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手笔(3)(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的父亲是曹操》最新章节。
得知曹操要将曹稷带在身边一事,曹昂是没有任何犹豫的,便从天策、玄甲两卫抽调一批精锐随行护卫,又命曹彭担任该部统领,全权负责曹稷安危,曹昂以实际行动表明对此事的重视。
曹稷是建安五年生于襄阳,对于这位嫡长子,曹昂是重视的,尤其是涉及到教育方面,曹昂是有着自己的考虑的。
但来了许都后,曹昂没有足够多的精力与时间,对曹稷有言传身教,别小看这个,这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性格与价值观的塑造上。
曹操要亲自教导曹稷,这是极为难得的。
曹昂深知,曹操的言传身教远非常人可比,其胸襟气度、权谋韬略,皆是乱世中最为厉害的。
这点是任何人都比不了的。
涉及传承事宜,这对任何一个家族来讲都很重要,尤其是涉及长子、长孙,这关乎到一个家族的未来。
倒不是说曹昂不相信自己的正妻夏侯涓,实则是在教育方面,在言传身教上,男性扮演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
尤其是想到自己今后还要统兵征伐,这仗一旦打起来,到底要打多久,是谁都无法预判的。
在曹稷最重要的年纪,如果没有好的言传身教,这对其未来是极为不利的,曹操的决定则弥补了这一短板。
这使曹昂能更心无旁骛的做好所谋种种了。
当曹稷离开卫将军府,搬去丞相府居住,这事儿在许都传开时,是跟着引起不小的热议的。
不过对于这些,曹昂并没有在意。
曹昂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许都,卫将军府。
“几位考虑的怎样了?”
曹昂撩了撩袍袖,看向陈宫、田丰、荀谌、许攸几人,面露微笑道:“今卫将军府已开府履职,接下来某将奉旨统领内外两军,卫将军府所属诸职,所辖诸部俱已明确,几位既随某归许,有些事还是要定下的。”
陈宫几人相视一眼,脸上露出各异神色。
涉及卫将军府一应职务,曹昂基本上都已明确,这使框架已基本搭建起来,靠着现有群体足以使将军府运转起来。
不过在明确诸职下,却有三类群体没有涉及其中。
陈宫、田丰、荀谌、许攸几人是一类。
以陆议、陆绩、顾雍、朱桓等为首的江东诸族本土代表。
以周瑜、张昭、张纮、周泰、潘璋等为首的富春孙氏归降代表。
特别是后两类,如何安置他们,曹昂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先好好的磋磨下,叫他们更进一步认清现实,后续曹昂才会真正启用他们。
在地方坐镇打拼这些年,对于如何收服与驱使归降派,投诚派,曹昂是有自己的心得体会的。
至于不愿归降,投诚的,全都死在了战场之上。
这点是没有什么好说的。
哪怕再有才华,可不愿低头表态,这都是不必浪费时间的。
至于说富春孙氏一族及其姻亲,除却少数顽抗到底者已伏诛外,余者皆徙于襄阳、长沙两地,分别接受阎象、鲁肃的监察,先已时间来沉淀,待到江东大局真正稳了,且中枢情况有变了,曹昂会考虑叫一些人启用的,当然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
而在这些群体之中,有一人被曹昂带走了,即孙权,这个家伙必须要带在身边,其日后是有大用的。
现阶段的江东诸郡已彻底洗去富春孙氏的割据痕迹,主导权掌控在曹氏手中,特别是曹昂有针对性的安排一批文武,并且给他们指明了大方向,明确了阶段性的谋划部署,整个体系都在有序运转着。
将一批江东本土代表,以强硬姿态征辟到自己身边,就是明确的告诉江东诸族,自己的意志到底是怎样的。
如果在此之后,江东要折腾出什么事来,违背了曹昂指明的大方向,留守各地的文武会根据情况,按着曹昂明确的谋划部署来办,这点是不打任何折扣的,谁要是在这件事上有松动,那么曹昂就会叫他们知道代价是什么。
“某愿出任幕僚。”
在曹昂思虑之际,田丰起身作揖,率先表明了态度。
对田丰的态度,曹昂是很高兴的。
这也使曹昂看向陈宫几人。
而在曹昂的注视下,陈宫,荀谌,许攸先后起身,向曹昂表明了愿出任幕僚的想法与态度。
“有诸公在昂身边出谋划策,如此便不会再有任何纰漏了,哈哈!”爽朗的笑声,在堂内回响起来。
幕僚,是很特殊的存在。
尤其是在这乱世之下。
该职是偏向私人性质的,一般能担任幕僚的,都是掌权者最为信任的,除却该职外,还会有对应的职务。
但考虑到陈宫、田丰、荀谌、许攸几人的特殊身份,加之这又是在许都治下,所以曹昂的意思,是要么直接在卫将军府担任要职,要么就暂时先出任幕僚,对于几人的选择,曹昂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他们先前都是有一番建树的,且还具有一定的声望及影响的,即便他们心中认可了自己,但要叫他们接受自己的征辟,这传扬出去还是有一定负面影响的。
幕僚,反倒是很不错的选择。
对于几人所想,曹昂没什么多想的,只要他们愿待在自己身边,这就足够了。
陈宫,在兖州诸族之中,是有极强影响力的。
田丰,在冀州诸族之中,是有不小影响力的。
荀谌、许攸身份比较特殊,但在某些圈层同样有不小影响力。
曹昂要的就是叫这些人能够影响到的群体,真切看到这一幕,这不管是对他,亦或是对曹氏,都是有着莫大好处的。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曹昂命人在将军府设宴,参加宴席的是将军府成员,曹昂要用这种方式,明确陈宫、田丰、荀谌、许攸几人的身份与地位。
对于几人的安排,曹昂想好的,皆是偏向于军务方面的。
考虑到后续有很大可能,要统领整饬好的南北两军精锐,征伐盘踞在幽并交汇的袁谭、袁尚、刘备、高干等人,曹昂需要先行筹备一个参谋体系,好巧不巧的,陈宫、田丰他们又都对这一带很了解。
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
甚至曹昂还有一些考虑,不过这些他没有对外讲过丝毫,即解决袁谭、袁尚等势力期间,是否会遭遇草原势力的参战,如南匈奴,如乌丸,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毕竟在这一时期下,汉室仍保有对草原的一定影响力。
曹昂从不打无准备之仗。
没有碰到,怎样都好说。
可要真碰上了,必须要有准备才行。
所以在卫将军府之下,筹建一个参谋体系,除却涉及后续整饬南北两军外,还兼顾负责搜集在北情报,特别是草原异族各部势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也是在这次宴席后,曹昂又分数日先后召见了一批人,这其中就有周瑜周公瑾,看到其憔悴的面貌时,曹昂是能理解的。
毕竟内心骄傲,且具有才华与能力,但却偏偏被他给打压下来了,这换做是谁都会有此表现的。
但理解归理解,表态必须是要有的。
这一时期下,周氏是有人在许任职的,如周瑜从父周尚,是在尚书台任吏部曹尚书的,该职当初是曹操点头默许的。
所以周瑜是没得选的,毕竟人总是要向前看的。
周瑜以私人身份,加入了卫将军府,被安排到了陈宫他们麾下,同样,还有张昭,张纮等人也被安排去了。
曹昂就是要以此表明一点,他麾下的位置,不是谁来了就一定能得到的,这个态度必须要阐明清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