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手笔(1)(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的父亲是曹操》最新章节。
涉及到势力内部的整合及调整,往往会从隐秘处开始,毕竟这牵扯到核心战略,而能触碰到这一层次的,无疑是与当权者高度捆绑的。
郭嘉,贾诩这两位顶级谋士,毫无疑问是在任何时候都坚定追随谯县曹氏的,这是通过了曹操曹昂父子重重考验的。
行走在隐秘战线的校事府、亲军校尉部继促成初步合并后,在曹操的绝对意志下,在曹昂的有意指导下,将紧密围绕‘锦衣卫’这一全新框架实现凝一,针对内外不同形势,将在既定职权范围内发挥重要作用。
只是这个改组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
为了不引起不必要警觉,在建安九年,六月二十一这日,一道自汉宫而出的诏书,在许都引起了轩然大波。
天子刘协以曹昂‘讨灭不臣,维护社稷,彰显中枢威仪’之功,命曹昂以卫将军之名在许开府,统领南北两军,这带来的震撼是极大的。
“居然是天子亲颁诏书。”
卫将军府,正堂。
曹昂看着眼前所放诏书,内心深处是有触动的,他想到统领南北两军,曹操肯定会用些方式,好让自己以最强大义节制。
毕竟跟曹操的会谈下,明确了许都内外驻防大权,是要在他手中进行整饬重组的,这背后要促成的大势太多了。
没有绝对的把握,这肯定是不行的。
真要实现此事了,因为某些事情没有做扎实,导致本属于谯县曹氏的精锐,最终却被人分走一部分,这带来的隐患及危害太大了。
别说曹操怎样想了。
就是曹昂都不答应!
过去这七八年间,承受了不知多少压力,困境及凶险更是数不胜数,这才使他一步步走到今日这步,从地方到中枢的关键时刻,这要是没有把该做的事做好,损害的不止是谯县曹氏的核心利益,更会损害他的威势及底蕴。
脚步声在堂外响起,打断了曹昂的思绪。
不管在这件事上,曹操到底做了什么,使得不甘为傀儡的天子协颁此诏命,但眼下已成既定现实。
人是要向前看的。
摆在曹昂面前的,是如何在职权范围内,将统领的南北两军彻底掌控,继而使曹操将一批批驻于许都一带的精锐,有序交到自己的手中,以实现谯县曹氏所辖精锐,彻底跻身于中枢所辖精锐之列。
随曹昂一起回归许都的秦松、陈端、杨仪、伊籍、繁钦、黄忠、申仪、夏侯兰、曹遵、朱赞等一众文武,在得知天子所颁诏书后,无不是第一时间朝卫将军府赶赴,这是绝对值得庆贺的好时候!!
此前曹昂归许,是顶着卫将军的名号,是开府仪同三司,但却没有具体要分管的职务,这难免会使一些人多想。
是。
在一连串封赏之中,曹昂是有持节督荆扬两州军政,这使两州治下大小事务,必须通过曹昂点头才能推动落实。
涉及两州主要事务,可通过卫将军府呈递中枢有司。
但是在许都这边,曹昂总不能就做这些吧,真要是这样的话,还不如待在襄阳,毕竟这距荆扬两州更近,也无需理会许都治下的种种。
“恭喜公子!”
“恭贺公子……”
坐于主位的曹昂,看着堂前所聚文武,无不面露喜色的朝自己行礼,曹昂嘴角露出淡淡笑意。
眼下的卫将军才算真正的实至名归!
拿下南北两军统领大权,意味着曹昂在朝是有极大权势的,朝中的一众文武,不管是谁在面对曹昂时,都要在心里掂量一下。
权力带来的魅力,是寻常人所无法感受到的。
自接下诏书的那刹,曹昂将在朝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即便是谁想要算计曹昂,掣肘曹昂,那也只能在规则之内进行。
谁要是敢耍阴招,用手段,那就是自绝于朝堂!!
担任丞相一职的曹操,用自己的方式增强了曹昂的权势,明确告诉世人曹昂在他心中的地位。
这是非比寻常的。
抛开其他的一概不谈,仅限于谯县曹氏这方势力,曹昂以嫡长子为继承人的合法身份,可以说是固若金汤了!!
“某也要恭贺诸君。”
在这等态势下,曹昂伸手对众人伸手示意,而发出的笑声,让聚在此的众人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按制金印紫绶的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所组卫将军府可设长史、司马、从事中郎、掾属、令史御属等职,上述这些是正规编制,是拿朝廷俸禄的,别管这俸禄多少,这代表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而除了这些官属外,曹昂所组卫将军府,还有权组建以本号所领部曲、校尉等,甚至在特殊时期可设置杂号将军。
这要是在其他时期,设置杂号将军是极严的,常常是临事而设,事毕即撤,但对今下而言却不算什么。
南北强敌是解决了,可天下仍不太平啊。
所以除了归曹昂节制的南北两军外,曹昂还有一支规模不定的绝对精锐,只要曹昂能够供养起,那是任何人都诟病不了的。
如此,曹操的政治智慧,就在无形中体现出来了。
让曹昂节制荆扬两州军政,不止是为了确保各项事务能平稳推动,更是给在地方的文武一个希望,叫他们知道,只有在各自位置上好好干,才能被曹昂提拔上来,此外在地方所推动种种,还能有利供应在中枢的曹昂及一应势力,这形成了一个完美闭环。
当然有给予,就要有回报。
作为曹昂,享有上述所得种种外,是需要给曹操做出一应表率的,除了要在中枢干的事情外,还要积极推动曹氏内部整合及调整,这对于其他人来讲或许有所保留,但对于曹氏继承人的曹昂来讲,那绝对是不会有任何保留的。
跟随曹昂归许的文武,别看一个个还都领着职务,但那是属原征东将军府的,或许在荆扬等地好使,但在许都这边却不够看了。
所以对他们来讲,迫切需要的,就是曹昂以举主的身份,征辟他们到卫将军府担任新职,这样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在许都才能确立下来,而不是像无根浮萍那样,风一吹就散掉了。
这就是东汉特有政治,即二重君主制。
原本直属于中枢的人事权,其中有一部分是下放了,被中枢大臣征辟的属吏,是直接对所辟者负责的,哪怕他们拿着朝廷的官俸,同理在地方也是这样的,而除了这些外,还有就是察举制下的举茂才,举孝廉,但凡是经过上述这些的,都会被打上门生故吏的烙印,是一辈子都无法背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