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大胜!(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秦时:开局鬼谷饭桌多了一双筷子》最新章节。

赵佗将会在今日稍作休整,然后率领骑兵对公孙龙展开追击。

凭借骑兵的速度优势,最多只需三日便可追上公孙龙。

只要能够成功将西瓯大军牵制在此地,待到骆越国与西瓯国激战至两败俱伤之时,王贲的大军想必早已平定了南越。

届时,大秦便可立刻分兵两路,一路横扫西瓯,另一路则直捣闽越。

闽越大将南宫问虽然跑得快,但闽越大军在豫章之战中损失惨重,即便他能成功逃回闽越,短期内恐怕也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力量。

等到彻底平定闽越、南越、东瓯、西瓯之后,剩下的那个骆越国,对于大秦来说简直就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毕竟大秦的实力在那里摆着,无论是合纵还是连横,都不过是大秦玩弄的手段罢了。

而最后再转过头来灭掉这最后一个国家,对于大秦来说,简直就是轻车熟路,再熟悉不过了。

虽然说南方这些小国在大秦的国力面前根本不堪一击,但是俗话说得好,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大秦自然也不会掉以轻心,毕竟能减少一些损失总归是好的。

“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快恢复豫章郡的民生问题了。”

这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只有让百姓们回归家园,重新开始建设,分发田地给那些耕农,让他们有地可种,有饭可吃,才能真正地稳定民心,恢复豫章郡的生机与活力。

军事方面的战争已经结束了,现在需要着重关注的,就是民生方面的问题了。

这一场大战,给豫章郡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百姓们流离失所,大量的人口流失,许多人都逃荒到了临近的郡县。

要想让这些百姓短时间内都回来,恐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是啊,这不仅让百姓们流离失所,就连各级官吏也都伤亡惨重啊。”

李信满脸愁容地感叹道。

五国联军来势汹汹,一路攻城略地,给豫章郡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许多官吏在战争中牺牲,导致现在官吏严重缺失。

秦然眉头紧锁,沉默片刻后,缓声说道,

“要想让民生得到恢复,恐怕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李信将军,依我之见,我们应当联名上奏,恳请皇帝陛下减免豫章、会稽两郡的赋税三年。”

秦然深知,单靠自己上奏,恐怕会引起那些御史的不满。

毕竟,当初他为关中的老秦人争取免除赋税和徭役时,朝廷内就有人指责他是在沽名钓誉。

如果能与一众将领联名上奏,这些御史就难以找到借口挑刺了。

这样一来,既能减轻百姓的负担,又能避免御史们的弹劾,确实是个好办法

李信听了秦然的话,略作思考,随即点头表示赞同,

“如此甚好。”

“还是秦将军想得周到啊!”

对于秦然的提议,李信显毫不犹豫地举起双手,表示自己完全支持这个决定。

紧接着,秦然和李信没有丝毫耽搁,立刻投身到清理战场的工作当中。

他们和普通士卒们一样,同吃同住,同甘共苦。

在接下来的五天时间里,不辞辛劳,全力以赴地清理着建阳城内的尸首和焦炭。

经过五天的艰苦奋战,终于将建阳城内的尸首和焦炭都收拾得干干净净。

不仅如此,他们还勉强在建阳城内建造了一批简易的屋舍,虽然这些屋舍十分简陋,但至少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完成这些工作后,秦然这才松了一口气,派遣手下的士兵前往山林中,将那几女接回建阳城。

“我还以为你把她们给忘了呢。”

大司命不知何时来到了秦然的身旁,她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少司命,然后又将目光转向秦然,眼神中充满了询问的意味。

“怎么会呢?这不一有屋舍能住,我便立刻派人去接她们了。”

秦然连忙解释道。

大司命见状,心中虽有疑虑,但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她转头看向一旁的少司命,只见少司命面无表情,让人难以琢磨她心中的想法。

“这里的屋舍有限,你们就委屈一下,两个人一间房屋暂且住着吧。”

说罢,秦然的目光有意无意地落在了少司命身上,似乎在暗示大司命和少司命同住一间。

大司命与少司命两人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比较微妙,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

然而,令大司命感到意外的是,少司命竟然破天荒地同意了秦然的提议。

要知道,在此之前,大司命和少司命虽然都是阴阳家的长老,但两人向来不怎么合得来,几乎没有过什么交流。

大司命不禁对少司命的态度产生了一丝好奇,她不知道少司命为什么会突然改变主意。

不过,既然少司命都没有反对,她自然也不好再说什么。

秦军大胜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大秦的每一个角落,而且还通过八百里加急的方式火速送往了咸阳

。这一消息之所以被如此大肆宣扬,其实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一方面,这是为了让那些心怀不轨、企图复国的人认清现实。六国已经覆灭,就如同覆水难收,绝无可能再次复国。

大秦的铁蹄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另一方面,这场胜利也展示了秦军强大的实力。仅仅在短短数日之内,秦军就能征集到二十多万兵马,如此惊人的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让那些六国的贵族们心生恐惧。

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大秦锐士依然存在,而且实力不减当年。他们原本渺茫的复国希望,在这铁一般的事实面前,变得更加遥不可及。

许多人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都明智地选择了再次蛰伏起来。

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只要始皇帝还活着,只要秦然还在,只要那支曾经横扫六国的大秦锐士依然存在,他们就绝对不会轻易举兵叛乱。

因为这样做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寻死路。