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断人财路(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哈哈哈,大明》最新章节。
“这些日子听到太多关于他的事情了,这是一位饱学之士,能沉的下心来做教书育人的事情,我想见见他!”
“等将来到了京城我介绍给你认识!”
余令加重了语气,很是认真道:
“我相信,见了他,你知道他的过往后你一定会惊掉下巴,他实在太难了!”
“求学之路很难么?”
“嗯,他太难了.....”
余令十分期待两人见面的那一天,一个东厂刑案司杀人无数的档头,一个饱学之士,两个人围炉而坐……
是讨论如何杀一个人最快,还是讨论圣人这句话到底是何意?
他娘的,想想都刺激啊!
钱谦益笑了笑,忽然道:“守心,你能不能给内阁写个折子,把长安这边的变化再好好的说说?”
“你可以写!”
“我辞官了我还能怎么写?”
余令想了想后认真道:
“没用的,他们的心就不在这上面,我写了他们会看,他们会把功绩给我,他们会齐心去改变这个制度?”
余令嗤笑道:“算了吧,我不会热脸去贴他们的冷屁股,不耽误他们查案!”
钱谦益叹了口气,他其实是知道土豆的。
万历年间这玩意就来到了大明,最初被种在皇家园林的太液池边上。
因开白色花被认为不祥,后被移至菜户营。
菜户营种了一季,他们在试吃之后觉得味道不好,不应该出现在皇帝的案桌上,就把这贡品扔到了一边。
所以,它失宠了!
番薯其实也早就来大明了。
内阁里堆积的折子有记载,福建遭受大灾的时候福建巡抚金学曾申请推广种植番薯。
可自从金学曾去世后,后面也不了了之了。
钱谦益明白,这就是余令说的制度问题,大推广需要朝廷。
如今余令不愿给朝廷写折子来做这件事,钱谦益也不再规劝。
余令没把这些藏着掖着就已经表明了余令的心。
“准备什么时候去榆林?”
“明日就出发!”
“这么急?”
“没法啊,你去了你就知道那里有多乱了!”
“比辽东还乱?”
“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余令和钱谦益闲聊着从书院离开。
长安一花椒铺子的掌柜望着余令等人朝着龙首原走去。
他现在在等余令离开,一旦余令离开,这长安就会发生大事。
这一次,他认为他要做的大事一定可以成功。
“门主,晋中来信了,举事的时间就定在过年之后,那时候衙门封印告假,是做大事的最好的机会!”
“嗯,告诉那些大户,正月初三!”
见信徒走时有些犹豫,花椒铺子的掌柜笑了笑,招了招手,准备离开的信徒又转身走了回来。
“你有疑惑?”
“门主,小的觉得那些大户不可信!”
花椒铺子的掌柜笑了笑,望着铺子外熙熙攘攘的街道笑道:
“孩子啊,你不懂大户,余令也不懂大户!”
“门主,小的的确不懂!”
“听好了,无论是晋中也好,还是长安也罢,对于大明的大户来说,周围的穷人越多越好,越穷越好!”
“不懂!”
“我知道你不懂,你认真地想想,前几年咱们找人扛大包只需要给人一口吃的就行了,现在得给工钱啊!”
“小的还是不懂!”
“给工钱就算了,随着长安可以讨生活的门路多了,咱们家给的工钱越来越多,对于大户来说也是如此!”
花椒铺子的掌柜抓起一把花椒深吸了一口气:
“大户比咱们更惨,他们的土地多,产业多。
长安越富有,人工就越值钱,他们的土地,铺子,反而成了他们的负担!”
(这个我说的笼统,有兴趣可以去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关于资本与劳动关系!)
“余令没来之前他们和衙门走在一起,和衙门勾结,可以无法无天,只要给口吃的,那就是大善人!”
“现在不成了,余令排斥他们!
余令把人心聚集到了衙门的身上,衙门成了他们的靠山,地方上的百姓越来越不喜欢他们了!”
花椒铺子的掌柜抬起头望着信徒,笑道:
“这么说明白么?”
“门主,小的还是不懂,商人他们不这么想,当官的不这么想!”
“蠢驴,富人和官员一样,他们需要稳定,对地主和大户来说他们要的是穷人,需要的是他们在地方的威望!”
“明白了,余令让他们失去了这些!”
“对,余令拿走了属于他们的东西,他们不开心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去衙门那里,希望从衙门来调解,他们不想成为佃户了! ”
伙计恍然大悟:
“明白了,余令断了他们的财路。”
“明白了就去做吧,这一次我们从长安起事,我们要把长安搅的天翻地覆,我们闻香教要建元‘大乘兴胜’!”
“大乘兴胜?”
谭伯长咧着嘴笑了笑:
“他娘的,忍了这么久终于要动手了是么,有出息了,不喊反明复元了,要自立为王了!”
谭伯长将儿子放在肩膀,摇摇晃晃的朝着余家走去。
“爹爹要多笑,笑起来好看,开心哩!”
“当然开心,等到明年咱们家也会有地了,你娘不是喜欢种菜么,到时候让她种个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