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积极性大增(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最新章节。

叶轩望着工匠们那朝气蓬勃、干劲十足的模样,内心亦被他们所激励。

欲创造些小巧之物,或是轰动世人的发明。

但念及那些发明的复杂性,他随即打消了念头。

那些太过繁琐之事,还是交由他人来完成吧。

毕竟,太过麻烦。

“你们做得极为出色。”

“未曾料到你们能如此迅速地研制出水力织布机。”

“且效率如此之高。”

“你们确实是大明顶尖的工匠。”

叶轩赞誉道。

工匠们闻言,回想起那些不眠不休的研究日子,深感一切辛劳都值得。

“大人,您过奖了!”

“这是您吩咐的任务,我们怎敢怠慢?”

“而且,能制成水力织布机,全靠您传授的原理,否则,我们根本无法完成。”

“这都是您的功绩!”

叶轩轻拍他们的肩,诚挚地说:

“不,我只是提供了理论。”

“真正能造出水力织布机,全靠你们。”

他实话实说。

他自己不过是一条懒散的鱼。

若让他来研发,他肯定没那份耐心。

若非这群工匠夜以继日的钻研,水力织布机不知何时才能问世。

叶轩望着这群工匠,心中涌起一个大胆念头。

既然他们如此能干,

那他们能否打造出蒸汽机?

……

第172章 叶轩的大胆设想!创造蒸汽机?

历史上,水力织布机由牧师卡特赖特于1785年发明。

但在叶轩的推动下,它提前了三、四百年诞生。

世界历史在不经意间于细微处发生转折,这一刻或许会被历史铭记,也或许会被后人淡忘。

河水咆哮,织布机运转,同样轰鸣。

叶轩凝视着工匠们,陷入沉思。

“水力织布机都已制成。”

“那让他们试着研发蒸汽机吧。”

“他们能成功吗?”

蒸汽机是工业时代的象征,是十八至二十世纪的重要动力源。

十八世纪,珍妮机的问世,掀起了一轮技术革新浪潮,工业时代的大幕徐徐拉开。

纺织业领域,骡机、水力织布机等先进机械相继诞生。

采煤、冶金等工业部门,也都有新机器问世。

机器制造日益增多,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挑战,核心在于动力匮乏。传统动力源自水力、风力及畜力等,直至蒸汽机的问世。

1776年,詹姆斯·瓦特创制出首台具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为全球引入了新型动力。次年,即1785年,瓦特改良后的蒸汽机投入应用,其便捷性迅速推动了广泛采纳,人类社会迈入蒸汽时代。

机器制造的进步带动了交通运输的革新。为了满足原料与货物运输的便捷需求,人们着手研发并改进交通工具,一系列交通技术的变革拉开序幕。1807年,富尔顿成功试航了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并于1825年成功试运行一列由三十四节车厢组成的蒸汽火车,标志着人类交通运输迈入蒸汽动力新时代。

工业 ** 持续扩展,大机器逐渐取代传统手工业,蒸汽机亦不断发展,广泛应用于各领域。

在某场景中,叶轩正欲发言,却被工匠们急切打断:“大人!我们还能继续工作!无论何种任务,我们都愿意承担!”工匠们神色焦虑,担心因水力织布机的成功研发而失去作用,面临遣返,因此不安地打断了叶轩。他们纷纷跪下,恳求道:“大人,我们擅长木工,能建房,能制瓦,什么都能做,请不要让我们离开。”

这群木匠担心自己会被遣返原籍,心中充满不安。他们深知,一旦回到原籍,他们将再次沦为卑微的工匠,无法凭借手艺改变命运,一切将重归原点。这份不甘与不愿,溢于言表。

叶轩见状,心生疑惑。

“我何时说过要将你们遣返?”他郑重其事地说,“你们是大明顶尖的工匠,我怎会轻易让你们离开?水力织布机的研制成功,仅仅是个开端。我还需要你们研发更多新物。接下来,我希望你们着手制造蒸汽机。”

工匠们闻言,如释重负。然而,蒸汽机为何物?他们面露迷茫。

叶轩望着这些传统手艺的继承者,心中不禁泛起疑虑。他们能否接受这现代化的机器?但转念一想,水力织布机都能研制成功,蒸汽机或许也能攻克。尽管他自己也并无十足把握。

“我要你们研发的,是大气式蒸汽机。”叶轩补充道。这种蒸汽机,又称纽可门大气式蒸汽机,虽非瓦特首创,却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尤其在采矿行业广泛应用,尽管其运行效率尚有提升空间。

“谁能给我纸笔?”叶轩突然问道。

“有!当然有!”工匠们连忙递上纸笔。

叶轩接过,开始在纸上勾勒大气式蒸汽机的轮廓,它看起来颇似古老的手压水泵。

活塞腔顶端相连,其下安置锅炉,锅炉持续加热,催生蒸汽与力量,促使活塞上升。

活塞借由联动机构驱动泵片下降。

冷水阀向活塞喷洒,冷却并凝结蒸汽,形成真空,泵片随之被提拉而起。

叶轩绘毕大气式蒸汽机原理图,展示道:

“此乃大气式蒸汽机。”

“此为锅炉。”

“下方火焰不息,持续加热锅炉。”

“锅炉内生成水蒸气。”

“水蒸气经开启的蒸汽阀涌入气缸。”

“水蒸气推动气缸内活塞上行。”

“活塞升至顶端,蒸汽阀闭合,喷水阀开启,冷水箱之水经喷水阀喷入气缸,冷却气缸。中间设有木制横梁,一端连活塞杆,另一端接水泵重力杆,构成联动机构。”

工匠们闻此,无不愕然。

世间竟有如此奇物?

水力织布机尚能理解,毕竟古人已有水力驱动之例,如水车。

但以蒸汽为动力,实属前所未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