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自觉发挥欠佳(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最新章节。

“忆往昔鄱阳湖之战,我军仅二十万,陈友谅却拥兵六十余万,且有最强水军与无数战舰,而我军仅有小舟。我以计火攻陈友谅船队,终大败之。”

“再提平江之战,我断张士诚两翼,四面围困其军于平江,围攻八月有余,日夜不休,用各式兵器……”

朱元璋沉浸于往昔战绩,眉飞色舞。毛骧不敢插话,默默倾听。

突然,敲门声起。

朱元璋被打断,面露不悦,语气转冷:“何事?”

宦官推门入内,恭敬道:“皇上,礼部尚书任昂求见。”

“任昂?”朱元璋惊讶,不解其突然来访,礼部近期并无大事。

“宣他进来。”朱元璋吩咐。

宦官领命而去,带任昂入内。毛骧则退至暗处,几乎隐形,若非刻意寻找,难以察觉其存在。

“皇上。”任昂跪拜行礼。

朱元璋目光平静,待其礼毕,问道:“爱卿有何事?”

“皇上,请看此物。”任昂呈上。

任昂向朱元璋递交了此次府试通过人数的名单。

朱元璋浏览了一遍,并未察觉异样。

“何事让你如此表情?”

“科举是否出现了问题?”

他满心疑惑,毕竟叶轩负责科举,理应不会出现大乱子。

“皇上,请您细看此次府试通过的人数。”

“比上一届少了近四层。”

任昂禀报。

朱元璋闻言,嘴巴微张,心中震撼不已。

少了四层?还只是府试阶段?

院试尚未结束,秀才选拔还未进行,便已流失四层人才。

叶轩的考题,竟如此严苛?

朱元璋嘴角微颤,府试已如此,那后续的会试、殿试,岂非要无人问津?

如此,他还如何选拔人才?

朱元璋扶额叹息,叶轩主持科举,岂非要将所有人才都刷下?

“此事朕已知晓。”

“朕自有对策。”

“你先退下。”

朱元璋嘱咐道。

“此外,此事切勿张扬。”

任昂心中惊讶,本以为朱元璋会大发雷霆,却未料其如此淡然。

“皇上果然看重叶轩。”

“发生此事,皇上竟未动怒。”

任昂心中感慨,随即退下。

任昂离开后,朱元璋召见叶轩入宫,此事必须与他详谈。

“爱卿,府试结果朕已知晓。”

“通过人数比上届少了四层。”

“仅是府试便损失如此多人才。”

“爱卿,考题难度能否稍降?”

“若继续如此,会试、殿试人数恐将不足。”

朱元璋耐心劝解道。

叶轩选官之策甚妙,

然人数需增。

若尽皆淘汰,

朝廷何以用人?

叶轩沉默。

降低考题难度?

他认为所出题已算简单。

考生答不出,乃其自身问题,此类皆为庸才,庸才何用?

但转念一想,

若维持此难度,会试、殿试恐无人能过关。

届时,朝廷真将无人可用。

洪武年间,官员需多储备。

否则明初四大案起,

朱元璋一旦大开杀戒,官员接连被斩,朝廷必将无官。

如今多备些官员,

以备不时之需。

叶轩想到四大案:

空印、胡惟庸、郭桓、蓝玉。

此四案中,空印案牵连逾千人,

当时官员仅两万,惩处千人,占比高达百分之五。

胡惟庸案,诛杀三万余人。

郭桓案,礼部侍郎以下官员尽遭屠戮。

蓝玉案,被杀者超一万五千!

念及此,叶轩决定简化考题,让更多人通过科举,以备官员之需。

否则,朱元璋一旦杀红眼,

朝廷无官可用,

岂不尴尬?

“放榜啦!”

“放榜啦——!”

各州县沸腾,百姓与学子蜂拥至考试院,孩童欢呼。

酒楼中,

王宇的友人探头望向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激动道:

“放榜了!”

“王兄,速去考试院!”

“走!”

王宇与同伴步出酒楼,涌入熙熙攘攘的人群,被簇拥着向考试院方向行进。

“真挤。”

“人也太多了吧!”

人群挤压着他们,最终被迫分散。

“王兄!”

“我们在考试院放榜处集合!”

眼见人潮将他们越冲越远,王宇的同伴高声呼喊。

“好!考试院放榜处见!”

与王宇分开后,他奋力穿梭在人群中,向考试院挤去。

心中忐忑不安。

“二二三”

府试结果究竟如何?

自觉发挥欠佳。

考题非民间技艺,而是时政经义的历史典故,他全然不懂,只能胡乱作答。

明知通过无望,但仍抱有一丝侥幸。

万一通过了呢?

以他的才学,若非叶轩出题,府试、院试、乡试本应轻松过关。

成为举人,本应不难。

偏偏遇到了叶轩。

“借过,请让一让!”

王宇心绪烦乱,拨开人群,继续向考试院前进。

面容稚嫩的孙浩站在一座破旧房屋前,向内呼喊:

“周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