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是……是穿青衣的叔叔教的(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最新章节。
而与此同时,在府城一处破败的别院残垣之下,一双枯瘦的手正颤抖着将一枚锈迹斑斑的铜钥匙投入幽深的井底。
“扑通”一声,钥匙没入水中,水面只漾开一圈圈死寂的涟漪,仿佛吞噬了一切秘密。
接下来的日子,连日晴暖,村童常聚酒馆门前空地嬉戏。
某日黄昏……
连日晴暖,村童常聚皓记酒馆门前空地嬉戏,笑闹声驱散了冬日的寒意,也冲淡了些许紧张气氛。
某日黄昏,残阳如血,将孩童们的身影拉得老长。
一个七岁幼童,虎头虎脑,不知从哪儿摸到两根枯树枝,竟颤颤巍巍地爬上了那座许久未用的空鼓台。
咚!咚!咚!
三声鼓响,清脆而稚嫩,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突兀。
“议事啦!议事啦!”幼童扯着嗓子喊,声音还带着奶气,喊完,便丢下树枝,一溜烟地跑开了,留下空荡荡的鼓台和一头雾水的村民。
众人面面相觑,初以为是孩童的玩闹之举,并未放在心上,只当是小孩子过家家。
然而,次日黄昏,又有两个孩子,有模有样地爬上鼓台,咚咚地敲着,口中还念着一首奇怪的顺口溜:
“灰砖砌墙不管饭,账房姐姐爱骗钱。”
声音稚嫩,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恶意。
正在酒馆里帮工的徐六娘,耳尖一动,觉察出韵脚有些不对劲。
她放下手中的抹布,快步走出酒馆,追上前去,想要问个明白。
“谁教你们唱的?这歌是谁教你们的?”徐六娘蹲下身子,尽量放柔声音,问道。
两个孩子支支吾吾,眼神躲闪,似乎有些害怕。
“是……是穿青衣的叔叔教的……”其中一个孩子小声说道,从兜里掏出一把花花绿绿的糖豆,“叔叔还给了我们糖豆,说长得好,就给我们吃。”
徐六娘接过糖豆,心中警惕更甚。
这糖豆的颜色鲜艳得有些不自然,肯定不是村里寻常能买到的。
她不动声色地将糖豆收起,又问了几个问题,孩子们却一问三不知,只知道那“青衣叔叔”每天午后都会在村外的废弃磨坊里等着他们。
徐六娘回到酒馆,将此事告诉了柱子。
柱子听罢,浓眉一拧,二话不说,抄起一根扁担,便要去找那“青衣叔叔”算账。
“别冲动。”陈皓拦住了他,”
柱子领命,便悄悄的跟在放学回家的孩童身后,果然发现有两个外乡模样的男子,每日午后都会藏身在村外的废弃磨坊里,专挑那些孤僻的孩童,用糖果诱惑他们,教他们唱那些奇怪的童谣。
柱子怒火中烧,再也按捺不住,冲进磨坊,一把抓住其中一个男子的衣领,就要强行带他们回村。
“你们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教孩子们唱这些乱七八糟的歌?”柱子怒声质问道,手上的扁担也捏得咯咯作响。
那两个男子却丝毫不惧,其中一人冷笑一声,说道:“怎么?你们皓记酒馆不让百姓说话,难道还不让娃娃们唱歌了?我们只不过是教孩子们唱几首歌,有什么大不了的?”
“你们……”柱子气得说不出话来,他知道这些人是故意挑拨离间,想要扰乱民心。
“再说了,你们皓记酒馆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整天鼓吹什么民审台,还不是想借着百姓的名义,为自己谋取私利?”另一个男子也阴阳怪气地说道。
柱子还要争辩,却见远处忽然出现一队巡更队,正朝着磨坊的方向走来。
那两个男子见状,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随即迅速遁入附近的树林之中,消失不见了。
柱子定睛一看,领头的竟然是韩捕头手下的几个衙役。
他们平日里对皓记酒馆还算客气,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而且,他们似乎并没有追捕那两个男子的意思,只是象征性地搜查了一下磨坊,便转身离开了。
柱子心头一沉,意识到事情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
难道,连执法之人也开始动摇了吗?
他不敢耽搁,连忙回到酒馆,将此事告诉了陈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