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结局2(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最新章节。
那天冯绍在卫府待了很久,从午后聊到日暮。
他仿佛初见偶像的迷弟,完全没了解元的风采。
迫不及待向卫辞请教求学之路上的一些看法和问题。
卫辞也不藏私,从案头取过一本批注满盈的旧策论,指着页边歪斜的墨迹笑道:
“你看这些年少时的妄言,当年总觉前人论述浅陋,非要另辟蹊径,后来才知是眼界太窄。”
他指尖点过“知行合一”四字,
“读书如行船,典籍是帆,世事是水,少了哪样都难行远。
你刚刚既说喜欢游历,不妨多记民间疾苦,那些才是策论的根。”
冯绍听到这话深以为然,直到临走时还对出来送他的平平安安的手说:
“卫兄,真羡慕你们有这样的父亲,这些年我也走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大人物。
但我心中最崇敬敬仰的唯有卫大人一人。
他是我求学之路的榜样,亦是我将来最想成为的人!”
平平笑着点头,心里却忽然有了个念头。
他先把心中的念头跟安安商议好了,然后才在晚膳时,在饭桌上提起,想趁着中了举人的空当出去游学两年。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平平认真地说,
“今天爹对冯兄说,读书如行船,典籍是帆,世事是水,少了哪样都难行远。
我也觉得写策论不能只在故纸堆里打转,得去看看民间的实情。
看看南北的差异,才能写出真正有用的东西。”
安安也补充道:
“我们想去江南看看,也想去塞北走走,看看各地的风土人情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卫辞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他当年正是在江南书院开阔了眼界,才打破了思维的局限。
尔雅当年没拒绝卫辞小小年纪去江南读书,如今自然也不会拒绝孙子到外地游行。
两兄弟说走就走,得到长辈同意后吃完饭便回屋收拾行李。
冯绍听说他们要游学,还特意送了他们一张自己手绘的地图。
上面密密麻麻标注了各地的书院、古迹,还有值得拜访的名士。
这份情谊,也让平平和安安心里暖烘烘的。
五日后,平平和安安背着行囊,骑着当年荣老太爷送的千里马出了青州城。
他们没带书童,只简单备了些干粮和盘缠,打算真正体验一番“行万里路”的滋味。
当然了,两人真的以为他们是孤身上路。
全然不知身后跟着好几个保护他们安全的护卫。
卫辞就这么两个儿子,怎么可能任由两人孤身去外面闯。
哪怕眼下再是盛世也不成,只是这些护卫只负责保护他们的性命。
不到危机时刻,他们是绝不会插手兄弟两人的事的。
这一路,兄弟二人确实见了许多在家中看不到的景象。
在江南水乡,他们看见渔民顶着晨雾撒网。
听着船娘为了几文铜钱,一边为游人摇桨一边唱着软糯的歌谣,
才真正懂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沉重。
在中原大地,他们遇上了百年不遇的旱灾。
看着干裂的田地和百姓焦灼的脸,才明白父亲当年为何力主兴修水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