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胡夏赫连勃勃岳父鲜卑首领没弈于:高平川赌局与他的狼婿(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
序幕:一场改变历史的狩猎
公元406年,宁夏高平川的草场正沐浴在初夏的阳光中。鲜卑首领没弈于或许正带着女婿赫连勃勃巡视领地,马蹄踏过潺潺溪流,惊起成群飞鸟。这位后秦的高平公绝不会想到,这场看似寻常的游猎,竟是精心设计的死亡陷阱——当三万铁骑突然倒戈相向,女婿的刀锋划过他的咽喉时,恐怕他最后看见的,是赫连勃勃嘴角那抹似笑非笑的弧度。
历史在此刻完成了一场黑色幽默的轮回:十四年前收留那个匈奴孤儿的善举,最终化作滋养背叛的养料。若没弈于能预知未来,他还会打开高平城门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早已湮没在十六国时代的滚滚黄沙中,只留下一个警示后世的故事——在权力游戏中,有时候爱心泛滥比心狠手辣更致命。
第一幕:乱世棋手——鲜卑枭雄的崛起之路
场景一:名字里的密码
"没弈于"——这个在史书中变幻不定的名字(《晋书》称"没弈于",《魏书》作"没奕于",《资治通鉴》则两种写法混用),恰似他游走于各族政权间的生存智慧。作为鲜卑族首领,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游牧酋长,而是深谙"筑城自守"的军事战略家。其根据地高平(今宁夏固原)地处陇山要塞,既是丝绸之路咽喉,又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碰撞点,堪称十六国时期的"兵家必租之地"(毕竟这地方谁都想要,但谁都不能长期独占)。
从考古发现来看,高平城遗址显示该城具有完备的防御体系,不仅有三重城墙,还巧妙地利用了地形优势。没弈于能在此地经营多年,足见其不仅是个武夫,更是个懂得"不动产投资价值"的明白人。
场景二:夹缝求存的艺术
在前秦苻坚政权崩解后(384年),西北地区变成了一个超大号的权力游戏"吃鸡战场":羌族后秦、鲜卑西秦、匈奴铁弗部、北魏拓跋氏等势力在此混战。没弈于就像个精明的股市操盘手,在各方势力间高抛低吸:先与前秦残余势力结盟,又看准时机归附后秦姚苌,获封"高平公"这个含金量十足的爵位——相当于同时拿到了军阀营业执照和免税政策。
特别值得玩味的是,他与后秦皇帝姚兴的关系堪称"职场典范":既保持足够的独立性(拥有私人武装和地盘),又按时缴纳"业绩"(贡赋和兵源),偶尔还给领导送上些"土特产"(比如收留的匈奴贵族赫连勃勃)。这种若即若离的君臣关系,让他在乱世中安稳经营十数年,堪称十六国版的"高平不倒翁"。
据《晋书·载记》统计,没弈于在高平的实际控制时间长达十余年(约391-406年),这在政权更迭如走马灯的十六国时期,简直是个奇迹。要知道,同时期的中原地区,一个皇帝能在位超过五年都算长命了。
第二幕:天使投资人——一场改变历史的联姻
场景一:风险投资决策
公元391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大破匈奴铁弗部,首领刘卫辰兵败被杀,部众四散逃亡。刘卫辰年仅十岁的儿子赫连勃勃(当时还叫刘勃勃)死里逃生,开始了他的逃亡生涯。
赫连勃勃的逃亡之路堪称古代版的“绝地求生”。他先是投奔了叱干部,但该部首领叱干他斗伏打算将他送给北魏。幸好叱干他斗伏的侄子叱干阿利暗中报信,赫连勃勃才得以继续逃亡。
当衣衫褴褛的匈奴少年被带到没弈于面前时,这位鲜卑首领面临一个重要的抉择:是收留这个落魄贵族,换取未来可能的回报?还是将他交给北魏,换取眼前的政治利益?
没弈于最终选择了前者。他不仅收留了赫连勃勃,还“见而奇之”,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这位少年。这一决定,相当于完成了一笔重大的“风险投资”——用庇护和联姻换取未来可能的巨大回报。
从当时的角度看,没弈于的决策合情合理:第一,赫连勃勃是铁弗部正统继承人,有相当的政治号召力;第二,通过联姻,可以将铁弗部残余势力纳入自己麾下,增强实力;第三,扶植一个对抗北魏的代理人,符合后秦的地缘政治利益;第四,增加自己在后秦朝廷中的分量——毕竟他现在成了重要少数民族势力的代言人。
没弈于像许多创业者一样,看到了项目的潜力,却低估了投资风险。他没想到自己引进的不是普通合伙人,而是一个即将吞噬一切的“独角兽”——还是那种特别凶狠的品种。
场景二:女婿养成计划
没弈于或许幻想过这样的未来:女婿带领鲜卑-匈奴联军横扫漠北,自己坐在高平城里收租数钱……为此他倾注重金打造"女婿养成计划"。
首先,请汉族文士教授兵法战略(赫连勃勃后来擅长筑城可见一斑,他修建的统万城至今遗址犹存);其次,拨给其精锐骑兵作私兵(相当于送特斯拉还配充电桩);最后,带他觐见后秦皇帝姚兴进行"IPO路演"。
果然姚兴见到赫连勃勃后惊为天人:"卿之奇才,真天下无双!"(《晋书》原话)。当即任命为骁骑将军,加封奉车都尉。甚至当弟弟姚邕警告"勃勃天性不仁,难以亲近,陛下宠遇太甚,臣窃惑之"(该掐死别宠爱)时,姚兴还反驳:"卿何以知其性气!"(你这叫人才歧视!)——像极了被创业团队PPT蒙蔽的投资人。
据《十六国春秋》记载,姚兴对赫连勃勃的宠爱到了离谱的程度:"军国大议,未尝不预,宠遇逾于旧臣。"这相当于一个刚入职的实习生直接进了董事会,难怪老员工们要心理失衡。
第三幕:狼性觉醒——从贤婿到噬岳者
场景一:权力游戏的致命bug
没弈于的商业模式存在两个致命缺陷:
第一,他低估了赫连勃勃的野心膨胀速度。当姚兴进一步给女婿加封"持节、安北将军、五原公",配属二万杂胡部落时(《晋书·赫连勃勃载记》明确记载了这个任命),老丈人还喜滋滋觉得"家族企业上市在即",殊不知女婿早已把高平城写入兼并收购清单。
第二,他误解了游牧社会的权力逻辑。在草原传统中,雄鹰注定要离开巢穴,狼王必须咬死老首领——温情脉脉的翁婿情谊?那只是中原儒家的小清新剧本。据《匈奴列传》记载,匈奴自古就有"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的传统,尊老爱幼什么的,不存在的。
场景二:狩猎日的血色浪漫
公元406年的突袭堪称教科书级的商战阴谋(据《资治通鉴·晋纪》记载此事发生在义熙二年)——前期准备:赫连勃勃先以"联合军事演习"为名调集部队;时机选择:趁没弈于放松警惕的游猎日动手;舆论控制:事后宣称"岳父意外猝死",自己含泪接管产业。
当代企业并购至少还要开新闻发布会,赫连勃勃却直接用弯刀签收购协议。经此一役,他不仅获得高平要塞和数万精锐,更缴获了最重要的资产——合法性。毕竟在胡人政权中,弑亲上位反而彰显"强者天命"(参见拓跋珪杀舅父刘库仁)。
《晋书》记载此事时用词相当精彩:"勃勃乃袭杀高平公没弈于而并其众,众至数万。"短短十几个字,写尽了一场改变历史格局的政变。
第四幕:历史棱镜——多维度解读没弈于
场景一:同时代人的认知
后秦皇帝姚兴得知消息后捶胸顿足:"朕不用黄儿之言,以至于此!"(黄儿是姚邕小名)——像极了发现女婿转移公司资产的老岳父。北魏崔浩则点评:"弈于养虎贻患,非独勃勃之罪。"这相当于说"P2P暴雷不能全怪平台,投资者贪心也有责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