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我国封建社会~隋唐时代45(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最新章节。

8、师道:从师的风尚。

9、出人:超出一般人。远:指差距很大。

10、犹且:尚且,还。 焉:指代老师。

11、下:不及。

12、耻:意动词,以为……是可耻的。 耻学于师:即“以学于师为耻”,以向老师学习为可耻。

13、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蠢。

14、此:指上文的圣人的“从师而问”和众人“耻学于师”这种情形。

15、耻师:耻于从师。 惑矣:真糊涂啊。

16、习:教习。 句:句子。 读(dou逗音):句中读时略为停顿的地方。 句读:断句。

17、小:指童子习句读这样的小事。 大: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情。 遗:放弃。

18、巫医:用迷信方法为人治病的人。 百工:各种手工业工匠。 不耻相师:互相请教不认为可耻。

19、族:类。

20、相若:相似。 道相似:道的修养差不多。

21、位卑:指为师者地位低下。 足羞:指从师者以为有失身份而足以使自己感到羞耻。 官盛:官阶高。 近谀(yu鱼音):指从师者又认为是近于阿谀奉承。

22、不复:不能恢复。

23、不齿:不屑与之同列,表示鄙视和看不起。

24、常师:固定的老师。

25、郯(tan谈音)子:春秋时郯国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关于官名的事。 苌(chang长音)弘:周敬王时大夫,孔子曾向他请教关于音乐的事。 师襄:鲁国的乐官,孔子曾向他学弹琴。 老聃(dan丹音):老子,姓李名耳,諡号聃,楚国人,春秋时的哲学家,孔子曾向他问礼。

26、郯子之徒:郯子那些人。

27、《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8、李氏子蟠(lpan盘音):李蟠,803年(唐德宗贞元十九年)进士。

29、古文: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130、六艺:即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经:六经的正文。 传(zhuan篆音):阐释六经的文字。

30、不拘于时:不受时俗(指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限制和束缚。

31、嘉:赞扬。 行:实行。 古道:指古人从师的正道。

32、贻(yi宜音):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