才不得已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