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沽名钓誉(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家父刘阿斗》最新章节。
王经这才明悟。
在当时,主动辞官或者朝廷征召不应,都是名士们一种增加自身声望值的惯用伎俩。
而朝廷还偏偏吃这一套,就算你辞了官也得想办法再给请回去。
那些屡次不应召的,也得再加些人手去请。
“那母亲所说的母严子孝的好戏,又该如何去演?”王经特别关心这次沽名钓誉的手段。
“你辞官归乡后,吾便大骂你不该身为郡守却擅自离去,再把你扭送有司衙门,让他们按律法打你五十大板。”
“什么?还要仗责于我?”王经听罢不干了。
“蠢货,吾当然会想办法疏通关系,让他们的板子高高抬起,轻轻落下,这全部都是演戏而已。”
老妇人冷冷一笑:“到时候,吾便是不徇私枉法的严母,而你便是听从母命甘愿受责的孝子,咱们王家的名声这不就起来了么?”
“原来如此!果真是好计!好计!”王经抚掌大笑。
辞别母亲后,王经依计行事,在辞官和孝顺的叠buff下,以及崔林幕后运作,他果然在士族圈里名声大噪。
就连曹爽也不能惩罚于他,反令其官复原职,继续回江夏当太守。
王经后来靠着演戏博来的名声,在曹魏官场平步青云,十五年后更做到了雍州刺史的位置,还给北伐的姜维送去一波人头。
史称“洮西大捷”。
只不过,大败而归后靠着名望,王经并没有受到任何处分。
反而回到洛阳先后担任司隶校尉和尚书,颇受魏帝曹髦的宠幸。
江夏郡的隔壁便是襄阳郡,往西顺汉水上游看去便依次是新城、上庸和魏兴这东三郡。
就在王经演完好戏之后,与汉中直接接壤的魏兴郡中,一支由十来艘平底江船组成的商队正缓缓顺着沔水驶来。
魏兴最西边的安阳县,一队魏军以及负责与蜀汉互市的市令、市丞等人正严阵以待,等候对这支商队的检查。
“来者何人?所运何物?”市令大声朝靠过来的船只问询。
“在下汉中沈庸,”申庸以这个假名字和身份掩人耳目,“带来的货物乃是葡萄酒、石蜜以及蔡侯纸。”
说罢,他弃舟上岸,将一叠货单交到对方手中。
起初,没有在货物中听到蜀锦的名字,让这位市令颇为扫兴。
如今从蜀地运来曹魏的货物,最受欢迎的便是这蜀锦。
不少南阳、颍川的世家大族还派人嘱咐自己,遇到蜀锦一定留下来先让他们挑选。
“什么?葡萄酒?石蜜?”市令仔细看着货单,大惊之下脱口问道。
“没错,不过都是蜀中所产,品质不次于西域。”申庸挺直了后背,甚是骄傲。
市令再三确认后,这才缓缓舒了一口气。
葡萄酒和石蜜之前只有西域才有,刚才申庸的一番话,差点儿让他以为整个西域都被蜀寇攻陷了。
“在下这些货物,是要卖到上庸和新城房陵去的,还请市令多多照顾。”说罢,申庸识趣地伸过宽大的袖子。
市令也十分熟练地将手探了进去,将一块鸡蛋大小的黄金握入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