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新征程(4)(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的父亲是曹操》最新章节。

曹昂端着沏好的茶,递到带有几分醉意的丁斐跟前。

“好。”

丁斐笑着接过,随即便放到身旁桌案上,丁斐脸上笑意褪下,表情正色的看向曹昂,“子修,此番你要去往许都任职,对扬州,还有什么筹谋,直接与某讲明即可,某之后会一一来办的。”

自己的外甥是什么脾性,没有比他更清楚的。

当然,这份了解,是自他受曹操所命,辞去在朝所任职务,主动来南阳帮衬曹昂后,接触之下有了更深了解的。

之前的就不说了。

就说曹昂这次归途,没有乘船渡江一路北上,尽快赶赴许都去,而是在钱唐,不,现在应该叫杭州待了许久,转道去了吴县,无锡,毗邻,丹徒等地,后渡江北上广陵郡,经下邳国,期间各待有些时日,这才顺着淮水一路赶至寿春,丁斐就知自己这位外甥,是想趁着归许之际,把自己心中的种种谋划落实。

特别是在此期间,曹昂改钱唐为杭州,改吴县为苏州,改丹徒为镇江……这一系列看似意义不大,实则却具深意的举止,丁斐就更是笃定这点了。

许都是要赶去的,毕竟只有到了许都,曹昂才能履行卫将军职权。

但是许都却无需急着去,毕竟这一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精力就要在朝中了,而不是在地方了。

如此境遇下,不把地方诸事解决好,那肯定是不行的。

丁斐了解曹昂,但更了解曹操。

不是说,保留了曹昂节制荆扬两州军政,就要对豫徐两州进行调整了,这只怕是对曹昂的考验。

联想到许多的丁斐,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力所能及之内,尽可能多的帮自己外甥解决烦恼。

“舅父先看看这些。”

曹昂在沉吟刹那,这才对丁斐说道,说这些时,典满从堂外走了进来,将早已准备好的文书递来。

这文书很厚,涉及扬州方方面面。

扬州跟荆州的情况不一样,所以为了确保扬州在之后,不出现大的动乱与变数,曹昂打算将扬州一分为二,大面上是归扬州刺史部统筹的,但实际上却是各有发展,这些话,在赶去许都前,曹昂必须跟丁斐说开,不能让丁斐带着想法与情绪在扬州刺史这个位置上。

在曹昂看来,至少之后五年,扬州刺史这个位置,除了丁斐外,谁都不能坐,这是很重要的。

堂内安静了下来。

丁斐翻阅着所持奏疏,表情也随着时间流逝而不断变化。

从震惊,到审视,到凝重,到认可……

仅是通过这神色上的变化,足以看出丁斐的内心起伏有多大。

“子修,真的是难为你了。”

不知过了多久,丁斐这才开口说道。

只是这表情,却透露出几分复杂。

“这都是甥儿该做的。”

曹昂听后,迎着丁斐复杂注视,微微一笑道。

在人前,曹昂都是一副从容姿态,不管遇到何等挑战或困境,曹昂都没有抱怨过,愤怒过。

毕竟这是他坚定选择的路。

倘若连这点心理承受能力都没有,就干脆不要走这条路了。

可越是见曹昂这样,丁斐这内心就越复杂。

他适才看的,是一份关于扬州今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计划,涵盖的领域众多。

这其中就包括江南运河大计。

有这份计划在手,丁斐可以预料到一点,待到这些计划悉数开展,都不说全部都落实贯彻,只其中的一小部分落实贯彻,这对扬州将带来巨大改变,同样,他在扬州,乃至中枢的声名也将有很大改变。

而关于这部分声名,自己这位外甥是没有要的,而是直接给了自己。

“子修,对归许后,可曾想过要做哪些吗?”

亦是想到这里,丁斐看向曹昂说道。

“舅父,甥儿哪顾得想这些,只对一应功勋,还有对荆扬两州谋划,这就叫甥儿忙的不可开交,更别提这还要去往各地视察,甥儿真没有想过。”

当然曹昂讲的这些,是半真半假的。

这倒不是对丁斐有所保留,而是曹昂看出丁斐有话对自己讲。

他必须要给丁斐讲下去的话头。

“子修此去许都,恐将担负不轻的职责,这点子修要有心理准备。”丁斐表情正色,对曹昂讲出所想。

“还请舅父解惑。”

曹昂抬手一礼道。

“如果某没有猜错,子修此归许都,乃父定委以重任。”丁斐继续道:“许都禁卫及卫戍这一块儿,恐是需要子修来梳理与整饬的。”

受曹昂临设地方驻防影响,在讲一些话时,丁斐难免受其影响。

“舅父的意思,是南北两军?”

曹昂向前探探身,对丁斐说道。

丁斐点点头没有说话。

曹昂双眼微眯,其实在自己迁卫将军一职,曹昂就已想到了,这是打算叫他彻掌许都所驻精锐。

东汉是西汉的延续不假,但在一些方面是有调整的。

比如西汉,卫将军是执掌南北两军,但到了东汉,这就逐步偏向过渡性职位,毕竟跟骠骑将军,车骑将军比起来,卫将军一职是有限制的,更别提南北两军,是分属执金吾与卫尉的。

北军是戍卫京畿的,南军是禁卫宫廷的。

此外还有郎卫,卫士等,但这是御前一带的。

而在都城这一带,成建制的,除了南北两军外,还有城门校尉,这构成了主要的军事体系,当然也互为制衡,以此确保军权不旁落。

明面上来讲,北军是隶属执金吾,可在东汉出现了个新职,北军中候,看似位卑实则权重,掌监北军五营,只这一项,在特殊时期时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

用品秩低的官监察高官,这似是东汉的一大特色。

比如刺史,这就是监察。

但是吧,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职权就渐渐变了。

在这一时期下,执金吾是丁冲担任,城门校尉是曹洪担任,北军中候是夏侯尚调任,仅是知晓这些,都无需了解卫尉、光禄勋等职是谁担任,曹昂就知曹操深意了。

这是要通过他,来彻底整饬许都禁卫及卫戍,这办好了,对谯县曹氏意义重大,要办砸了,对谯县曹氏后患无穷。

“还有,子修要注意一点。”

在曹昂深思之际,丁斐表情正色道:“卫将军一职,恐只是个过渡,乃父真正想为子修谋取的,其实是骠骑将军!!”

“舅父的意思,是汝南袁氏余孽?”

曹昂眉头紧皱道。

这一层,他的确没有想到,或者说来不及想,因为他需要解决的太多了。

“不错。”

丁斐点点头道:“所以在整饬许都禁卫及卫戍这一块儿,子修务必要考虑清楚,既要确保许都内外绝对安稳,还要兼顾到能有对外出战精锐,这担子可不轻啊。”

这下曹昂沉默了。

真要是这样,那他将要接管的,将会是牵扯众多的事宜,特别是军队这一块儿,他必须要梳理清楚才行。

不能说为了对外征伐,许都这边防务就出现状况了。

“等子修离开后,某便向许都上疏,请求移驻合肥。”见曹昂沉默,丁斐想了想,还是开口道。

“子修想的没错,寿春这个地方,的确是太偏了,这样对江东的影响是有限的,而合肥就不一样了。”

“此事,舅父恐将受不小争议。”

听到这话,曹昂皱眉道。

“呵呵…”

丁斐只是笑笑,没有再说别的。

争议,他这一路经历的还少吗?

他要真在意这些,当初就不会去南阳。

再者言,跟曹操、曹昂父子俩承受的比起来,他这要轻太多了,别的,他或许帮衬不上,但是在扬州这块儿,他不能叫曹昂被牵制太多精力,毕竟许都那边,可以说是步步杀机的。

朝堂是怎样的,他是经历过的。

所以他不希望曹昂在许都有什么变数,毕竟在襄阳坐镇,一切都做的很好,可到了许都,却表现得不佳了,这对谯县曹氏的影响太大了,至于曹昂本人,那就更不用说了。

“子修,夜深了,早些睡吧。”

丁斐保持笑意,对曹昂说道:“等随你来寿春的皆至,到时还有不少事要解决呢,这精神是要养足的。”

“喏!”

曹昂作揖应道。

跟丁斐这位长辈相处,曹昂是很轻松的,其跟夏侯惇的性格不同,这是很宽厚的,丁斐不是那种强势的性格。

也是这样,使曹昂在谋划扬州种种时,是围绕着两地域分治进行的,江北与江东,只有这样,才能把扬州全域发展好。

等到今后时机成熟了,各地区基础打牢了,曹昂就要推动一件大事。

如果扬州刺史是别人,那曹昂就要考虑改变策略了,好在丁斐是扬州刺史,这给曹昂解决了不少烦恼。

因为丁斐给自己讲的这些,特别是讲出自己的推测,自己在卫将军这个位置,更多的是个过渡,而后是要迁任骠骑将军的,这给自己提了醒,也使得事先既定的一些思路,也要跟着调整改变了。

不过也是这样,使得曹昂坚定一点,即接下来的扬州布局,他这位舅父会在自己的位置上全力以赴支持的,这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