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东京的告别与约定(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逐梦绿茵:天才少年的荣耀之路》最新章节。
“今天不说战术,也不总结失误。”张军的声音有点哑,他拿起第一张照片,是开幕式那天的合影,“出征前,我在足协会议室里拍着桌子说‘这届国奥能创造历史’,当时没人信。陈主席说我糊涂,媒体说我吹牛皮,连你们自己,怕是也有一半人觉得我在说大话。”
他顿了顿,指尖划过照片里每个年轻的脸:“但你们用脚证明了,中国足球的年轻人,不是只会让人失望。”
会议室里静悄悄的,只有空调的风在吹。纪风忽然想起半决赛前,张军被陈主席叫去谈话,回来时眼圈是红的。后来才知道,陈主席嫌林宇轩受伤后“没用了”,要把他换下去,张军拍了桌子:“就是抬,我也要把他抬进决赛场!”
“有人说拿了银牌可惜,”张军拿起那张决赛后的合影,照片里大家抱着哭成一团,“但我告诉你们,这枚银牌比任何金牌都重。它告诉所有人,我们能在东京赢阿根廷、赢韩国,就能在巴黎赢全世界。”
他转身在白板上写下“2024”,笔力重得几乎要划破板子:“别以为这就结束了。回去该养伤的养伤,该归队的归队,但记住——从今天起,你们的训练计划里,必须多一条:为巴黎准备着。”
纪风的心跳突然快了起来。他看向艾瑞克,那小子正咬着嘴唇笑,眼里的光比领奖台上的金牌还亮;林宇轩悄悄抬了抬受伤的脚踝,像是在感受未来奔跑的重量。窗外的月光透过百叶窗照进来,在“2024”那串数字上投下细长的影子,像一道等待跨越的起跑线。
散会时,张军在门口拦住纪风。老教练拍了拍他的肩膀,掌心的茧子蹭过他的球衣:“回巴塞罗那好好踢,别惦记国家队那点事。等你在西甲站稳了,明年集训,我还指望你带带新人。”
纪风点点头,转身时撞见走廊里的镜子。镜中的少年穿着宽松的队服,眼角还有决赛时撞的伤痕,但眼神里的东西,和刚被召回时完全不一样了。那时心里装着的是巴塞罗那的首发位置,是诺坎普的草皮,而现在,好像有片更大的赛场,正慢慢在心里铺展开来。
他掏出手机,给哈维发了条信息:“教练,归队后加练任意球,麻烦多留几个球。”
很快收到回复:“随时等你。对了,决赛我看了,10号的跑位,比在西甲时野多了。”
纪风笑着收起手机,走廊尽头,艾瑞克和林宇轩正等着他。三个影子在灯光下交叠在一起,像极了球场上无数次并肩防守的模样。晚风从窗户钻进来,带着东京夏夜的凉意,却吹得人心里发烫——就像张军说的,这不是结束,是刚开始。
天刚蒙蒙亮,奥运村的路灯还没来得及熄灭,橘黄色的光晕透过薄雾,在地面投下一圈圈朦胧的光斑。国奥队的大巴已经稳稳停在公寓楼下,引擎低低地哼着,像是怕惊扰了还在沉睡的村子。
纪风背着包最后一个上车时,艾瑞克正趴在窗边数远处的旗杆——那里挂着参赛各国的国旗,此刻都卷着边角,在晨风中轻轻晃。林宇轩已经选好了后排的位置,拐杖靠在座位旁,脚踝上的护具在晨光里泛着哑光的白。“刚听领队说,同机的还有咱们的游泳队、羽毛球队,还有女排的几个姐姐。”他抬头冲纪风笑,“听说汪顺和张雨霏都在,正好问问他们怎么在最后五十米拼劲的。”
大巴缓缓启动,纪风的目光贴着窗玻璃移动。楼下的空地上,几个穿着中国代表团外套的身影正在集合,是羽毛球队的队员,林丹正帮队友扯平行李箱上的国旗贴;不远处,女排的朱婷背着包走来,手里还拿着个排球,大概是在做最后的颠球练习。他们看见国奥队的大巴,都笑着挥手,朱婷还举起排球朝这边晃了晃,像是在打招呼。
奥运村的主干道两旁,不少公寓的窗帘已经拉开,偶尔有其他项目的中国运动员探出头,看见大巴上的红色队服,便用力挥手。纪风忽然想起刚进村那天,他们穿着训练服去食堂,被体操队的小姑娘们拦住要签名,那时谁也没想到,这届奥运会会留下这么多沉甸甸的记忆。
车子驶出奥运村大门时,他回头望了一眼那座标志性的五环雕塑。这些天在这里发生的一切,像快放的电影在脑子里闪过:首战告负后张军在食堂角落给他们讲战术,林宇轩受伤那天,游泳队的队医跑来帮忙处理伤口,艾瑞克用蹩脚的中文跟女排姑娘们讨教“怎么在落后时稳住心态”……那些细碎的瞬间,此刻都成了心里暖烘烘的东西。
成田机场的国际出发厅里,中国代表团的队伍格外显眼。国奥队一行人刚推着行李车过来,就被一阵欢呼声围住。“纪风!林宇轩!”游泳队的汪顺举着刚买的纪念章走过来,身后跟着张雨霏,“可算等到你们了!决赛那天我们全队守在休息室看直播,最后十分钟我紧张得差点把毛巾拧烂!”
“你们才是真的猛!”艾瑞克笑着拍汪顺的胳膊,“汪顺哥那枚金牌,我们在训练场都听见欢呼声了。”旁边的羽毛球队队员也凑过来,谌龙拍了拍纪风的肩膀:“创造历史了啊,小伙子们。以前总听人说中国足球不行,你们这一脚,算是把这说法踢碎了一半。”
女排的姑娘们拖着行李箱路过,朱婷特意停下来:“回去好好休整,下次见着,可得比这次更厉害。”她指了指纪风胸前的银牌,“这颜色挺好,但下次换个色儿试试。”纪风笑起来,刚要说话,就见射击队的杨倩跑过来,举着她的金牌比划:“给你们沾沾喜气!下次直接把金牌揣回来!”
候机厅里的广播开始通知登机,各国运动员排着队往登机口走。纪风回头看了一眼,中国代表团的队伍里,游泳队的水花、羽毛球队的球拍、射击队的枪套,还有他们足球队的球鞋,在人群里格外醒目。大家互相招呼着,说着各自的赛程,语气里有遗憾,但更多的是攒着的劲。
上了飞机,纪风靠窗坐下,看着机场的跑道慢慢往后退。他忽然想起张军在大巴上说的:“奥运会不是终点,是加油站。”刚才在候机厅,汪顺说他接下来要备战全运会,谌龙说要带带年轻队员,朱婷说女排的新周期已经开始——原来所有人都一样,不管拿了金牌还是银牌,转身就得往下一站走。
飞机冲上云霄时,他摸出手机,给“巴塞罗那兄弟群”发了条消息:“已起飞,回见。”米格尔秒回了个飞机表情包,后面跟着句:“等你回来练任意球,我当守门员。”
纪风望着窗外的云层,心里忽然敞亮起来。东京的奥运村远了,那些欢呼和遗憾也远了,但有些东西留了下来——林宇轩脚踝上的护具、艾瑞克手机里的巴黎地图、张军写在战术板上的“2024”,还有刚才汪顺说的“下次更厉害”。
就像这飞机,掠过东京的天空,下一站是家,再下一站,就是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