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茅草坡1(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最新章节。

花县城西七八里,有个安远村。

村外西边二里多地,横着一道缓坡。

东西长四五里,南北宽一二里,本地乡人唤它茅草坡。

坡势平缓,最高处也不过二三十米。只因引水艰难,一直荒着,无人开垦。

年深日久,坡上茅草繁生。时值夏末,茅草正扬花,已高可及腰。

晨光熹微中,风过坡地,掀起一片白茫茫的草浪。

那浪头层层叠叠,静默地涌向坡脚,宛如一片凝固的雪原。

一条官道,紧贴坡脚,自北向南蜿蜒而去,直通花县西门。

道旁一两百米外,便是密如蛛网的水稻田。

这茅草坡,因此成了方圆一二十里内,唯一能让人马,稍作铺展的高地。

急促的马蹄声,踏碎了清晨的宁静。

卢岭生一马当先,领着先锋连的骑兵,沿官道南下。

马蹄过处,泥点飞溅。

他身后三四里,是警卫营骑兵大队的主力。

更后方,还有第十六师第四十六旅的数千官兵。

昨夜军议已定,要在此阻击南来的不列滇军。

昨日军报说,敌人前锋已抵茅草坡以南十里的三成庄。

按常速行军,今日必至。

抢占茅草坡,刻不容缓。

战火蔓延,周遭百姓早已避走。

空旷的官道上,只剩这一支骑兵在纵情狂奔。

紧跟着卢岭生的,是个精壮小伙。

他看模样不到二十,中等身材,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粗布短衫,脚踩草鞋,背上斜挎一根粗木棒,腰里别着短刀。

这是李竹青从本地天地会找来的向导,名叫刘勇福。

他骑术生疏,双手死死攥着缰绳,双腿紧夹马腹,身子随着马背起伏,努力不掉队。

茅草坡的轮廓,在晨雾中渐渐清晰。

坡上茅草摇曳,静悄悄的,似乎空无一人。

众人驰到离山脚两百多米时,坡顶骤然冒出了几十个骑兵。

深蓝色的军服,在绿白相间的坡地上,格外扎眼。

他们大多头裹深蓝缠头,只有军官戴着不列滇轻骑兵特有的筒型军帽。

为首军官见西军骑兵奔来,迅速下令。

一名传令兵立即调转马头,消失在山脊后面。

其余人则整齐地端起恩菲尔德1853改进型骑兵卡宾枪,枪口齐刷刷指向坡下。

卢岭生心头一紧,头也不回地吼道:

“冬生!快回去报信!洋鬼子刚到,人不多,我们先夺山头!让敬营长速带大队跟上!”

一名叫冬生的士兵高声应和,猛地勒转马头,向来路狂奔而去。

卢岭生一把将背上的54式步枪转到身前,下令道:

“打一轮枪!便随我冲上去,抢下坡地!”

话音未落,他已在颠簸的马背上端起步枪,朝坡顶身影粗略一瞄,扣动了扳机。

枪声清脆,在山野间回荡。

他看也不看战果,迅速背好步枪,“锵”地一声拔出腰间马刀,向前虚劈,大吼:

“冲啊!”

随即一夹马腹,直冲缓坡。

这等个人悍勇的打法,若在北方平原,遇上严整的不列滇骑兵墙阵,无异于送死。

但在这岭南水乡,水网稻田将大地切割得支离破碎,骑兵难以展开严密阵型。

卢岭生这一往无前的气势,反而瞬间点燃了身后西军骑兵的血性。

有人学他在奔马上放枪,更多的人则直接拔出马刀,怒吼着跟随那道冲锋的背影,如决堤洪流,轰然卷向山坡。

高速移动中的对射,命中率极低。一轮枪声响过,双方仅有寥寥数人坠马。

坡顶的不列滇骑兵,见西军径直冲来,也迅速收起卡宾枪,显示出良好的训练素养。

他们在匆忙间排成简易的冲击队形,擎起三米长的印度骑枪,借着居高临下之势,如同一道蓝色的楔子,反冲下来。

两百米缓坡,对于冲刺的战马而言,转瞬即至。

眼看雪亮马刀就要迎上森冷长矛,人马即将绞杀在一起——

千钧一发之际,冲在最前的卢岭生,猛地一拨马头,发出一声尖锐的呼哨。

训练有素的西军闻声,队形如同被利刃划开,迅捷地向左右两侧分散。

不列滇骑兵,正因对手突然变向而错愕。

“砰砰砰……”

一阵爆豆般的密集枪声,已从两侧骤然响起!

西军骑兵手中的转轮手枪,在一二十米的极近距离,喷射出致命火焰。

这个距离几乎无需瞄准,子弹轻易钻入人体马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