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崖上血战(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最新章节。

这个计划,像是一道撕裂黑暗的闪电,照亮了希望,也带来了更巨大的恐惧。

诸葛长明死死盯着楚烈军三人,尤其是眼神阴晴不定的熊炎,他的声音低沉而充满了一种令人心悸的压迫感,仿佛要将每一个字都烙印在对方的灵魂深处。

“此计之成败,不在鹰嘴崖守军能守多久,不在我佯动主力能否骗过方知远,而在于——贵军的援兵,能否如约而至!”

他猛地踏前一步,气势逼人。

“必须如同九天惊雷,准时炸响在预定战场!早一刻,恐打草惊蛇,致使东方霸警觉,主力未完全被诱出,计划功亏一篑!晚一刻……”

诸葛长明顿了顿,帐内的空气仿佛都随之冻结,他的声音冰冷得如同数九寒天的冰棱,

“鹰嘴崖上万忠勇将士,必将血染山崖,全军覆没!我佯退主力,亦将假戏真做,士气彻底崩溃,再难挽回!舒城瞬间易主,太湖门户大开,联军……灰飞烟灭!届时,楚烈国门,亦将直面东方霸的无敌兵锋!”

他的目光如同实质,压在纪元嵩三人肩上。

“故而,贵军之行动,关乎此战之生死,关乎联军之存亡,更关乎——楚烈国之国运!纪元嵩大元帅,熊亮公子,熊炎公子!”

他再次点名,声音斩钉截铁,

“片刻延误,便是满盘皆输,万劫不复!诸位,可能立此军令状?!”

这如山岳般沉重的责任,这如深渊般可怕的后果,让纪元嵩脸色煞白,身体微微颤抖。

他挣扎着,目光与熊亮恐惧的眼神交汇,又掠过熊炎那看不出深浅的脸,最终,他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毕生的力气,艰难地站起身,对着诸葛长明和武阳,重重抱拳,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诸葛军师……武帅……此计虽险,确是唯一生机!老夫……我纪元嵩,愿以项上人头,以楚烈军旗担保!我楚烈军……纵是跑死最后一匹马,累死最后一名士卒,也必……准时抵达指定战场!若有延误,甘受军法,万死不辞!”

熊亮也连忙起身,虽然腿肚子还在发软,也赶紧表态。

“军师,武帅,我等……必同心协力,不敢有负重任!”

所有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熊炎身上。

他感受到那一道道灼热的视线,脸上肌肉不易察觉地抽搐了一下。

他垂下眼皮,掩去眸中那急剧翻腾的复杂情绪——有对此计精妙的震惊,有对巨大风险的忌惮,有对可能获得功勋的渴望,但更多的,是那股难以言说、如同毒蛇般盘踞在心底的怨愤与阴暗算计。

去救靖乱军的人?

要去配合武阳和诸葛长明,将楚烈军最后的家底押上这场豪赌?

成功了,功劳是大家的,可若是……一个极其恶毒而冒险的念头,在他心底悄然滋生,如同黑暗中绽放的毒花。

他抬起头,脸上努力挤出一丝看似凝重而坚定的表情,对着诸葛长明和武阳拱了拱手,语气听起来甚至带着几分“悲壮”。

“诸葛军师奇谋,胆魄惊天!熊炎……虽此前心有怨气,但大局为重!为了联军存续,为了我楚烈国运,我楚烈军……义不容辞!定然准时赴约,与魏阳决一死战!”

他答应得异常痛快,甚至带着一种表演式的激昂。

然而,那眼神深处一闪而逝的、混合着算计与阴冷的异样光芒,却并未逃过诸葛长明那双洞察入微的眼睛。

诸葛长明心中微微一沉,一股不祥的预感如同阴云般掠过,但此刻,箭在弦上,已不得不发。

他只能希望,在最终的生死关头,大局能压过个人的私怨。

武阳始终沉默地听着,目光深邃。

他同样看到了熊炎那一闪而过的异样,也深知将此战胜负手寄托于已然生隙的楚烈军是何等冒险。

但正如诸葛长明所言,这已是绝望深渊中唯一能看到的微弱光芒,除了紧紧抓住,别无他法。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忧虑,目光变得锐利而坚定,扫过帐内众人,沉声道。

“既然如此,那我等便同心协力,行此险中求胜之策!望诸位以大局为重,摒弃前嫌,共渡难关!”

武阳看向诸葛长明。

“先生,鹰嘴崖守将,关系重大,需万无一失。”

诸葛长明早已深思熟虑,朗声道。

“鹰嘴崖乃绝地,亦是我军反攻之基石。需大勇、大智、大毅之将!苏落将军沉稳果决,临危不乱;韩章将军悍勇无匹,擅守坚城。可命他二人,率一万靖乱军中最精锐敢战之士,死守鹰嘴崖!没有退路,唯有死战,直至合围信号升起!”

“好!”

武阳重重点头,不再犹豫,开始下达一连串清晰而迅速的命令,调兵遣将,分配任务,细化佯动方案。

一场决定联军命运,甚至可能影响天下格局的惊天豪赌,就在这弥漫着绝望、猜忌、却又在最后关头燃起一丝微弱希望的帅帐中,拉开了它沉重而危险的帷幕。

每个人都清楚,这一步踏出,再无回头之路。

胜,则绝处逢生,败,则尸骨无存。

而熊炎眼中那抹被刻意隐藏的阴翳,如同潜伏在暗处的毒牙,为这场本就胜负难料的战役,增添了令人窒息的变数。

寒风如刀,刮过鹰嘴崖那嶙峋陡峭的岩壁,发出呜咽般的嘶鸣,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血战奏响哀歌。

这座形如鹰喙、孤悬于金安城外的险峻山崖,在阴沉的天空下,显得格外肃杀与悲壮。

根据诸葛长明的奇谋,这里将成为联军绝地反击的起点,也可能成为上万忠魂的埋骨之地。

苏落与韩章,两位被寄予厚望的靖乱军骁将,率领着精心挑选出的一万名死士,悄无声息地进驻了这片绝地。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沉默而迅速的行动。每一位被选中的将士都清楚,他们此行,九死一生。

他们携带了尽可能多的箭矢、滚木礌石、火油,一抵达便不顾疲惫,疯狂地加固着本就险要的工事,挖掘壕沟,设置鹿角,将每一块岩石、每一处隘口都变成潜在的死亡陷阱。

苏落面色沉静,眼神坚毅,仔细检查着每一处防御节点;韩章则如同不知疲倦的猛虎,亲自扛起沉重的圆木,吼叫着激励士卒,他那粗犷的脸上,写满了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

果然不出诸葛长明所料!

联军主力在舒城方向“溃退”的迹象,以及鹰嘴崖突然出现一支扼守要道的敌军,立刻引起了魏阳军的高度关注。

东方霸,这位傲视天下的名将,岂容一支孤军在自己眼皮底下嚣张?

他甚至没有过多犹豫,在判断舒城联军已不足为虑后,亲率数万精锐主力,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直扑鹰嘴崖而来!

战斗,从第一天清晨便进入了最残酷的节奏。

魏阳军的投石机在崖下架起,巨大的石弹带着凄厉的呼啸,狠狠砸在鹰嘴崖的岩壁和简陋的工事上,碎石飞溅,地动山摇。

紧接着,便是如同潮水般涌来的步兵,他们顶着盾牌,沿着狭窄陡峭、被守军刻意破坏过的山道,向着崖顶发起一波又一波悍不畏死的冲锋。

“放箭!”

苏落冷静的声音在崖顶响起。

霎时间,早已蓄势待发的弓弩手们探出身形,箭矢如同飞蝗般倾泻而下,精准地射向那些在崎岖山道上艰难攀爬的魏阳士兵。

惨叫声不绝于耳,不断有人中箭滚落山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