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携手白头(番外完)(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带着空间穿七零,搬空家里去下乡》最新章节。
余奶奶病危,李希月丢下公司大小事情,连夜赶回湘省。
等她火急火燎赶到,余奶奶还吊着一口气。
“余奶奶,我回来了。”李希月来到床边,握住老人枯瘦如柴的手。
老人听到她的声音,原本还昏昏沉沉,突然间脑子就清明起来,她睁开眼睛,看着面前的孩子,露出一个慈爱的笑容,“月月,你回来了,路上辛苦了吧?”
“奶奶!”李希月跪在床边,眼泪控制不住掉落。
是她不孝,最近因为公司上市的事情太忙了,没能早些回来陪陪老人家。
余奶奶看到她头上戴着那只银钗,笑容更深,“奶奶能再见你一面,就已经知足了,在奶奶心中,早就把你当亲孙女儿了。”
“我知道,我知道。”李希月哭着点头,“奶奶,您也是我的亲奶奶。”
前些年,余奶奶身体还硬朗的时候,她每年都会接余奶奶去京城小住了一段时间,但老人离开熟悉的环境,不习惯,还牵挂家里,不能长住。
近两年,她年纪大了,经不起舟车劳顿,就没再接她过去。
但李希月和楚洵每年都会带孩子回来看她。
今年,她公司事多,就耽搁了,没想到老人家却……
“好孩子,不哭。”余奶奶拍拍她的手,又看向儿孙们,“你们也不许哭,我这把年纪了,也该走了,都要高高兴兴的。”
头发已经白了的许国强和孙霞抹去眼泪,强颜欢笑,“娘,我们都听您的。”
许小龙夫妻努力控制着,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虎子也结婚了,媳妇抱着孩子,背过身去擦眼泪。
已经嫁人的许兰兰跪在床边,怎么也忍不住眼泪,“太奶奶,您别离开我,我舍不得您……”
她是奶奶和太奶奶带大的,对她们的感情远超过父母,她还想多孝顺太奶奶几年呢,不想太奶奶死。
“兰兰,乖孩子,不哭啊。”余奶奶拍拍重孙女的手,仍像以前一样哄道。
许兰兰哭得更厉害了,“太奶奶,太奶奶,我不要你走!”
屋里众人再次忍不住落泪。
李希月很能理解许兰兰此时的心情。
她刚下乡时,许兰兰才三岁。
小小的人儿时常被余奶奶牵在手上,有时候坐在老人腿上,看老人干活,有时候抱在怀中,一边讲以前的事一边用蒲扇扇风哄她睡觉。
时间一晃,小姑娘就长成大姑娘,已经嫁作他人妇。
可是她对余奶奶的感情却一点也没变,反而越来越深了。
如今,心中最重要的人要离世了,她比任何人都难过、不舍。
许兰兰的男人在旁边好言好语劝她,好一会儿才把她劝住。
余奶奶看着一屋子儿孙,又看看李希月这个不是孙女胜似孙女的孩子,想着自己这辈子,吃过苦,享过福,经历过风浪,也看到过彩虹,并无遗憾了。
她伺候公婆,带大孩子,也对得住许家列祖列宗,对得住早逝的丈夫,她可以安心走了。
手上的力度松懈下去,李希月心头一惊,抬头看去,见余奶奶已经闭上眼睛。
她轻轻搭上老人的脉,再无跳动,万千悲痛涌出心头,“奶奶!”
“娘!”许国强夫妻俩扑通一声跪下去。
“奶奶!”
“太奶奶!”
儿孙们全跪了下去,屋里顿时哭声一片。
鞭炮声响,惊动村子上下,村民们闻声赶来,得知余奶奶过世,都悲痛不已。
许国强当了十几年大队长,为人又正直无私,很多人都敬重他,他人脉也广,因此来吊唁的客人特别多。
余奶奶死前含笑,又是八十高龄才离世,是喜丧,丧事办得十分风光。
李希月和许家人一起披麻带孝,在灵前给宾客们回礼。
“婶——”方月娥被许大山扶着跌跌撞撞进了灵堂,抱着棺材痛哭不已,“我是月娥,我回来晚了,我对不住您啊,婶……”
有乡亲哭灵,家属要陪哭,孙霞等妇人也爬在棺材上哭了起来,整个灵堂全是哭声,配着悲沉的唢呐声,让人闻之落泪。
女人们哭灵,男人们则在灵前跪拜上香。
许大山重重磕了四个头,“婶,我是大山,我回来了。”
他儿子在城里上班,把他和媳妇儿也接过去了,他得知消息,这才和媳妇急匆匆赶了回来。
许国强带着儿子孙子向前回礼,回磕一个头。
有乡亲们上前劝开哭灵的妇人们,拉拉扯扯好一阵。
许大山上完香,握住许国强的手,“大队长,节哀。”
虽然改革开放许多年,许大山这些个老同志,还是习惯了喊许国强大队长。
许国强悲痛点点头,“盼盼呢?”
“没请到假,你也知道他那工作……”许大山觉得愧疚,以前余婶对儿子多好,余婶离世,儿子理应要回来吊唁的。
许国强很理解,“孩子有出息所以忙,我娘都知道的,不会怪他,大山,你和弟妹能回来,我娘就很高兴了……”他说到这,声音哽咽。
许大山紧了紧他的手,“我婶没受苦吧?”
“没有,她走得很安闲,是含笑而终。”
许大山放了心,“婶是个有福气的。”
“月娥婶……”李希月结着眼眶看着方月娥。
方月娥才止住的眼泪再次决堤,一把抱住李希月,“月月,别太难过了,你奶奶最疼你,也最舍不得你难过。”
李希月点点头,“我知道,我不难过,我就是想奶奶了……”鼻子一酸,眼泪不受控制,不停滚落。
奶奶刚走,她就开始想念,
想起奶奶站在门口笑着喊她进屋喝水,
想起在路上遇到总给她塞鸡蛋和零食,
想起不管出什么事,奶奶总是护着她,替她撑腰,
想起每次她离开时,奶奶站在村口大树下朝她挥手告别,
混浊的眼中流露出万般不舍的眼神,那句奶奶年纪大了,不能去看你,只能盼着你回来……
李希月心里清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因此尽量抽空回来看老人,陪伴老人,可真到了这一天,心中还是忍不住悲痛。
“好孩子,不哭,我们都不哭……”方月娥轻轻拍着她的背哄道。
李希月擦去眼泪,问道:“婶儿,盼盼是不是没请到假?”
“是啊,他那工作,唉!”方月娥叹气。
儿子进了国家保密单位,听说是什么科研人员,几天才回一次家,说是说把她和丈夫接去团聚,其实还是聚少离多。
李希月劝道:“盼盼这孩子,出息,你和叔该高兴才对。”
许大山和方月娥虽然只有许盼盼这一个儿子,又是那般来之不易,但夫妻俩一点也没惯着孩子,从小就教他独立自以及明白事理。
别看许大山只是个乡下猎户,懂得的道理不少,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否则,他也出息着。
方月娥虽然也心疼孩子,但也知道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不会只宠眼前而不管以后。
夫妻俩这心态,许盼盼怎么会不成才。
当然,也离不开许盼盼自己聪慧努力。
许盼盼这孩子,不但出息,还特别重感情,一有假就会去看她,提着大包小包,张嘴闭嘴就是恩人恩情。
李希月每次都让他别再提过往,他就是不肯。
有次闲聊,李希月问他有没有想过改一个名字,许盼盼笑着摇头,说很喜欢这个名字。
上学时,也有同学笑过他,但他从没放在心上,他心里很清楚这个名字代表了什么。
他还说什么,人不能忘本,始终要保持一颗原本的心,这样才能走得长远。
他聪明正直,又能时刻谨记不忘初心,李希月料定,他将来一定会成为国家栋梁。
门口响起鞭炮声,又有客人来吊唁。
是许建民和高秀兰,带着同样已经参加工作的儿子许星星和女儿许笑笑。
许笑笑已经嫁人了,许星星也参加了工作,夫妻俩搬去了城里,跟着儿子住。
一家子进来,又是一场痛哭。
哭完,也聊了些近况。
许笑笑和许星星姐弟俩从小就被自家爹妈灌输李希月是全家恩人的思想,因此对李希月敬重有加。
一口一个姐姐,十分亲近。
许建民则和许国强在说话,“向阳和他媳妇儿赶不回来了,大队长,对不住啊。”
“你们能回来就很好了,有心了,兄弟。”许国强拍拍他的肩膀。
他们是老伙计了,不计较那些。
紧接着早就嫁人,在城里做大生意的许雪梅三姐妹也回来了,哭得几乎肝肠寸断。
改革开放后,许家村不少年轻人都离开村子去了城里,有些老人也被子女们接走了。
这次,能赶回来的都赶回来了,没能赶回来的也托亲戚过来奔丧。
丧事办完,李希月才有心思在村里走动。
这些年,许家村变化很大,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全是土坯房的穷乡村了。
早些年,她在许家村投资了一个工厂,村里的人全在工厂上班,都赚到钱,修了水泥路,盖了新房,买了一屋子时新家电,日子过得十分富足。
许国强仍旧担任着全村大家长的身份,他总算不负所托,把大家从穷苦中拉了出来。
“师傅!”许白薇远远在朝她招手,她背上背着个背篓,里面是山上采的草药。
李希月笑着走过去,“薇薇,采药回来了?”
许白薇已经嫁人了,还生了两儿两女,孩子都念书了。
她男人是隔壁苏家村人,是个很稳重踏实的农村汉子,还考上过大学,但念着家人,就到家乡,当了中学老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