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叶轩:大明盛世,将由吾辈开创!(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最新章节。
“我长大后若成藩王,定要学秦始皇,横扫与大明为敌之国!”
“我要横扫更多国家!”
小团子们说,他们还年幼,不懂得攻打一个国家并非易事,不能仅凭言语就达成,而是需以铁骑、鲜血和生命为代价。秦始皇之所以能够征服六国,并非仅凭一己之力,而是因为他继承了父辈打造的强大秦国,加之身边有智谋之士与勇猛将领辅佐。当然,秦始皇的识人善用也是关键因素之一,否则即便前辈将国家打理得再好,兵马再强,若他无能,国家也无法一统。大秦作为首个大一统王朝,勉强可称盛世。盛世意味着国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统治者文武双全,对内科技、经济、文化皆昌盛,思想活跃;对外军事强大,贸易繁荣,影响力深远。大秦虽具备部分条件,如军事强盛、影响力大、科技先进、文化繁荣,但仍非完美盛世。叶轩问小团子们:“大秦军事强大,能征服六国,但这些国家当时与秦国势均力敌。若大明面对六个实力相当甚至更强的国家,你们认为大明能否横扫六国?”他强调,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不是儿戏,会导致成千上万的人丧生,无数人失去亲人。他进一步问:“你们觉得,自己能打败六个与你们实力相当甚至更强的敌人吗?”小团子们一时语塞,觉得即便是他们心中英明的皇爷爷、父王等人,也难以应对六个这样的敌人。
“方才所述乃大秦。”
“此刻我述大汉盛世——文景之治。”
“文景年间,皇帝崇信黄老之学,行无为而治之道。”
“减轻徭役赋税,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宽减刑罚,倡导节俭。”
“减少对民众生活的干扰,致使人民富足,社会安宁。”
“国库丰盈,家家户户有余粮。”
“政治得以进步,经济呈现繁荣。”
“因此,成就了前所未有的盛世。”
“此乃大汉盛世,文景之治。”
“你们可知现今我大明之状况?”
“大明国库空虚,百姓生活困苦,远不及文景之时家家户户的富足,就连皇族亦需节俭度日,以身作则。”
“社会初定,经济尚未复苏。”
“如此,你们还认为大明已超越大汉盛世吗?”
叶轩问道。
小团子瞪大那双清澈却略显愚钝的眼睛,婴儿肥的小脸满是茫然。
他们只觉老师所言深奥难解,半知半解间,勉强明白大明尚不及大汉盛世。
“我再述大唐之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虚心接受谏言,平定割据势力。”
“国内厉行节俭,百姓得以安宁。”
“这为开元盛世的鼎盛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元盛世时,唐玄宗推行一系列利国利民之政策。”
“改革政治制度,发展农业、手工业与商业,推动科技与文化教育的进步。”
“开元盛世之下,天下大治,经济迅猛发展。”
“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繁荣至极。”
“人口激增,国家财政收入稳定。”
“再论宋朝之盛世。”
“仁宗盛治与乾淳、咸平之治。”
仁宗时期,他生活简朴,自律甚严。
宋朝国泰民安,士农工商皆安居乐业,文武百官尽皆忠良。
人口激增,达一千二百多万户,四十二年间净增三百多万户,此数目堪比唐朝贞观之盛。
税收高达三千六百余万缗,乃唐朝最高岁入之四倍。
又有乾淳之治,宋孝宗在位时,社会稳定,经济昌盛,政治清明,文化繁荣。
他整顿吏治,严惩 ** ,集权 ** ,裁减冗员,重视农耕。
百姓富足,南宋水利兴修,农耕繁盛,牛马成群,粮食满仓,天下太平。
咸平之治,乃北宋宋真宗之治世,他勤政爱民,任用贤能,政绩斐然。
铁器制造技艺精进,耕地面积扩至5.2亿亩,引入占城稻,农作物产量大增。
纺织、造纸、染色、制瓷等行业及商业迅速崛起,贸易空前繁荣。
宋朝虽在人口、疆域、资源上不及唐朝,但经济之盛,在丰收之年岁入可达唐朝七倍,即便灾年,亦为大唐三倍有余。
边贸兴旺,税收丰厚,北宋统治稳固,国家治理日益完善。
叶轩望着这群呆若木鸡的皇孙们,微笑问道:“如此盛世,大明能否比肩?”
大本堂内,锦衣华服的皇孙们面露痴呆,久久沉浸其中。
叶轩详述了各朝代的盛世景象:国家昌盛,民众安乐,经济蓬勃,百姓粮食充裕,政治昌明,国库稳固,军力强盛,商贸兴旺。这些内容对他们而言,部分闻所未闻。
他们未曾料到,盛世的条件如此繁多。大明在他们心中,本应算是盛世,但按叶轩所言,大明距真正的盛世甚远。
朱雄英眉头紧锁,沉思道:“老师描绘的盛世,皆是一片繁华,百姓安居乐业,国库稳固。”他感叹道,“大明现状与这标准相去甚远,经济尚未完全恢复。皇爷爷也曾提及,天下初定,乡间仍有百姓饿死。若真是盛世,家家户户应有余粮,乡间百姓亦不应挨饿。”他自感孤陋寡闻,“若非老师点拨,我们还误以为大明已超越过往盛世。”
朱雄英面露羞赧,低头反思。大明现状堪忧,而他竟误以为盛世已至。想到日后若登基为帝,若对国情民情一无所知,误以为国家安宁,百姓安乐,实则百姓仍在水深火热之中,继续让他们受苦,岂不成了昏君?
朱高煦等皇孙亦曾听朱元璋、朱棣等先辈提及类似情况,他们喃喃自语:“难怪父王他们曾说国库空虚……我当时还不明白,现在懂了。”“我父王也说过,财政收入堪忧,需上下节俭,经济未复。”
“我那时还纳闷,节俭的必要性何在。”
“在我看来,大明理应昌盛无比。”
“民众生活富足。”
“如今回想起来,一切都明了了。”
“如今的大明,远未达到盛世的标准。”
“国库丰盈,财政稳固,经济逐步复苏,民众衣食无忧……这才是真正的盛世。”
他们曾天真地以为,大明国力强盛,军队威猛,那些小国远远不及,认为大明已然盛世。
然而,叶轩今日给他们好好上了一课。
叶轩直言不讳:
“单以富饶论,大明尚不及其他盛世。”
“如今大明在经济等各方面,仅是初步复苏。”
“正因如此,全民节俭才显得尤为重要。”
“这是逐步恢复经济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