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戏臣(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欲海惊鸿》最新章节。
知道苏菀身边有个二话不说,上来就敢杀人的女煞星,嫔妃们着实老实了一阵子。
没人扰的日子,苏菀乐得清闲,每日过得舒适又惬意。
唯一让她发愁的就是,赵君临太缠磨人了。
她好心让他去找别人,人家还偏不听,就是死皮赖脸缠着她,宁愿望梅解渴,也不看别的女人一眼。
一个那般放浪的人,能忠贞成这样,倒让苏菀意外了。
更意外的是那些嫔妃,她们怎么也想不到,皇上会宠爱一个人,到这样的程度。
日子一天天过去,她们一天比一天幽怨。
眼看着苏菀的肚子,慢慢的大起来;眼看着天气,一天比一天冷。
转眼间,就是年底。
转眼间,又是春节。
春节过了,就是十五。过了十五,风都似乎变暖了。
转眼间,春花要开了。小草也快冒头了。
往年的这个时候,她们无不兴高采烈,铆足劲地争奇斗艳。而今年,她们实在是笑不出来。连打扮都懒怠了很多。每日,眉头皱得能滴出水来。
只要聚在一起,就不约而同地攻讦苏菀。
她们编造了各种版本的流言,什么苏菀是千年狐仙,跟妲己一样,是来祸乱江山的。
什么苏菀八字不祥,生克厉害,与她亲近的人, 都没有 好下场.。
还说她精通采补之术,专吸男人阳气......
最离谱的是,这谣言越传越盛,都传到了民间去了。
街头巷尾,孩童们都在传唱一首歌谣,什么月西升,日东沉;妇人出,天下乱 ......
早朝之上,就有大臣拿着抄来的童谣,煞有其事地念给赵君临听:
“皇上,这童谣,怕是影射苏妃的。”
又有大臣马上跳出来,附和道:
“自从这苏妃进宫,皇上就再没去过后宫。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皇上这般偏信偏宠,不知道寒了多少前朝臣子的心......”
赵君临铁青着脸:“谣言止于智者。”
“枉你们读了这么多的圣贤书,连这种用来愚民的低劣招数,都相信。你们脑袋里是装的是翔吗?”
“这史书上从无新鲜事,好好回去翻翻书。是不是从哪里河道里发现了刻着字的奇石,墓碑;又或者天降奇象;再或者从哪里来了个老神仙,说了什么......”
"你们对朕不满,大可以明说。搞怪力乱神这一套,是觉得朕很昏聩,还是脑子不好使。”
“传朕的旨意,外面要是再有人敢妖言惑众,有一个,朕抓一个,看看谁还敢造谣生事。”
“这?”
“明说,皇上也要听,才行啊。”
带头进言的左都御史孙长安,脸一阵青,一阵红,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旁边做笔录的常恬不忘补刀道:“听说吃什么补什么,各位大人回去多吃点猪脑。”
赵君临颔首轻笑,丝毫不责怪她多嘴:
“这一天天的,你们天天老生常谈,朕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
“朕觉得你们还是太闲了。眼下农耕时节,你们既闲得蛋疼,每日下了早朝,就去郊区,帮百姓们一起耕种耕种,也体会体会农人们的不易。”
刚刚还打着鸡血的言官们,一下子都蔫了。
“种地?”
他们是读圣贤书的人。这辈子,都没摸过锄头呢。皇上真是想一出是一出。
看他们一脸的不情愿,赵君临笑道:
“二月二日,是春龙节。”
“朕会效仿伏羲氏,亲自去同百姓们一起耕种,讨一个好兆头。到时候,你们也来啊。”
满朝文武,简直憋出内伤来。脸扭曲地一个比一个抽象。
赵君临看着他们就觉得好笑:
“怎么,都这副表情。三皇之一的伏羲氏,都能下地干活,你们不行?”
这老祖宗伏羲氏都给搬出来了,言官们一下子都哑了火。
下了朝,朝臣们三三两两地议论着。
“皇上真是想一出是一出。要去作秀,还拉上我们这些做臣子的。”
“我们哪里会种地啊.......”
“放心,皇上就是一时兴起,不会真去刨地的。”
农历二月二日,这一日,天气难得的好。
一大清早,皇上就带着一大帮子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郊外的农场。
广袤的田亩上,早就画好了格子。
按照古早年代的规矩,每位大臣都要负责一亩三分田的耕种。每块地上,都装备齐整,备着各种农具,披着绶带的水牛.,还有水车。
外围上,都是跑来看热闹的农人们。
他们活都不干了,站在那里指指点点,眉飞色舞,满脸都是八卦。
“皇上,也会种田?”
“皇上当然会。人家用的肯定是金锄头。”
马上有人笑起来:“人家皇上像你,就会伺弄庄稼?”
“你咋不说皇上挑水,用金扁担呢......”
又有人笑起来:“人家皇上日理万机,管着天下大事,还用自己种地,自己挑水。想什么呢,你们。”
人群中,又是一阵哄笑 ........
爆竹声声,锣鼓喧天。
在钦天监监证和大司农的共同主持下,盛大的祈福仪式正式完成。
赵君临率先拉起一只披着红色绶带的老牛,带头耕种起来。
他像模像样地赶着牛车,秦臻和陈镇则跟在后面,把种子撒好......
百姓们不远不近地跟着,看得啧啧惊奇:“原来皇上真的会种田呢。”
有个农人故意调侃道:“皇上,你有没有金锄头。他们说,你用的锄头,都要金子做的。”
赵君临叉着腰,摇摇头。
百姓们又一阵哄笑:“皇上要金锄头干嘛。”
“人家又不需要种田的。”
一个农人故意说道:“皇上看来也没什么钱吗?连金锄头都没有。”
赵君临也咧嘴笑起来,干起活来,更带劲起来。
看着他动作那么熟稔,又有农人问道:
“皇上真是种地的好把手。”
“难不成,以前做过农活。”
赵君临目视前方,手上不停:
“朕以前在边关时,为了解决军粮问题。曾和将士们一起开垦荒地,自产自销。”
“朕不是吹牛,朕做起农活来,可一点都不比你们差的。”
皇上想种地,可愁坏了一众的文官。
他们站在地里,都深深怀疑,是不是因为他们数次联合起来攻讦苏妃,皇上就想出这个法子来整他们。
他们哪里会耕地吗?
一亩三分钱,不耕完不许走。这不是强盗是什么。还要农人们,检查他们种的好不好。真是要他们老命了。
看着老牛拉着的犁,再看看那些奇形怪状的农具,他们见都没见过,哪里知道怎么用。
待有农人跟文官们讲完了原理,还有使用方法,他们志得意满,觉得自己行了时。
老牛却有自己的想法。它仰着头,脚在地里刨着。一身的蛮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