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补血益气药膳乌鸡汤,好喝又健康(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日常养生常识》最新章节。

记得二十五岁生日那天,我蜷缩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小腹传来的阵阵绞痛让我冷汗直流。眼前突然一黑,再睁开眼时,已经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医生看着化验单说:“严重贫血,气血两虚。小姑娘,你再这样透支自己,身体就要垮了。”

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原来那些年被忽略的月经量多、手脚冰凉、动不动就头晕、脸色蜡黄,都是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

母亲从老家赶来,看着我苍白的脸,心疼得直摇头。她没说太多,只是默默地去市场买了只乌鸡,又从随身带来的布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几个油纸包。“这是你外婆教我的方子,”她一边系上围裙一边说,“女人啊,要学会对自己好一点。”

厨房里渐渐飘出药材与鸡肉交融的独特香气。当母亲把一碗热气腾腾的乌鸡汤端到我面前时,那琥珀色的汤液上浮着点点金黄的油星,红枣在汤中若隐若现。我小口小口地喝着,一股暖流从喉咙一直蔓延到全身,连指尖都暖和起来。

就是从那天起,这碗药膳乌鸡汤成了我生命中的“守护神”。它不仅陪我度过了那段虚弱的日子,更教会我如何倾听身体的声音,如何用最温柔的方式爱自己。

为什么是乌鸡?女人的“滋阴圣品”

在开始煲汤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为什么一定要选择乌鸡。

普通的鸡肉虽然也补,但乌鸡才是专为我们女性准备的滋补佳品。它之所以珍贵,不仅在于那身乌黑的羽毛和皮肉,更在于它独特的营养价值。

中医认为,乌鸡性平,味甘,归肝、肾经,有补肝肾、益气血、退虚热的功效。与我们常吃的肉鸡相比,乌鸡的氨基酸、铁元素和黑色素含量更为丰富。

我记得外婆曾经告诉我:“女人以血为本,以阴为养。乌鸡色黑入肾,最能填补我们耗损的阴血。”特别是对于经期后、产后,或是经常熬夜、感觉手心脚心发热的阴虚女性,乌鸡就像是久旱后的甘霖,能温和地滋润我们干涸的身体。

汤中的“黄金搭档”:认识这些守护你的药材

一碗真正有效的药膳乌鸡汤,离不开几位“功臣”的默契配合。它们各司其职,共同为我们打造一个从内到外都健康红润的身体。

1. 当归:“血家圣药”,补血活血的统帅

当归是这碗汤的灵魂。它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最大的功效就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很多女生怕当归的药味,但其实正是这种独特的香气,才有行走、活血的功效。它能将补进去的血“激活”,让它们顺畅地流动到全身,而不是变成呆滞的“死血”。对于月经不调、痛经、血虚面色萎黄的我们来说,当归就像一位体贴的管家,既能补充流失的血液,又能让气血运行顺畅。

挑选技巧:好的当归有浓郁的香气,断面黄白色,主根越粗壮越好。我通常选择整根的当归,用时再切片,这样更能保留药效。

2. 黄芪:“补气之王”,为你注入活力

如果说当归是补血的元帅,那黄芪就是补气的将军。它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功善补气固表,利尿托毒。

我们常说“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也能推动血液运行。如果只补血而不补气,就像有了原料却没有动力,依然无法改善贫血和乏力。黄芪的强大补气作用,正好为当归补血提供了充足的动力。而且黄芪能增强我们的免疫力,让那些动不动就感冒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我的心得:内蒙古产的绵黄芪品质最佳,切片呈淡黄色,有浓郁的豆腥味和甘甜味。

3. 红枣与枸杞:温柔的滋养者

红枣性温,味甘,归脾、胃经,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佳品。它富含铁元素和环磷酸腺苷,能促进造血功能。在汤中,它的甘甜能中和药材的苦味,让汤水变得温润可口。

枸杞子性平,味甘,归肝、肾经,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现代人整天对着电脑手机,枸杞的明目功效对我们特别受用。

这两味药食同源的食材,让这碗汤在发挥药效的同时,更添日常养生的温和与持久。

一碗完美乌鸡汤的诞生:从选材到烹煮的匠心

准备好所有食材后,让我们开始这场充满爱意的烹饪吧。

【经典基础版配方】

· 主料:乌鸡1只(约750克)

· 药材:当归10克、黄芪20克、红枣8颗、枸杞15克

· 辅料:老姜5片、料酒2汤匙、盐适量

【详细步骤】

1. 准备工作:将乌鸡清洗干净,去除内脏和多余的脂肪。我有个小秘诀——用流水反复冲洗腹腔,直到没有血水渗出,这样能有效去除腥味。然后将乌鸡斩成适中的块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