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泥鳅(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最新章节。
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军法官郭玮。
郭玮面色沉静,他走上前,弯腰拾起葛从周丢下的那根树枝,走到墙边,
在“葛从周”的名字后面,稳稳当当地添上了五个字:「军法官郭玮。」
笔迹沉稳,力透泥墙。
这个动作,无声地宣告了共同的责任。
写完,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都听见连长命令了。”
“除了这面写了字的墙,不得破坏以外。屋里院外,能找到合手家伙的,都拿来用。动作要快!”
命令得到军法官的确认,战士们再无犹豫,立刻分头行动,涌进空屋和邻近的几间房子。
片刻之后,再出来时,模样已大变。
有人肩上扛着扁担,有人手里提着箩筐,有人拿着锄头、铲子,还有人搬来了歪斜的门板、甚至厨房里烧得半焦的柴火棍。
几名年轻的小战士,实在找不到顺手的,索性跑到院边,手脚麻利地拆了一段竹篱笆,抽出最长的竹竿,得意地扛在肩上。
转眼之间,这一百多名西军精锐,形象大为改变。
乍一看去,活脱脱就是一队奉朝廷命令、前往工地干活的苦力民夫。
葛从周仔细看了看自己的队伍,满意地点了下头。
他拿起那根从空屋里找出的扁担,在手里掂了掂,顺势往肩上一扛。
“走!”他低喝一声,率先迈步,走出了寂静的西华村。
一百多人,扛着五花八门的“工具”,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泥泞,沿着官道,向三华村走去。
雨丝密集地打在斗笠和蓑衣上,发出连绵不绝的沙沙声。
他们的步枪、转轮手枪和刺刀等物件,都被巧妙地藏在宽大的蓑衣之后。
远处望去,在烟雨朦胧之中,这支队伍与官道上其他零散、疲惫的民夫队,并无其他两样。
两里地的路程,不一会就走到。
越靠近三华村,官道上的民夫就越多,他们大多神情麻木,眼神空洞,只顾埋头赶路,无人去留意身边突然多了些什么人。
葛从周他们,就这样顺利地混入了这股灰暗的人流。
偶尔有民夫抬起眼皮,瞥见他们。
虽作民夫打扮,但蓑衣边缘,偶尔会露出一角统一的黄色军裤;
斗笠之下,是几乎清一色的、透着精悍之气的寸头。
而且,全是些正当年的棒小伙。
脚步沉稳,腰背挺直,与周遭那些面黄肌瘦、神情畏缩麻木的寻常民夫,迥然不同。
看到这些,周围民夫拾起的眼神里,先是闪过一丝惊疑,随即又迅速低下,无人出声,反而默默地让开位置。
当他们之间目光偶然交汇时,那里面混杂着畏惧、困惑,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被压抑着的兴奋与期盼。
正行进间,一个穿着同样破旧蓑衣、头戴斗笠的民夫,不动声色地凑到了葛从周身边。
他嘴唇几乎没动,声音压得极低,像一阵风,钻进葛从周的耳朵:
“同志,我是军情局‘暗桩’三组组员,代号‘泥鳅’。奉命在此接应。”
他说话时目光,并未看葛从周,依旧警惕地扫视着前方和周围。
“村里驻扎着不列滇一个整团,都是本土兵,人数过千。这会儿,大部分都在村里房子里躲雨休息。”
葛从周面色如常,肩上的扁担,甚至没有一丝晃动,只是微不可察地点了下头。
他同样目视前方,低声问道:“团指挥部,在哪个位置?”
“泥鳅”的声音依旧细若游丝:
“村中最大的那座祠堂,门口有带旗的岗哨。我认得路,一会带你们去。”
葛从周不再多问,只从喉咙里挤出一个短促的音节:“好。”
“泥鳅”会意,不再言语,紧了紧肩上的蓑衣,重新汇入前方涌涌的人流,仿佛只是一次不经意擦肩而过。
雨,还在下。
队伍,继续在泥泞中,沉默而坚定地向前移动。
----------------------------------------------------------------------------------------------------------------
(各位大佬,早上有事耽搁了,乌鸦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