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井底冤魂》(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最新章节。
他将灰烬小心翼翼地倒入一坛“清浊辨”中,酒液瞬间变得浑浊,像极了此刻朝堂的局势。
“他们不回话,不是听不见,”陈皓转头对身旁的小李子说道,声音低沉而坚定,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怒意,“是怕一开口,就得认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远处的溪流上,第十二片竹叶正随着水波缓缓飘荡,上面赫然刻着一个“听”字。
而十三,握着刻刀的少年,正屏气凝神,刀锋轻落,在竹叶上刻下第一笔——“认”。
陈皓看着远方少年手里的刀,沉思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夜幕低垂,废弃的窑洞前,三盏油灯在寒风中摇曳,勉强驱散了一丝黑暗。
石桌粗糙,如同饱经风霜的农人双手,诉说着无尽的苦难。
这张临时搭建的“民议台”,是陈皓反击的第一步。
陈皓站在桌旁,目光扫过眼前十二位酒坊主,有张大叔,有王老板,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疑惑和期待,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诸位,朝廷不给我们立碑,那我们就自己立!”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立碑?在哪立?立什么碑?”王老板率先发问,语气带着试探。
陈皓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指了指石桌上那本用旧嫁妆布包裹的《记事册》。
“这,就是我们的碑!碑不在石上,在人心!”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从今日起,所有受害的乡亲,每户可派一人,将你们失去的,痛苦的,期望的,都写下来,交给李芊芊姑娘。”
李芊芊站在一旁,身形单薄,却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坚韧。
她接过《记事册》,眼神坚定地回应着众人。
“这……有用吗?”一个略带颤抖的声音响起,说话的是张大叔,他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沟壑,每一道都刻着生活的艰辛。
“有没有用,做了才知道!”陈皓语气铿锵,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们要让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知道,他们可以捂住我们的嘴,但捂不住我们的心!”
第一天,《记事册》便收录了十七篇冤文,每一篇都字字泣血,控诉着权贵的暴行。
“粮被强征,儿饿死于秋……”
“屋被揭瓦,母病亡于冬……”
李芊芊默默地看着这些文字,眼眶湿润。
她深吸一口气,强忍住心中的悲痛,开始细致地整理这些记录。
她按照“时—地—事—证”四个类别,将所有的冤情分门别类。
几天后,李芊芊拿着整理好的《民冤录》找到陈皓,她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皓哥,我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巧合!”
“什么巧合?”陈皓问道,他知道李芊芊心思缜密,定是发现了什么重要的线索。
“万记酒坊在过去十年间,一共强征了三百二十八次粮食!”李芊芊的声音有些颤抖,“而我们酒馆里,用来记录‘清浊辨’的酒坛,也恰好是三百二十八坛!”
陈皓闻言,眼中精光一闪,他立刻明白了李芊芊的意思。
这些被强征的粮食,最终都进了万记酒坊的酒坛里,变成了他们谋取暴利的工具!
“好!好一个万富贵!”陈皓咬牙切齿地说道,一股怒火在他的胸中燃烧。
李芊芊继续说道:“我还有一个想法。我们可以将每篇冤文,都缩减成一句铭文,然后刻在陶片上,埋入‘同心井’的井壁四周。”
“同心井?”陈皓疑惑地问道。
“是后院那口废井,”李芊芊解释道,“井通则水清,陶存则冤不灭!官府毁得了纸,毁不了水!”
陈皓听完,“好!就这么办!”他拍案叫绝,“芊芊,你真是我的诸葛亮!”
与此同时,周文远也在秘密地行动着。
他冒险潜入驿站,凭借着曾经担任驿丞小吏的经验,偷偷调取了近半个月的驿传底档。
当他看到底档上标注着“江南无异”的字样时,心中充满了愤怒。
事实上,在这半个月里,已经有六个百姓因为饥饿而死,还有两个人不堪重负选择了自尽!
而这些都被地方官府瞒报了!
他冒着生命危险,将这些数据抄录下来,然后秘密地交给了陈皓。
陈皓看着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心中的怒火更加旺盛。
他知道,如果不能将真相公之于众,那么还会有更多的百姓遭受同样的苦难。
“小李子!”陈皓喊道。
“掌柜的,我在!”小李子立刻跑了过来。
“你扮作说书童,去茶楼里讲一个故事,”陈皓吩咐道,“就讲《井底冤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