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跨时区的问候:街头与屏幕两端的暖意(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逐梦绿茵:天才少年的荣耀之路》最新章节。
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朝纪风走来——是腾讯体育的记者李然,他手里还拿着去年U16夺冠时的采访记录本。“又见面了,纪风!”李然笑着递过麦克风,“下一场要对阵马竞这种强队,现在有没有特别的准备?上次U16决赛你面对强硬防守也进球了,这次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纪风接过麦克风,目光扫过不远处正和加维讨论跑位的松本,轻声说:“马竞的防守比U16时强太多,但和松本、佩德里他们练了这么多次破解逼抢的配合,心里挺有底的。比起上次夺冠,这次更想帮球队拿下联赛关键分。”
采访间隙,李然拿出手机,给纪风看国内网友的留言:“大家都在说,等着看你在马德里德比里再闪光。”纪风笑着点头,抬头时正好看到松本在朝他招手,手里还晃着战术板的复印件。他朝李然道别:“下次有机会再聊,我得赶紧跟松本对对刚才定位球的跑位。”说完,便朝着红蓝人群跑去,阳光下,他的训练服后背还沾着草屑,却透着一股敢拼硬仗的少年锐气。
采访结束后,纪风刚转身,就看到几位穿着腾讯体育工作证的中国工作人员站在不远处,手里拿着笔记本和球衣,眼神里带着期待。他立刻笑着走过去,主动伸出手:“辛苦大家了,特意从国内过来。”
工作人员们连忙迎上来,一一和他握手,有人还拿出手机说:“纪风,能不能一起合张影?家里孩子特别喜欢你,说要向你学习。”纪风爽快地答应,站到中间时,还特意调整了姿势,让每个人都能出现在镜头里。拍照结束后,他接过递来的球衣和笔,认真地签下自己的名字,边签边说:“谢谢大家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等签完最后一个名字,纪风又朝着工作人员们鞠了一躬:“真的谢谢大家,长途过来辛苦了,一定要注意休息。”工作人员们被他的热情和礼貌打动,纷纷笑着说“加油”。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纪风才转身往更衣室走——刚才采访时还带着些许紧张,此刻心里却满是暖意。
推开更衣室的门,松本已经在收拾东西,看到他进来,笑着问:“采访完啦?刚才汉斯还在说,等下要一起去食堂吃饭。”纪风点点头,把训练包放在柜子上,拿出换洗衣物:“先去冲个澡,浑身都是汗。”他走进淋浴间,温热的水流浇下来,洗去了训练的疲惫,脑海里却还想着刚才工作人员的话——这份来自家乡的支持,就像一股力量,让他更坚定了在绿茵场上走下去的决心。
甘伯体育城的食堂飘着橄榄油和烤面包的香气,纪风、松本几个未成年球员刚走进来,就看到餐桌上已经摆好了俱乐部准备的餐食——烤鸡胸肉、藜麦沙拉、煎蛋和全麦面包,典型的西班牙运动员餐单。
朴俊宇和米格拿起刀叉吃得津津有味,松本也慢慢切着鸡胸肉,只有纪风看着盘子里的食物,眉头轻轻皱了皱。从小习惯了米饭、面条的东方胃,面对日复一日的西餐,还是有些难以适应,他叉起一小块鸡胸肉放进嘴里,慢慢咀嚼着,胃口明显不如身边的队友。
“是不是不合胃口啊?”食堂的玛丽亚阿姨端着餐盘走过,注意到纪风没怎么动的食物,停下脚步笑着问。纪风赶紧摇摇头:“没有阿姨,挺好吃的,就是刚才训练有点累,还不太饿。”玛丽亚却了然地笑了,转身从后厨端来一小碗温热的蔬菜汤:“我知道你们东方孩子爱喝汤,这是我特意多煮的,配着面包吃,胃能舒服点。”
纪风接过汤碗,心里一阵暖,连忙道谢。他喝了口热汤,胃里果然舒服了不少,也强迫自己多吃了几口鸡胸肉——他清楚,接下来要对阵马竞,高强度的比赛需要足够的体力,绝不能因为饮食问题拖后腿。
这时,食堂墙上的电视突然传来欢呼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屏幕上正在播放梅西加盟大巴黎后的首球画面,阿根廷人带球突破后冷静推射,球稳稳入网。纪风放下刀叉,眼睛紧紧盯着屏幕,嘴角不自觉地扬了起来。
“梅西还是这么厉害!”米格忍不住感叹。松本也点点头:“去年我们刚升上一线队时,梅西还教过我怎么在中场护球呢。”纪风想起几个月前梅西离开前的场景,那天告别仪式结束后,梅西特意走到他们几个年轻球员身边,挨个拥抱,还拍着他的肩膀说:“好好练,诺坎普的未来是你们的。”
电视里,梅西进球后举起双臂庆祝的画面还在播放,纪风拿起勺子,又喝了一口热汤——梅西的离开曾让他失落,但此刻看到偶像在新的赛场继续发光,再想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他突然觉得,盘子里的西餐好像也没那么难以下咽了。
打开微信时,置顶的“爸妈”对话框里,躺着两条带着南岛生活气息的未读消息——母亲发来的“训练别硬撑,你爸今早去菜市场,还特意给你视频看了家里刚买的新鲜海鱼”,父亲则附了张邻居围在电视前看他采访的照片:“王阿姨说你说话跟小时候一样,没忘本。”
他指尖划过屏幕,笑着打字回复:“妈,食堂阿姨给我煮了热汤,比您煮的海鲜汤差一点,但也暖胃。爸,别总跟邻居提我,您上班该忙了。”想了想,又对着桌上的餐食拍了张照,特意把那碗蔬菜汤放在镜头中央,配了个“努力吃饭”的表情包。母亲几乎秒回,带着教师特有的细致:“汤要喝完,明天跟家里视频,我教你怎么用食堂的微波炉热牛奶。”纪风回了个“收到”,心里泛起熟悉的暖意——就像小时候放学回家,母亲总在玄关等着问他“作业写完没”。
接着,他点开花果山聚集地群聊,王明和莫韫的消息正不断弹出。莫韫发了张印着南岛一中校徽的试卷:“纪风,你在巴萨跑战术,我们在教室背《离骚》,你妈上周还来我们班代课,说你高中时背古文总忘句。”王明跟着发了个“捂脸”表情:“昨天看你进球,我拍桌子被老师骂,说‘纪风在诺坎普拼搏,你在教室扰乱纪律’。”
纪风看着屏幕笑出声,敲字时带着少年人的熟稔:“别揭我老底!等你们高考完,我带你们去诺坎普,顺便去我家吃我奶做的螃蟹。”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你们也加油,我训练累的时候,还想跟你们一起去学校后门吃海南粉呢。”消息发出后,王明立刻发了个“拉钩”表情包:“说好了!你多进球,我们多刷题,年底南岛见!”
和兄弟俩聊完,纪风翻了翻朋友圈,看到父亲转发了他的进球视频,配文很简单:“儿子,注意身体。”下面有同事评论“老纪,你儿子给咱南岛长脸了”,父亲只回复了个“谢谢”。他收起手机时,松本刚好走过来:“在跟家人聊天?”纪风点点头:“嗯,跟爸妈说下这边的情况。”松本递给他一瓶牛奶:“汉斯说你喜欢喝热的,我刚才在食堂热过了,跟你们南岛的鲜牛奶比怎么样?”
纪风接过牛奶,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笑着说:“差一点,但够了。”起身时,他下意识摸了摸手机——屏幕里的牵挂,从南岛的海风到巴塞罗那的晨光,始终没断过,也成了他在绿茵场上拼下去的底气。
纪风坐在回公寓的摆渡车上,指尖划过微信列表,最终停在那个熟悉的“草莓小狗”。他敲下消息:“学姐,训练结束了吗?吃饭了没?”发送后,又看了眼手机里的世界时钟:中国北京19:10,韩国首尔20:10,西班牙巴塞罗那13:10,刚好能赶上她结束训练的间隙。
此时的首尔街头,邱锦书刚结束三个小时的舞蹈训练,和闺蜜金雪并肩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手机震动时,她看到“小纪风”的消息,忍不住加快脚步走到路灯下,指尖飞快回复:“刚结束!正和金雪回宿舍,等下吃团队订的鸡胸肉套餐。你呢?今天训练累不累?”还顺手拍了张路边亮着灯的咖啡店,把夜景框进屏幕里发过去。
纪风收到照片时,摆渡车正经过一片草坪。他对着窗外的绿茵场拍了张照,回消息:“今天只是恢复训练,不算太累。学姐训练别硬撑,记得多喝温水。”邱锦书看着屏幕笑出声,金雪凑过来瞥了一眼,故意放慢脚步:“哟,还‘多喝温水’,这么关心啊?”邱锦书没反驳,只快速敲字:“知道啦,你也一样,下次比赛注意安全,别受伤。”
又聊了几句比赛和训练的日常,邱锦书看到宿舍楼下的招牌,跟纪风说:“我到宿舍啦,先不聊了,晚安~”纪风回了句“学姐晚安,加油”,才收起手机。
挂了消息,金雪立刻挽住邱锦书的胳膊,一脸八卦地晃了晃她:“又和你的‘足球少年’聊天呢?每次他发消息,你都笑成这样,比拿到舞台C位还开心!”邱锦书拍开她的手,耳尖却悄悄泛红:“什么‘足球少年’,就是老朋友而已。”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想起刚才纪风发来的绿茵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