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最新章节。
问题就出在那夜光藻墨上。
沈瞎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搞到一点点残余的配方,但他终究不是当年的御用墨师,无法完全复刻出那种神奇的效果。
他调制的藻墨,勉强能发出光亮,但遇水则晕,根本无法承受长时间的侵蚀。
时间紧迫,他必须尽快找到替代方案。
陈皓的目光在屋中扫视着,最终落在了药箱角落里那包不起眼的茶叶上。
那是他从北岭带回来的春茶末,正是当初用来藏匿胶卷的那种细嫩芽尖。
沈瞎子曾经说过:“夜光藻生于深潭阴面,唯茶露可养其性。”
陈皓心中一动,一个大胆的想法浮上心头。
他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只瓷碗,倒上几滴清晨采集的露水,又捻起一撮茶末,轻轻放入碗中。
茶末迅速舒展开来,释放出淡淡的茶香,与露水的清冽气息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奇妙的香味。
他用手指蘸着茶汁,轻柔地涂抹在仿灯的底座上。
一开始,没有任何变化。
陈皓屏住呼吸,继续耐心地涂抹着,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渐渐地,奇迹发生了!
原本黯淡无光的底座,开始泛起一丝微弱的光芒。
那光芒如同初生的萤火虫,忽明忽灭,但却越来越亮,越来越清晰。
陈皓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继续涂抹着,直到整个底座都散发出幽幽的绿光,与真灯的光芒几乎完全一致。
老黄一直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
当他看到仿灯底座上的光芒亮起时,浑浊的双
他长叹一声,低声说道:“你用山野之气,补了宫墙之秘。”
陈皓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擦拭着仿灯,直到确认它与真灯完全一致,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次日清晨,天色微亮,内廷的文书车队便开始例行出宫采买药材。
陈皓换上了一身太医院杂役的服饰,跟在老黄身后,混入了送药的队伍之中。
他低着头,尽量不引人注意,但心中却充满了紧张。
这可是皇宫,是整个帝国最为森严的地方,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当队伍行至宫门时,守卫的太监拦住了他们。
“站住!干什么的?”一个尖锐的声音响起,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老黄颤巍巍地跪倒在地,声音颤抖地说道:“回禀公公,我们是太医院的,奉命送药。”
守卫太监眯起眼睛,仔细地打量着他们,目光锐利得仿佛要看穿他们的灵魂。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陈皓手中的那盏青铜灯上。
“杂役何得持钦使遗物?”他的声音冷若冰霜,带着一丝质问。
陈皓的心脏猛地一跳
老黄连忙从怀中掏出一张皱巴巴的旧签条,恭敬地递给守卫太监,说道:“回禀公公,此乃旧主静先生遗物,奉命交还‘影阁’归档。”
这张签条是沈瞎子提前伪造的“遗物回收令”,上面的印章是根据《伪政录》中火漆印拓片复刻的,连边角磨损都毫厘不差。
为了这张欠条,沈瞎子可是费了不少心思,甚至还动用了他埋藏多年的关系。
守卫太监接过签条,仔细地辨认着,他的眉头紧锁,似乎在努力回忆着什么。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陈皓的心脏跳得越来越快,他几乎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他努力保持镇定,不让自己的表情露出任何破绽。
终于,守卫太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挥了挥手,说道:“进去吧。”
陈皓和老黄连忙站起身,低着头,快步走进了宫门。
他们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湿透。
入宫之后,陈皓并没有急于前往偏殿,而是借着整理药箱的机会,悄悄地将真灯藏在了暖炉房的炭堆深处。
暖炉房是宫中负责冬季供暖的地方,常年堆满了大量的木炭,人来人往,鱼龙混杂,是最容易藏匿东西的地方。
当然,风险也很大,一旦被人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但陈皓别无选择,他必须确保真灯的安全,才能保证计划的顺利进行。
他在暖炉房的墙面上,用一根细小的铁钉,刻下了一个极小的标记——一朵北岭特有的铃兰花纹。
这朵铃兰花,是他和李芊芊之间的秘密,也是他们之间的接头信标。
做完这一切,陈皓才放心地离开了暖炉房,按照计划,将仿灯交给了当值的太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