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册封官职(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诸天游猎:从神雕顶撞郭伯母开始》最新章节。
金銮殿内,百官已然按品阶肃立两旁,气氛凝重。
杨过端坐于九龙宝座之上,冯衡曼妙的身姿则坐在身旁旁。
上朝之后,众大臣先是依照惯例,依次出列,汇报近期各项工作的进展,并提出需要朝廷决断的问题。
杨过凝神静听,时而发问,时而做出指示。
处理政务果断明晰,尽显人皇风范。殿内唯有官员奏对与杨过沉稳的声音回荡。
待日常的政务汇报与商议告一段落后。
今日的重头戏,殿试,才正式拉开帷幕。
司礼监太监得到杨过示意,上前一步,运足中气,拖长了声音高声宣唱:
“传~!本科殿试学子,文天祥、李清照、陆秀夫、张世杰……上殿觐见~!”
洪亮的声音穿透大殿,传至殿外。
早已等候多时的几位科举学子,立刻整理衣冠,按着名次顺序,低眉垂目,步履沉稳而恭敬地依次走入金銮殿。
这其中,自然包括了李清照和谢道清。
她们混在几位学子之中,虽然穿着与其他学子类似的士子服,却难掩其绝代的风华与曼妙的身姿曲线。
尤其是经过内力滋养后,那份由内而外的光彩,使得她们在一众青衫学子中,显得格外出众。
不过,按照事先的安排与宫廷的默许。
谢道清和李清照在进入大殿后,并未与其他学子一同立于大殿中央等候问策。
而是跟随着早已候在殿内的黄蓉,轻移莲步,来到了御阶之下,靠近杨过宝座的一侧位置。
黄蓉对她们投以鼓励的眼神,随即优雅地立于冯衡身侧。
而李清照与谢道清则与其他学子一同,向端坐于上的杨过大礼参拜。
“学生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过目光沉静,扫过殿下的几位英才。
尤其是在李清照与谢道清那虽然恭敬低垂,却依旧能看出其优美颈项线条与窈窕身段的姿态上停留一瞬。
随即抬手,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平身。”
“谢陛下!”
待众人起身后,杨过对他们进行的殿试,正式开始。
这殿试的过程,并非简单的考校文章,更是对人品、气度、临场应变与治国方略的综合考量。
杨过首先将目光投向站在最前方的文天祥,此人虽衣着朴素,却身姿挺拔如松,眉宇间自带一股浩然正气。
“文天祥!”杨过缓缓开口,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孤观汝之策论,于攘外安内之策颇有见地。
然则,当今之势,北疆未靖,南陲偶有骚动,国库虽丰,连年用兵亦感吃力。
以你之见,当如何权衡这内外之需,以定先后缓急之策?”
文天祥不卑不亢,上前一步,拱手行礼,随后引经据典,结合当前局势,侃侃而谈。
他从巩固边防、发展民生、选拔将才、谨慎用兵等多个层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认为“安内乃攘外之本”,当以发展经济、稳定民心为首要,同时精炼军队,不轻易开启大规模战端。
言辞恳切,逻辑清晰,展现出了卓越的政见与口才。
杨过听罢,微微颔首,不置可否,又依次询问了张世杰兵法之道,陆秀夫关于吏治清廉、关于漕运水利等具体政务的见解。
陆秀夫对答严谨,张世杰则更显务实,各有千秋。
接着,杨过的目光落在了李清照身上。
此刻,她虽身着士子服,却难掩其下那日益窈窕动人的身姿曲线。
尤其是那纤细的腰肢与修长的颈项,在庄重的氛围中别具一种文人式的风骨与柔美。
“李清照!”杨过的声音不自觉地柔和了几分:
“汝之诗词,婉约清丽,冠绝古今。
然治国非仅风花雪月。
孤且问你,若以文教化民,匡正世风,汝以为当从何处着手?
又如何看待诗词歌赋于教化中之作用?”
李清照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些许紧张。
她抬起明眸,目光清澈而坚定。
她先是对杨过的问题表示领会,随后声音清越地阐述起来。
她认为文教化民,首重蒙学与经义,需使百姓知礼义廉耻。
同时,她并不贬低诗词的作用,反而认为雅正的诗词可以“涵养性情,陶冶情操”,是教化中不可或缺的柔和力量,并能反映世情民心。
她结合自身创作体会,娓娓道来,将文学与政教巧妙地联系起来,角度新颖,令人耳目一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