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探寻医疗技术(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成为末代皇帝》最新章节。
民国政府代表阮忠枢配合醇亲王载沣、马佳绍英对内务府,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与改革,在凌霄背后默默关注下,皇室已掌握了内务府大局。
凌霄在此期间,维持着正常的日常请安与伴读们一同学习功课,只是刻意收敛了锋芒,不在锻炼身体练习武术,表现超出同龄孩童的沉稳睿智,闲暇时刻无一不在玩耍。
时常手拿相机,穿梭于皇太后和各位太妃寝宫之间,为他们拍摄照片,互相联络情感促进关系。
但凌霄也时刻注意局势的变化,经过多日的磨合,西洋医馆日渐平稳运行。
随着醇亲王载沣与各国公使馆谈妥医药器械与药品的采购订单,又有袁世凯总统府颁发的批文,马佳绍英顺利利用批文从交通银行换取外汇,付给怡和洋行用于采购订单。
如今西医馆只等内务府从海关提取货物。
到五月底,北京的天气已渐渐炎热起来,乾清宫的琉璃瓦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却掩不住殿内凝重的气氛。
内务府的整顿与改革已持续数日,如今终于到了收尾的时刻。
阮忠枢身着民国政府的官服,站在乾清宫的丹陛之下,身后跟着几名民国政府的官员,神情肃穆。
殿内,隆裕皇太后端坐在宝座之上,醇亲王载沣与逊清官员分列两班,气氛压抑而沉静。
"太后娘娘,"阮忠枢微微躬身,语气恭敬却不容置疑,"内务府的整顿已基本完成,自即日起,皇室事务将由民国政府协助管理。今后若有需要,尽管传唤民国政府,我等必当尽力而为。"
隆裕皇太后微微点头,神色平静,却掩不住眼底的疲惫与无奈。
她望着殿外湛蓝的天空,轻声道:"哀家明白。有劳特派员协助了,皇室能得今日安稳,全赖民国政府及袁大总统履行退位优待条件。"
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短短一句话,既是对现实的妥协,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阮忠枢微微欠身,示意身后的民国政府官员上前。一同行鞠躬礼,向隆裕皇太后辞别。
"太后娘娘,"阮忠枢继续道,"按照优待条件,紫禁城内廷仍归皇室居住,民国政府将确保皇室安全。日后若有任何需求,皇室可随时通过内务府与民国政府联络。"
隆裕皇太后轻轻颔首,目光扫过殿内站立的群臣,最后落在此次重新任命的内务府官员身上。
她知道,今日之后,皇室将全力掌控内务府,但至少,还能保住这一方天地内的权力。
"哀家知道了。"她轻声说道,语气平静得近乎淡漠,"请转告袁大总统,皇室愿守优待之约,不生事端。"
阮忠枢微微侧身,向隆裕皇太后行了一礼:"太后娘娘,请放心,定当转告大总统皇室意愿,民国政府也必当遵守承诺。"
隆裕皇太后轻轻点头,没有多言。她知道,袁世凯和民国政府需要的,不过是皇室不再成为阻碍。而她,也只需要保住皇室的最后一点体面。
阮忠枢不再多言,微微躬身,转身向外走去。身后的民国官员紧随其后,步伐稳健,却未显露出任何胜利者的傲慢。
醇亲王载沣及马佳绍英只在一旁静静的注视着发生的一切,他们在背后推波助澜,发生了这场风波,随着民国政府代表的退出紫禁城,一切才算尘埃落定。
隆裕皇太后静静地望着他们离去,目光深远。她知道,今日的"体面退场",不过是这个王朝最后妥协的尊严。
乾清宫外的广场上,无数双眼睛盯着民国代表团从乾清门离开内廷,直至关闭宫门。
其中见证这一幕的小太监也迅速转身离去。
乾清宫内群臣们依旧低声议论,今后内廷又可平稳度日,隆裕皇太后却无视群臣议论。
她缓缓站起身,由宫女扶着胳膊,阳光映照在她苍白的脸上,映出她眼中复杂的情绪——有不甘,有释然,更多的,是通过此次改革,对未来的期许。
当隆裕皇太后走出乾清宫时,她最后回望了一眼这座曾经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宫殿。
宝座依旧,龙椅依旧,但坐在上面的,再也不是爱新觉罗家的天子。
紫禁城的宫门,将皇室与外界隔绝。门外,是崭新的民国;门内,是苟延残喘的王朝余晖。
但皇室,至少还能存活着。
小太监快速回到皇帝寝宫太极殿。
"皇上人已经走了!奴才远远的瞧着真真儿的。"小太监恭顺的回答着。
得知阮忠枢带领民国官员退出紫禁城,换得了皇室暂时的安宁。
此刻凌霄的心才算落地,"知道了,皇额娘可有什么消息传来?"
"皇太后并无吩咐,已摆架钟粹宫。"
凌霄微微颔首,想着内务府改革即已完成,那便该实施下一步计划,欲前往西医馆视察。
"去西洋医馆。"凌霄忽然开口,声音轻却坚定。
一旁的太监总管小李子一怔,随即躬身应诺:"奴才这就去传轿。"
这个决定来得突然,却并非偶然。
从凌霄谋划紫禁城引入西洋医术开始,就想对这个时代的西医技术一探究竟。
是否能够凭借自己微不足道的努力而有所改变?——但求延缓皇额娘的生命。
而那座由三位洋人主持的医馆里,正发生着某种令皇室既警惕又好奇的变化——西洋医术正在紫禁城的阴影下悄然扎根。
一十二名患有不同病症的太监宫女,被迫接受从未见过的医疗手法进行医治。
凌霄心中默默祈祷着,这次医疗实验进展是否顺利?千万不能失败!
太医院虽在这场内务府改革中受到波及,却仍然时刻注意西洋医馆的一草一木。
当轿辇穿过宫门时,凌霄注意到宫内沿途宫女,太监之间气氛的变化。
"总算是送走了民国官员,若再不走,怕是要拿咱们这些宫内的太监宫女开刀了!"
"是啊,内务府那有那么多大人都被清算了,何况咱们!"太监宫女们面对民国官员如临大敌,生怕遭受牵连。
此时西医馆内,两位值班的西洋医生正按照标准化的医疗流程,对一十二名病患者进行观察治疗,又有医士在旁协助记录。
凌霄身着常服,在小李子的陪同下,缓步走入西洋医馆,两位洋医生正在桌案上写着病患的病例记录。
两位西洋医师身着整洁的白大褂,胸前别着听诊器,见到凌霄时,当即起身微微欠身,行了一个标准的西方礼节。
并用熟练的中文说道:"皇上驾临,臣等荣幸之至。"
同样以恭敬而不失专业的姿态迎接。
凌霄观察到,医馆门口的地面上铺设着消毒垫,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酒精气味。
马丁医师礼貌地解释:"回皇上,这是为了确保医馆内的卫生条件,防止病菌传播。"
凌霄微微点头,目光扫过门口摆放的消毒液和洗手设备——这些在紫禁城其他地方从未见过。
医师看皇帝四处打量医馆内部提醒道:"皇上,医馆是最注重卫生与细菌条件的,必须严格按照医学规矩来。"
凌霄会意,示意随行的太监们不要随意触碰医馆内的物品。
从踏入医馆开始,凌霄不禁怔住了。眼前布置的景象,竟与21世纪医院有着惊人的相似——
宽敞的诊室内,白色的墙壁干净整洁,几张诊床整齐排列,每张床上都铺着洁白的床单。
布置虽较为简陋但医疗设备该有的都有。
墙角摆放着铁制的器械柜,里面整齐地陈列着各种手术器械,闪烁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最引人注目的是里间区域,一台带有近代气息的X光机矗立在那里。
凌霄不由得走近,看着这似曾相识的机器。
"这是X光机,"皮埃尔医师指着那台设备解释道,"可以清晰地看到人体内部的骨骼结构。"
凌霄好奇地凑近,看到机器上的造型设计,不由的想动手触摸。
医馆的另一侧是药房,玻璃橱柜里整齐地摆放着零星各种西药,标签上写着陌生的拉丁文和中文对照。
马丁医师介绍:"这些都是经过严格消毒和密封保存的药品,确保疗效和安全。"
即使是角落里的洗手池,也配备了水和肥皂,旁边还挂着"请医务人员务必洗手"的英文标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