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中秋(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最新章节。

都会听到很好听的声音,他觉得那种声音就是月亮在唱歌。

安安说不上来那是什么声音,皱着眉头思考该怎么说。

平平见状对安安道:

“什么月亮唱歌,你应该说奶奶弹起琴来余音绕梁,珠落玉盘。”

安安却坚持道:

“就是月亮唱歌。”

何琇莹看到婆婆弹一首曲子引得丈夫和儿子的赞美和高兴,忍不住也手痒了。

她站起身,裙裾扫过石凳边的桂花瓣,轻声道:

“娘这一曲,倒让我也手痒了。”

她吩咐下人把她的琴也抱来,然后对着尔雅屈膝一笑道:

“儿媳在闺中时也没少抚琴,最喜《秋江月》,不知可否与娘合奏一段?”

尔雅眼睛一亮,伸手让何琇莹过来:

“原来你也喜欢《秋江月》,只是我练的倒一般,咱们娘俩一起试试。”

下人把何琇莹的琴抱来放到尔雅旁边, 何琇莹在琴前坐下。

指尖在弦上轻轻一点试了个音,清润如溪。

她看向尔雅,目光跃跃欲试道:

“娘,咱们从‘月上东山’开始如何?”

“好。”尔雅痛快应下,率先起了调。

两人同时拨弄起琴弦,像两股溪流汇到一处,慢慢融在了一起。

尔雅是新手,她的琴音有些生涩,不如何琇莹的琴音稳如老树盘根。

两种琴音泛音交错时,像两缕月光在院里相缠。

按音重落处,又似桂香叠着桂香,浓得化不开。

平平安安听着娘亲和祖母一起抚琴,小手跟着节拍在石桌上轻点。

卫辞端着酒杯,望着母亲与妻子并肩抚琴的身影忽然觉得这中秋的月色,比往年更亮了几分。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

尔雅拉住琇莹的手,眼里满是欢喜:

“你琴技娴熟精湛,在娘家时一定没少练习,就是跟教我琴艺的师傅比也不差什么。”

何琇莹闻言脸颊微红,谦虚道:

“娘你真是太抬举我了,儿媳的琴技哪能跟师傅相比。

娘学艺时间不长,能有如今的造诣才真是令人钦佩。”

卫岳听着婆媳俩互夸忍不住插话:

“依我看你们婆媳俩弹得都好,刚刚合奏也默契,为了你们婆媳俩的琴声,咱们干一杯。”

桂树沙沙作响,像是在应和这琴音里的亲厚。卫辞也举杯笑道:

“今日这中秋,倒成了咱们家的琴会了!该浮一大白!”

满院的笑声混着淡淡的琴音余韵,随月光漫过墙头在巷子里轻轻漾开。

卫辞许是来到古代做文人时间长了,酒喝到最后酒喝多了居然诗兴大发,在自家院里咏起了苏轼的水调歌头。

尔雅一开始也没觉得有什么,可等中秋过后没两天。

她发现京城百姓竟然都开始背起了水调歌头。

这首《水调歌头》像是长了翅膀,不知怎的从卫家传扬了出去。

普通百姓一开始不懂欣赏,只是听说这词是卫六元写的,便下意识觉得好,跟着背了起来。

后来被京中的一些学子听到,迅速在文人学子间传开。

有那记性好的,凭着零碎听来的句子拼凑完整,抄在纸上互相传看。

读到“把酒问青天”时拍案,念到“千里共婵娟”时动容。

很快朝中大臣也听闻了,黄首辅见了卫辞都笑道:

“卫侍郎那首‘明月几时有’,老夫听小孙儿背了三遍,果然是妙绝。”

最后连皇帝都听到了这个消息,在御花园召见卫辞,随口提了句:

“听说你中秋有佳作?”

卫辞这次是没想到这首词会传扬出去,他虽然脸皮厚,也不在意做个“文抄公”。

可现在他身居高位,根本不需要做“文抄公”增加自己的名声了。

中秋那天他只是喝的有点多,所以背了一首《水调歌头》。

谁能想到竟会被传扬出去,后来卫辞也查了。

是卫家下人听到这首词极好,后来买菜跟人吹嘘的时候传了出去。

如今连皇上都知道了,还说是佳作,卫辞一时都有些脸红了:

“回皇上的话,微臣酒后胡言,难登大雅。”

“胡言能有这般气象?”

昌泰帝笑道,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此句道尽世理,却不颓唐,反显通透。

古往今来,多少人困于‘圆满’二字,你却能勘破,实属难得。”

这话让卫辞脸更红了,这也不是他写的啊。

昌泰帝看到卫辞脸红觉得有些稀奇,没想到卫讼之还有这样脸皮薄的一面。

不过卫辞的这首《水调歌头》他读了觉得确实不错。

不愧是他们大周第一个六元及第的进士。

卫辞虽年轻,但在才华一道确是大周最出众的才子。

昌泰帝觉得让卫辞兼做太傅,以后教太子读书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思及此昌泰帝起身踱到卫辞面前:

“朕知道你在吏部理事,条理分明,现下你又文才出众。

朕有意让你兼领太子太傅一职,你可愿意?”

此言一出卫辞懵了,太子太傅?可现下皇上根本没立储君啊。

难不成皇上心中已经有了储君人选?卫辞心脏怦怦直跳,接着他立刻叩首:

“陛下!微臣虽忝为进士,却从未有过教导储君的经验,恐难当太傅重任。”

昌泰帝却上前亲自扶起卫辞:

“经验皆是历练出来的,你既通经史,又明世理。

将来等朕立了储君,想必能教得他心怀天下。

如你词中所言,有那份‘共婵娟’的胸襟。”

说完昌泰帝 又拍了拍卫辞的肩:

“吏部侍郎的实务,能让你知民生,太傅的职责,能让你传正道。

二者兼顾,于你于国,都是好事。怎么,你不愿担这份担子?”

卫辞望着皇帝信任的眼神,胸中热血翻涌,再次拜倒:

“臣蒙陛下如此信任,敢不从命!定当竭尽所能,辅佐太子,不负陛下所托!

皇帝颔首笑道:

“好!京中都说你是才子,往后,朕更希望你能做一个能教出帝王的良师。”

卫辞兼太子太傅的消息一出, 他那首《水调歌头》更加引人追捧。

一时间,京中纸贵。

书铺里抄录的《水调歌头》被抢购一空。

酒楼茶肆里,歌姬们弹着新谱的调子唱这首词。

连街头小儿都能哼上两句“但愿人长久”。

甚至同僚见了他,拱手称“卫大才”打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